潘文鳴

自己的經曆和自己的紀實性作品,也有社會評論。
個人資料
潘文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地獄中的掙紮——一個富農家庭在文革中的遭遇(13)

(2017-04-18 17:59:31) 下一個

 

12   曉娟的婚事

 

      潘曉娟:在農村,姑娘一到十七八歲,說媒的就經常上門了。咱家五姨夫紮大煙,經常缺錢花,就幹些說媒拉牽的勾當。他大概花了姓王家的錢,就上咱家的門,想把我介紹給王家的大兒子王新忠。

     王家離咱們瓦房有三十多裏地。那地方和咱們瓦房差不多,也是一個相當貧窮落後的地方。好在王新忠在煤礦上班,每月有固定工資。想到三姐是個高中生,為了全家不餓死,也無可奈何地遠嫁他鄉,嫁給一個農民。自己既然落到這步天地,也不可能有更好的出路。所以,經媒人一介紹,也就勉強答應了。

     我和王新忠把婚訂了以後,沒想到,不久王新忠在煤窯出了事故:他讓電機的皮帶把腿打斷了。一聽到這個消息,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趕到醫院一看,醫生說,恐怕要落個殘廢……

     回到家裏,我左思右想——我一個十八九的姑娘,找個男人,目的就是有口飯吃。現在男人成了殘廢,我後半輩子怎麽過?我靠誰去?因為我和王新忠素昧平生,根本談不上什麽感情,建立一個家庭無非是生兒育女,不挨餓。作為一個男人,一旦失去了勞動能力,後半輩子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為這件事,我可以說是吃不好,也睡不好,幾天時間思想壓力很大,想來想去,我決定退婚。

     我把這個想法對爸媽講了,他們也同意。

     潘文博二哥當時在家,他也支持我的決定。我給在貴州的大哥寫信,大哥也回信支持我的決定。

     潘文博:曉娟和王家訂婚以後,前後共花了他們王家五百多塊錢。既然要退婚,自然要退還王家的財禮錢。咱們家當時雖然窮,但卻不會辦不講良心的事。隻要他家同意退婚,我們決定想方設法把花他們家的錢如數退還。

     到哪兒去找這筆錢呢?從大哥的來信中得知,大哥和大嫂結婚後第一胎就是剖腹產,嫂子身體不好,家庭不富裕,一下子肯定拿不出這麽多錢來。北京的兩個姐姐都是工人,每月的工資僅僅夠吃飯,穿衣服,也擠不出來。

    想來想去,隻好到黑龍江她三姐四姐家去看看……

    正在我們籌備退婚的款子時,王家欺負我們家成份不好,表示不願退婚;不然的話,帳就要一筆一筆算清楚,連在他家吃的每頓飯都要折成錢。這還不算,王家還唆使一個給人家做飯的潑婦找上門來,在我們胡同跳著腳亂罵,罵爸爸,罵媽,什麽難聽她罵什麽。想把咱們家在瓦房搞臭,搞臭了,還得和他家結婚……

     我一看,這有點欺人太甚!如果忍氣吞聲,她以後還要來潑,來踹。我和爸爸媽商量,決定讓曉娟上他們王家門上,就說不是來退婚,是來合婚。條件隻有一個,就是要把賣大煙的人找出來。因為當時雖然是文化大革命時期,賣大煙販賣毒品,仍然是犯法的。他們家和賣大煙的人認識,五姨夫紮大煙就是通過他們家買的;有次曉娟在他們家生病,他們就買了點大煙給曉娟治病……

      我跟曉娟講,你在他家吃,在他家住,不找出賣大煙的,你就不罷休。商量好了以後,我第二天把曉娟親自送到他們王家那個村子附近,然後就讓曉娟到他們王家去。後邊的情況曉娟最清楚……

      曉娟:我一到王家,他弟弟見到我,就橫眉綠眼攆我:“你和我哥哥都退婚了,還來我們家幹什麽?”

       我說:“我是與你哥哥來合婚的,不是來退婚的……”

    “來合婚?誰知道你是來幹什麽的?”他半信半疑。

    “我是嫁你哥哥,不是嫁給你。我們的事情你不必管。”說著我就進了屋,隻見王新忠正愁眉苦臉地坐在炕上。我就對王新忠講,有什麽話,咱們當麵講清楚。你找個潑婦到我們家門上去潑,你不覺得這樣做太缺德嗎?

    “她是打抱不平……”王新忠講。

    “算了吧!”我說,“這種事,連三歲孩子都看得出來。沒想到你們家竟然幹出這種不仁義的事……”

      接著,我就和王新忠把帳一筆一筆算清楚。

      我說,自我們訂婚以來,一共來你們家三趟。每次你送我東西,我也送你東西。你住醫院用的新被子、新褥子、新枕頭,都是我親手做的。大過年我到醫院陪你一宿,是因為你剛受傷,怕你在醫院孤獨。破五包起餃子送給你吃,還帶了一斤多北京糖給你……

     我雖然沒過門,但對得起你們家,也對得起你。我和你訂婚,是由兩個媒人介紹的。那時你不是殘廢人,所以我才同意了這門婚事。現在你成了殘廢,我考慮後半生自己日子不好過,所以才提出退婚。用你家的財禮錢,我們要如數退還,一分不會少。可是你們家不體諒別人的難處,喊人罵到我們家門上,讓我們無臉做人。既然如此,我就來與你合婚,但是我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把兩個媒人和賣大煙的都找出來,咱們到公安局和法院把事情講清楚……

    王家一聽我提的這個條件,知道事情鬧大也不好,就把隊長拉來勸我,事情才算平息下來。

      退婚的財禮錢,想來想去,隻有去黑龍江兩個姐姐那兒去借。一到黑龍江,那些找不到對象的小夥子就湧上門來:有的是托媒人來說,有的是自己上門來看。沒過多久,就有一二十個單身漢打我的主意。四姐夫吳軍說,潘曉娟,連劉誌友在內,你已經看了二十二個了。

     我算了算,也的確是這麽多。因為有的來看了,覺得容貌還不錯,隻是出身不好,怕牽累他們家;有的長得太差,或者是年齡太大,咱們看不上人家。當時我的條件也隻有兩個:一是看外表,雖然當時不能太講究,至少讓人看得過去;二是看有錢沒錢。沒錢,我無法退王家那邊的財禮錢;其次,我不能過門就吃不上飯。我到黑龍江的目的是借錢拿去退婚,結果借不到,也隻好走這條路。不然,咱們家怎麽度過這個難關?

      就這樣,我選中了劉誌友。在和劉誌友訂婚時,我就把自己在老家訂婚退婚的事如實地告訴他,希望他把五百塊錢財禮錢交給我,我回去退了婚,回來就和他結婚。劉誌友的心眼也不少,他怕上我的當,隻給我拿上路費,說辦婚事時再交財禮錢。

      我從黑龍江回來,把事情經過對爸爸媽媽一講,兩個老人也很著急,晚上翻來複去睡不著,第二天媽領著我到七姨的大兒子劉方臣家借了五百塊錢,答應一個月之內歸還,這才把王家的婚退了……

      就這樣,我嫁給了劉誌友,終身大事就這麽辦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