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和真相
——陳宏濤談關於北大召開座談會的假新聞和真實情況
了解袁木其人,讀者可以在網上搜素。當時他作為國務院的新聞發言人,在學潮期間是中共用來和學生周旋的一個名人,世人稱他為“老油條”,又有人說他是中共的戈貝爾。
在下麵的談話記錄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六四鎮壓後,經過半年的時間,中共當局以為機槍坦克的威力,加上半年的清查和洗腦,北大的學生恐怕變老實了,再也不敢挑戰政府。沒想到,北大的學生仍然表現得勇敢無畏,他們讓袁木一夥在北大碰了一鼻子灰。二、隨行的新華社記者的任務原本是,報道袁木一行如何和北大的學生對話,如何受到學生的歡迎,袁木又是如何進行洗腦……然後發布新聞,讓全國人民知道北大人已經屈服。此用心十分險惡。結果事實和中共這些人的願望恰恰相反。
怎麽辦?隻好編造假新聞,欺騙國人。網上傳鄧亞萍說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從未發過假新聞,這個例子怎麽解釋?
年底,陳宏濤從北京回來探親,晚飯後,我與妻子去探望他。(關於陳宏濤夫妻,分別見《理想與信念的破滅》第8節和《沉悶歲月裏的眾生》第2節)
敲開陳家門,見陳宏濤一家三口正在吃晚飯,六歲的獨姑娘邊吃飯邊看電視。陳妻吳曉蘭放下碗,為我們夫妻倒了兩杯水,放在茶幾上,問我們是否吃過飯。我趕忙講,已經吃過,不要客氣,我們是來看看陳宏濤。
吃了飯,陳宏濤喝了口水,坐在沙發上,問了問我半年來學院裏的情況,然後問我:
“頭幾天國內各大報上都發了一條新華社的新聞稿,題目叫《袁木等同誌與北大同學座談國內外形勢》,你看了沒有?”
我說,沒注意。現在很少看報紙、電視。
陳講,這篇電訊稿講,在熱烈的氣氛中,袁木同誌首先發表了一小時的即席講話,然後在稿子的結尾又說,袁木等同誌又用了一個多小時,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坦誠的態度,根據他們個人的認識,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許多有關國內和國際形勢問題。會場氣氛十分熱烈和融洽。結束時,許多同學高興地簇擁著袁木、汪家謬、袁立本等同誌,熱情地把他們送出會場…
陳說,報紙上完全是編造的謊言,實際情況恰恰和報紙上講的相反。
我是研究生院比較文學研究生的黨總支委員,袁木他們沒來之前,總支就開會通知,說要選四百名比較可靠,比較聽話的研究生和大學生去參加這次座談會,並且發了入場券,我當時自然有一張。可是,袁木他們要來北大開座談會的消息不脛而走,會還沒召開,北大的學生和教師差不多都知道了。開會那天,把門收票的人根本沒辦法阻攔要進去的同學,不管有票沒票,一下子湧入會場的,有六百多人,台上台下,擠得滿滿的,連袁木他們的腳下都坐著不少同學……
座談會開始,主持人對著話筒剛剛講了兩句話,台下馬上有人提出,你們是經過一定民主程序被罷免的原學生會和研究生會的負責人,你們無權站在台上主持這個座談會。這個抗議雖然不是針對袁木等人,但作為官方代表,坐在主席台上,親眼看見北京血腥鎮壓之後,民主運動雖然失敗了,而北大學生的民主理念和捍衛民主的勇氣,卻沒有被摧毀。這是出乎袁木和袁立本等官方代表的意料的。我注意看了一下他們的臉色,他們個個麵無表情,顯得十分尷尬。
袁木講話前,先來個老王賣瓜,說他很榮幸地收到北大政治係的邀請,邀請他擔任北大的名譽教授。由於工作太忙,他已經謝絕了這個邀請。他的話剛剛講到這裏,校方領導馬上當場指出,北大隻授予外國著名專家學者名譽教授頭銜,從未授予過國內任何人名譽教授的頭銜,而且這種授予要經過校學術委員會全會討論通過。至於我校個別係領導邀請某位校外知名人士來學校上課,或者口頭以名譽教授相稱,那是他個人意見,不能代表校方,更不能代表校學術委員會的集體決定。
校領導的話音一落,在場同學馬上熱烈鼓掌,袁木的臉立刻紅起來。這掌聲就像在打他的耳光,他討了個沒趣!
報上講“會場氣氛十分熱烈”。的確,從會議開始,直到座談會結束,倒一直是熱烈的。但這種熱烈,卻是使幾個官方代表感到難堪的熱烈。除了會議開始和袁木開場白遇到的兩個令他們很尷尬的插曲外,袁木講話時,遇到的麻煩更大。袁木沒講幾分鍾,在場學生就不斷向他遞條子,不斷地向他提問,也不斷地對他的講話發出噓聲,弄得袁木非常狼狽,有時甚至氣急敗壞地拍起了桌子——就是這種性質的“熱烈”!
比如,在袁木講話時,有的同學直截了當地問:
“按我國法律規定,拘捕人以後,經過兩到三個月的調查,就必須進行審判。為什麽把王丹抓了半年時間,到現在還不審判?”
袁木說:“我對法律不太熟悉。”
“那麽我們想去探望他,為什麽不告訴我們他的關押地點?”又有人問。
“王丹關在什麽地方,我也不清楚。”袁木把臉轉向北京市委秘書長袁立本,“不知立本同誌是否清楚?”
“我也不太清楚。”袁立本冷冷地說。
袁木按著他的意圖,想向北大學生介紹一下國內的經濟形勢,台下的大學生紛紛發出噓聲,有的則喊:
“不聽,不聽!”
學生遞的條子一個接一個,一會兒就一大疊。袁木看了條子,合他意的,他想講的,他就念一下條子,講一講;不合他意的,不想講的,就放在一邊。結果,他想講的,大家不願意聽;大家感興趣的,他不想講。有的同學幹脆就不再寫條子,直接問:
“請問,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是不是個獨裁者?”
袁木按中央指示精神,陳述了他的看法。又有人接著問:“是不是他下令向群眾開槍,打死打傷兩千多示威群眾?”
沒等袁木講完,還有人問:“鄧小平是不是獨裁者?”
袁木說,我個人認為,鄧小平同誌是中國改革開放名符其實的總設計師,他是很有民主作風,能夠傾聽各種不同意見的……下麵馬上發出叫喊聲,噓聲,嘲笑聲……。弄得袁木臉色十分難看,一陣青,一陣白;副市長汪家謬一直板著麵孔,一言不發;袁立本除了回答袁木那句問話以外,也是什麽也沒講。
報上講,袁木講了一兩個小時,實際上他講話的時間加在一起,連四十分鍾的時間都不到。臨走時,他們也是在哄笑聲中,嘲笑聲中離開會場。根本不存在報上講的,什麽“許多同學高興地簇擁著袁木等同誌,熱情地把他們送出會場”。這完全是顛倒黑暗白的胡編……
“莫非校領導沒有在場?”我問。
“咋沒在,”陳宏濤說,“校黨委書記王學珍一直坐在主席台上,始終沉默不語。估計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袁木等人回去一匯報,大概王學珍的校黨委書記的烏紗帽就保不住了。”我說。
“很有可能。”陳宏濤講,“為了加強北大的領導力量,已經派來一個新校長。他一來北大,就邀請四十名知名教授開座談會,結果到會的隻有十四位。這位校長講了一通以後,要求大家談談關於如何搞好北大的教書育人,培養四有新人的想法。與會者知道新校長是代表政府來做工作的,便一言不發。著名學者季羨林一直是仰頭望天花板,謝冕平日不抽煙,那次會上斜著臉,嘴裏叼顆煙,大家都裝啞巴。”
我說,聽說董學文、何興都站出來表態寫文章,支持當局的?
“這些人是想趁機在政治上撈點油水。可是,和過去不同的是,他們都非常孤立:大家要麽是不理他們;要麽是見麵拿他們開玩笑,說什麽政治局決定要讓你們去中宣部當副部長了;老姚文元入獄了,新姚文元該接班了,等等。”
我說,看來大學校園裏的師生並沒有被嚇倒。不過,聽說北京抓了不少人?
陳宏濤說:“鎮壓後,據說北京抓了近四千人,現在已經放了四百多。被抓的人裏,多數是阻攔解放軍入城的。真正大學生並不多。”
我又問,對齊奧塞斯庫被趕下台,學生有什麽反映?
陳宏濤說,齊奧塞斯庫下台,抓住很快判了死刑,這個消息傳來,北大師生無不感到大快人心!那兩天,北大校園裏的啤酒銷售一空,人們紛紛舉杯慶賀。在食堂裏,人們見麵都喜笑顏開。有的說,“劊子手不會有好下場”;有的則說,“這是惡有惡報!”有幾棟宿舍樓的同學則敲洗臉盆,敲碗,大喊大叫,有的則唱崔鍵那首《一無所有》,或者是唱《國際歌》……一些便衣在學生宿舍樓附近走來走去。總之,大家心中太壓抑了,遇到這個機會,就用各種方式來發泄。據說,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學生則自發地在校園內舉行了遊行……
我說,真不知道中國的前途命運如何。
陳說,從北大來說,學生都在拚命學外語,千方百計想出國。
“控製這麽嚴,出得去嗎?”我再次提出這個問題。
“反正各有各的路子,人們對共產黨已經徹底不抱希望,隻有出國一條路。據我所知,已經出去不少了。連喬石的女兒都出去了。”
陳宏濤接著說,當然,多數知識分子隻能留在國內,他們中除少部分仍然死心踏地為共產黨效力外,多數在政治上采取不合作的態度;有覺悟的工人,特別是走上街頭支持過學生運動的工人,他們的不滿情緒仍然存在;參加民主運動的大學畢業生,大多數都被分到窮鄉僻壤,有的充軍發配到邊疆。當局也清楚,以上這些措施,目的是懲罰參加學潮的學生,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對他們當權者自己也相當不利。但他們掌握了國家機器,手中握有槍杆子,不管是知識分子,或是青年學生,以及一部分有覺悟的工人,都沒辦法動搖他們的獨裁統治。看來,隻有中國廣大群眾的覺悟進一步提高,像蘇聯和東歐那樣,一些掌握軍權的軍官也覺悟起來,關鍵時刻能站在人民一邊,才有可能改變中國的專製主義政治體製,建立民主政治。
我說,如果黨內出現戈爾巴喬夫式的領導人,也可能有希望。
陳說,那也要有多數人的覺醒,不然,悲劇仍然會照樣發生……
看看表,已快十一點了,我們夫妻告辭。
( 1989年12月31日)
謊言和真相
——袁木等去北大開座談會的實況
了解袁木其人,讀者可以在網上搜素。當時他作為國務院的新聞發言人,在學潮期間是中共用來和學生周旋的一個名人,世人稱他為“老油條”,又有人說他是中共的戈貝爾。
在下麵的談話記錄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六四鎮壓後,經過半年的時間,中共當局以為機槍坦克的威力,加上半年的清查和洗腦,北大的學生恐怕變老實了,再也不敢挑戰政府。沒想到,北大的學生仍然表現得勇敢無畏,他們讓袁木一夥在北大碰了一鼻子灰。二、隨行的新華社記者的任務原本是,報道袁木一行如何和北大的學生對話,如何受到學生的歡迎,袁木又是如何進行洗腦……然後發布新聞,讓全國人民知道北大人已經屈服。此用心十分險惡。結果事實和中共這些人的願望恰恰相反。
怎麽辦?隻好編造假新聞,欺騙國人。網上傳鄧亞萍說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從未發過假新聞,這個例子怎麽解釋?
年底,陳宏濤從北京回來探親,晚飯後,我與妻子去探望他。(關於陳宏濤夫妻,分別見《理想與信念的破滅》第8節和《沉悶歲月裏的眾生》第2節)
敲開陳家門,見陳宏濤一家三口正在吃晚飯,六歲的獨姑娘邊吃飯邊看電視。陳妻吳曉蘭放下碗,為我們夫妻倒了兩杯水,放在茶幾上,問我們是否吃過飯。我趕忙講,已經吃過,不要客氣,我們是來看看陳宏濤。
吃了飯,陳宏濤喝了口水,坐在沙發上,問了問我半年來學院裏的情況,然後問我:
“頭幾天國內各大報上都發了一條新華社的新聞稿,題目叫《袁木等同誌與北大同學座談國內外形勢》,你看了沒有?”
我說,沒注意。現在很少看報紙、電視。
陳講,這篇電訊稿講,在熱烈的氣氛中,袁木同誌首先發表了一小時的即席講話,然後在稿子的結尾又說,袁木等同誌又用了一個多小時,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坦誠的態度,根據他們個人的認識,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許多有關國內和國際形勢問題。會場氣氛十分熱烈和融洽。結束時,許多同學高興地簇擁著袁木、汪家謬、袁立本等同誌,熱情地把他們送出會場…
陳說,報紙上完全是編造的謊言,實際情況恰恰和報紙上講的相反。
我是研究生院比較文學研究生的黨總支委員,袁木他們沒來之前,總支就開會通知,說要選四百名比較可靠,比較聽話的研究生和大學生去參加這次座談會,並且發了入場券,我當時自然有一張。可是,袁木他們要來北大開座談會的消息不脛而走,會還沒召開,北大的學生和教師差不多都知道了。開會那天,把門收票的人根本沒辦法阻攔要進去的同學,不管有票沒票,一下子湧入會場的,有六百多人,台上台下,擠得滿滿的,連袁木他們的腳下都坐著不少同學……
座談會開始,主持人對著話筒剛剛講了兩句話,台下馬上有人提出,你們是經過一定民主程序被罷免的原學生會和研究生會的負責人,你們無權站在台上主持這個座談會。這個抗議雖然不是針對袁木等人,但作為官方代表,坐在主席台上,親眼看見北京血腥鎮壓之後,民主運動雖然失敗了,而北大學生的民主理念和捍衛民主的勇氣,卻沒有被摧毀。這是出乎袁木和袁立本等官方代表的意料的。我注意看了一下他們的臉色,他們個個麵無表情,顯得十分尷尬。
袁木講話前,先來個老王賣瓜,說他很榮幸地收到北大政治係的邀請,邀請他擔任北大的名譽教授。由於工作太忙,他已經謝絕了這個邀請。他的話剛剛講到這裏,校方領導馬上當場指出,北大隻授予外國著名專家學者名譽教授頭銜,從未授予過國內任何人名譽教授的頭銜,而且這種授予要經過校學術委員會全會討論通過。至於我校個別係領導邀請某位校外知名人士來學校上課,或者口頭以名譽教授相稱,那是他個人意見,不能代表校方,更不能代表校學術委員會的集體決定。
校領導的話音一落,在場同學馬上熱烈鼓掌,袁木的臉立刻紅起來。這掌聲就像在打他的耳光,他討了個沒趣!
報上講“會場氣氛十分熱烈”。的確,從會議開始,直到座談會結束,倒一直是熱烈的。但這種熱烈,卻是使幾個官方代表感到難堪的熱烈。除了會議開始和袁木開場白遇到的兩個令他們很尷尬的插曲外,袁木講話時,遇到的麻煩更大。袁木沒講幾分鍾,在場學生就不斷向他遞條子,不斷地向他提問,也不斷地對他的講話發出噓聲,弄得袁木非常狼狽,有時甚至氣急敗壞地拍起了桌子——就是這種性質的“熱烈”!
比如,在袁木講話時,有的同學直截了當地問:
“按我國法律規定,拘捕人以後,經過兩到三個月的調查,就必須進行審判。為什麽把王丹抓了半年時間,到現在還不審判?”
袁木說:“我對法律不太熟悉。”
“那麽我們想去探望他,為什麽不告訴我們他的關押地點?”又有人問。
“王丹關在什麽地方,我也不清楚。”袁木把臉轉向北京市委秘書長袁立本,“不知立本同誌是否清楚?”
“我也不太清楚。”袁立本冷冷地說。
袁木按著他的意圖,想向北大學生介紹一下國內的經濟形勢,台下的大學生紛紛發出噓聲,有的則喊:
“不聽,不聽!”
學生遞的條子一個接一個,一會兒就一大疊。袁木看了條子,合他意的,他想講的,他就念一下條子,講一講;不合他意的,不想講的,就放在一邊。結果,他想講的,大家不願意聽;大家感興趣的,他不想講。有的同學幹脆就不再寫條子,直接問:
“請問,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是不是個獨裁者?”
袁木按中央指示精神,陳述了他的看法。又有人接著問:“是不是他下令向群眾開槍,打死打傷兩千多示威群眾?”
沒等袁木講完,還有人問:“鄧小平是不是獨裁者?”
袁木說,我個人認為,鄧小平同誌是中國改革開放名符其實的總設計師,他是很有民主作風,能夠傾聽各種不同意見的……下麵馬上發出叫喊聲,噓聲,嘲笑聲……。弄得袁木臉色十分難看,一陣青,一陣白;副市長汪家謬一直板著麵孔,一言不發;袁立本除了回答袁木那句問話以外,也是什麽也沒講。
報上講,袁木講了一兩個小時,實際上他講話的時間加在一起,連四十分鍾的時間都不到。臨走時,他們也是在哄笑聲中,嘲笑聲中離開會場。根本不存在報上講的,什麽“許多同學高興地簇擁著袁木等同誌,熱情地把他們送出會場”。這完全是顛倒黑暗白的胡編……
“莫非校領導沒有在場?”我問。
“咋沒在,”陳宏濤說,“校黨委書記王學珍一直坐在主席台上,始終沉默不語。估計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袁木等人回去一匯報,大概王學珍的校黨委書記的烏紗帽就保不住了。”我說。
“很有可能。”陳宏濤講,“為了加強北大的領導力量,已經派來一個新校長。他一來北大,就邀請四十名知名教授開座談會,結果到會的隻有十四位。這位校長講了一通以後,要求大家談談關於如何搞好北大的教書育人,培養四有新人的想法。與會者知道新校長是代表政府來做工作的,便一言不發。著名學者季羨林一直是仰頭望天花板,謝冕平日不抽煙,那次會上斜著臉,嘴裏叼顆煙,大家都裝啞巴。”
我說,聽說董學文、何興都站出來表態寫文章,支持當局的?
“這些人是想趁機在政治上撈點油水。可是,和過去不同的是,他們都非常孤立:大家要麽是不理他們;要麽是見麵拿他們開玩笑,說什麽政治局決定要讓你們去中宣部當副部長了;老姚文元入獄了,新姚文元該接班了,等等。”
我說,看來大學校園裏的師生並沒有被嚇倒。不過,聽說北京抓了不少人?
陳宏濤說:“鎮壓後,據說北京抓了近四千人,現在已經放了四百多。被抓的人裏,多數是阻攔解放軍入城的。真正大學生並不多。”
我又問,對齊奧塞斯庫被趕下台,學生有什麽反映?
陳宏濤說,齊奧塞斯庫下台,抓住很快判了死刑,這個消息傳來,北大師生無不感到大快人心!那兩天,北大校園裏的啤酒銷售一空,人們紛紛舉杯慶賀。在食堂裏,人們見麵都喜笑顏開。有的說,“劊子手不會有好下場”;有的則說,“這是惡有惡報!”有幾棟宿舍樓的同學則敲洗臉盆,敲碗,大喊大叫,有的則唱崔鍵那首《一無所有》,或者是唱《國際歌》……一些便衣在學生宿舍樓附近走來走去。總之,大家心中太壓抑了,遇到這個機會,就用各種方式來發泄。據說,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學生則自發地在校園內舉行了遊行……
我說,真不知道中國的前途命運如何。
陳說,從北大來說,學生都在拚命學外語,千方百計想出國。
“控製這麽嚴,出得去嗎?”我再次提出這個問題。
“反正各有各的路子,人們對共產黨已經徹底不抱希望,隻有出國一條路。據我所知,已經出去不少了。連喬石的女兒都出去了。”
陳宏濤接著說,當然,多數知識分子隻能留在國內,他們中除少部分仍然死心踏地為共產黨效力外,多數在政治上采取不合作的態度;有覺悟的工人,特別是走上街頭支持過學生運動的工人,他們的不滿情緒仍然存在;參加民主運動的大學畢業生,大多數都被分到窮鄉僻壤,有的充軍發配到邊疆。當局也清楚,以上這些措施,目的是懲罰參加學潮的學生,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對他們當權者自己也相當不利。但他們掌握了國家機器,手中握有槍杆子,不管是知識分子,或是青年學生,以及一部分有覺悟的工人,都沒辦法動搖他們的獨裁統治。看來,隻有中國廣大群眾的覺悟進一步提高,像蘇聯和東歐那樣,一些掌握軍權的軍官也覺悟起來,關鍵時刻能站在人民一邊,才有可能改變中國的專製主義政治體製,建立民主政治。
我說,如果黨內出現戈爾巴喬夫式的領導人,也可能有希望。
陳說,那也要有多數人的覺醒,不然,悲劇仍然會照樣發生……
看看表,已快十一點了,我們夫妻告辭。
( 198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