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新出路
原來,曉麗在擺服裝攤,賣兒童服裝和生活用品時,和旁邊一位同樣也做兒童服裝生意的袁姓婦女相識,她們年紀相差不大,那位袁姓婦女稱曉麗為大姐。兩個人在市場互相熟悉以後,在做生意時,曉麗還經常幫助這位小袁看攤,或者是照看她5歲左右的孩子。一來二去,曉麗的丈夫江偉與小袁的丈夫梁中東也認識了,並且兩家人彼此成了朋友。
一次,小袁夫婦和江偉夫婦一起吃飯,彼此聊起來,大家都把自己的經曆講了講,江偉才知道,梁中東是江蘇人,在空調廠幹過,從裝配工幹起,現在在一個科技公司當生產部經理。
小梁說,他們公司要的美容儀器配件,都是浙江餘姚一位姓毛的老板供的貨,他是在浙江加工生產,然後運到北京,成本比較高;假如能夠在本地生產這種配件,成本肯定低得多,隻要能源源不斷供貨,他們公司可以長期收購。
小梁又說,他曾經和一位幹過車工的羅姓師傅談過這件事,這個羅師傅對金屬加工有一定經驗,他聽了想試一試,小梁就拿了一個樣品給他,他搞了一個多月,拿來的產品和浙江毛老板的產品一比,還是不行,主要是拋光和電鍍兩道工序達不到要求。
江偉聽了,心想自己雖然沒有幹過金屬加工,也不妨試一試。因為江偉一直考慮,我不能一輩子就這樣下去,我必須闖一闖,否則自己永遠翻不了身。他拿到樣品和圖紙,找到一家搞機械加工的小企業,詢問能否把這個配件搞出來。小企業負責人也姓梁,他聽說產品搞出來,會讓他們進行批量生產,大家可以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就把活接下了。
這個小企業很快把樣品搞出來。江偉知道,羅師傅是在拋光和電鍍上過不了關,那麽下一步必須闖過這一道關口,他才會成功。
他首先上網,把北京附近搞拋光和電鍍的企業,逐一搜索出來,然後他先找離南苑最近的拋光電鍍加工的企業,把樣品交給他們,提出要求,請他們加工處理,結果,光潔度總是達不到要求。江偉心想,莫非自己也要和羅師傅一樣以失敗而告終?
他不甘心。他在網上查到在廊坊有一家電鍍企業,是中科院所屬的一個基地。他想,也許這家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工藝水平比較高,能達到要求?他開車跑到廊坊,找到這家企業,見到一位管生產的呂主任。他把自己生產加工的樣品拿出來,並把自己的質量要求告訴呂主任。江偉同樣也提到,如果拋光和電鍍加工達到要求,以後可以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進行批量生產。
看得出來,呂主任為人不錯,他知道江偉半年多的時間東奔西跑,花了不少時間,跑了不少冤枉路,他心裏也許對江偉有些同情,就把他拿去的樣品作為急件處理。江偉看到,他們在加工樣品時,先清洗,然後電鍍了三層,又進行清洗,最後是用電吹風吹幹,每道工序都很仔細,很嚴格。
這次,江偉把加工好的樣品拿到梁經理的公司,梁經理把江偉生產的樣品和浙江餘姚毛老板供的貨一比,質量幾乎一樣。用儀器檢測也好,組裝起來運行也好,都相當不錯!
經過將近9個多月的摸索,江偉終於取得成功。他和妻子曉麗像打了一場勝仗一樣,幾天都沉浸在興奮和喜悅之中!因為江偉可以擺脫開黑車這個充滿風險的地下職業了,也不用和宋莉劉坤這些人混在一起了!
從2006年底開始,江偉開始從事這種美容儀器配件加工。浙江餘姚的毛老板每套配件是350元,江偉則以每套300元供貨,這就使江偉的產品有了競爭力。自然,開始因為江偉自己沒有機床設備,都是靠別人的企業加工,幹起來很辛苦,利潤也不算高,但與開黑車拉活相比,主要是安全,沒有什麽風險。
通過幾年的努力,江偉夫妻節衣縮食,陸續投資買了萬能銑床一台,鋸床一台,鑽床一台,螺紋機床一台,又買了數控機床兩台,使他的生產設備逐漸基本配齊,除了拋光和電鍍以外,買來的銅、鋁、不鏽鋼和工程塑料等原材料,基本上都可以由自己的設備來進行加工了。
這樣一來,投資50萬多萬的設備,利潤回報也逐漸回來了。經過近10年的努力,江偉終於成為經營微型加工企業的小老板,收入遠遠超過過去做生意的利潤,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擺脫在社會底層謀生那種毫無體麵可言而且充滿風險的日子了。
11、家庭和親情
我曾經問過曉麗,你和江偉相處近20年,你覺得江偉是個什麽樣的男人?
曉麗告訴我,江偉首先是一個好丈夫。從曉麗的角度來說,最使她感到滿意的是江偉戒掉了抽煙和喝酒的習慣。她說,在她和江偉結婚以後,江偉和所有在生意場混的年輕人一樣,喜歡抽煙喝酒,有時喝得醉醺醺回到家裏,吐得滿地都是。曉麗像所有的妻子一樣,對丈夫的這種習慣非常不滿,意見很大。在曉麗的不斷勸說下,特別是生了雯雯以後,為了讓老婆孩子有個健康的環境,江偉下決心慢慢戒掉了抽煙的不良嗜好,酒也很少喝。這是使妻子曉麗感到最高興的事情!
其次,曉麗提到江偉對父母有孝心。江偉對父母講話,從來沒有高聲大嗓,即使有時候他母親講話很不好聽,他也沒有對母親發脾氣,頂多沉默不講話。結婚以後,江偉發現曉麗做飯做菜的手藝好,江偉的母親不擅長炒菜做飯,而且北方老百姓的飯菜做得簡單粗放,所以過年過節的時候,江偉就提出做一桌南方風味的飯菜,請父母過來吃。平日江偉父母家有客,也是由曉麗去主廚。現在,江偉的父親在大紅門上班,每到他休假,江偉夫妻一般總是讓父母和自己一起聚餐,讓江偉的父母吃得好些,日子過得輕鬆些。
曉麗說,江偉不僅對他的父母有孝心,對曉麗遠在四川宜賓的父母和她的兩個哥哥也很好。她說,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或者是她的父母親過生日,曉麗提出給父母寄幾個錢,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思念和感恩。哪怕生意不好,他們的存款不多,江偉也毫不猶豫地說,應該應該。而且曉麗說寄1000,江偉總是說多寄點,寄1500吧。這使我想到一個朋友告訴我的一件事,他說在文革期間,他的父母和弟弟妹妹被紅衛兵遣返回老家,要吃沒吃,要住沒地方住,他提出給自己受難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寄點錢,妻子不同意,直到他落淚,妻子才勉強同意。相比起來,人心竟然如此不同!
曉麗還提到這樣幾件事。
有一次,曉麗的二哥要辦養豬場,急需7000塊錢,就從四川宜賓打電話來。當時江偉和曉麗的存款隻有8000多,江偉毫不猶豫地給曉麗二哥把7000塊錢寄去,解決了曉麗二哥的燃眉之急。
還有一次,曉麗的大哥買房,提出向曉麗夫妻借5萬元。當時曉麗和江偉並沒有這麽多存款,江偉就設法借了一些,湊足5萬,給曉麗的大哥寄去。
曉麗的大哥和二哥對江偉這個妹夫非常感激,他們知道江偉和曉麗是小本生意,賺錢不容易,但在關鍵時刻,這個妹夫是靠得住的。另外,農村和城市相比,許多樸實的農村人更看重做人的道德底線,他們輕易不會占別人的便宜。所以,曉麗兩個哥哥借的款都在一兩年之內如數歸還。
去年,曉麗接到從四川打來的電話,說他大哥遇到車禍,受傷很嚴重,正在住院治療。曉麗聽了很著急,決定要回四川宜賓去看看。江偉說,你是一個女的,照顧你大哥也不方便,還是我去吧。於是,江偉放下手中的生意,隨身帶上2萬元,乘飛機到重慶,趕回曉麗的宜賓老家,親自到醫院看望曉麗的大哥,把2萬元交給曉麗大嫂,並幫助曉麗大嫂照顧她受傷的丈夫5天……
既然江偉對自己的親戚都這樣仁義,那麽對自己身邊的親人,就更加不難想象了。這次回京探親,我95歲的母親腳崴了,右腳腫的像麵包,他聽到以後,親自上樓給我母親洗腳上藥。我看到江偉連續幾天上樓來給我母親洗腳上藥,感到有些慚愧,就說,這本來是我們做兒女的事情。他說,大舅,您年紀大了,我要年輕些,再說,我小時候姥姥一直照顧我,還給我洗過澡……
我在了解到江偉對親戚和親人的熱心腸以後,除了感動以外,還不免想到古人講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樣一句名言,因此,我進一步思考:江偉在事業和婚姻上的成功,除了他不屈不撓的努力以外,是否和他的宅心仁厚也有關?這裏有沒有天意?
20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