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樂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個人資料
Lilac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如何對待“Bully” by 五星紅旗永不落

(2015-02-13 06:27:29) 下一個

誰家的孩子誰著急,別人都是看客。

現代教育製度,把同年齡的孩子按照年齡劃分,集中起來。當然,這樣便於管理和教學。但是,由於這樣做造成了強烈的同質化傾向,group中的每一個個體之間競爭傾向是大過合作傾向的。

bully不止是在美國的學校,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裏都存在。

各位哪個上學沒有自己bully過別人,被別人bully,或者聽說,或者自己看見過麽?

一個班級裏,一定會有那麽幾個人彼此之間特別的不對付。

老羅曾經講過,男孩子打架,很少有兩個人對打,更多的是一個男孩摁著另一個咣咣猛砸,被打的那個不敢還手。他們之間的差異,並非身體素質上的,而是心理素質,說的更確切些,是ego的差異,而非肌肉和力量的差異。

作為小時候bully 過,和被bully過的人,我可以說,被bully的男孩,ego是非常低的。為什麽bullier會知道被bully的那個ego低,because when 'I' push him around, he doesn't push back. that how 'I' know 'he' is a weak target. 而bully,最開始都是一些非常非常微小的,看起來harmless的push around.

而bully別人的那個,是因為受到競爭的壓力大,trying to redirect pressure that he accumulated during competition on someone else.

當bully到了家長都知道的程度,應該說是已經很嚴重了。我覺得最起碼有半年了,當然程度是由小而大的,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所以,這件事rasing a big big red flag: your son is having very low ego, and as parent you must try something to change it. anything will be better than nothing.

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建設和培養,學校教練根本就指望不上,否則要父母幹嗎?學校不負責心智的建設,很簡單啊,又不是他們家的孩子。

好,再說那個韓國孩子。亞裔在美國很少能在籃球這樣肢體對抗型競技體育中出彩的,所以,那個韓國孩子,會承受比其他人(比方說非裔)的更大心理壓力。你的 孩子,又是個亞裔,或者半亞裔。無論你的孩子打球打的好,還是打得糟,跟他同一隊,還是分組對抗,無形之中,對那個韓國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壓力。無論你的孩 子怎麽做,對那個韓國孩子都造成peer pressure。

而且,在一所學校,又是一個同質化的社會環境。低頭不見抬頭見,你的孩子跟那個韓國孩子,還會在其他地方直接競爭。小到爭個車位,大到爭女孩子的attention(I mean attention in general),都是競爭。分分鍾都是競爭。

因此,你無法改變那個韓國孩子,也就無法改變你的孩子被那個孩子bully這件事。學校根本也不可能改變這件事,他們能做的,最多就是把他們倆隔開。

我的建議是,父母一方麵幫助引導,另一方麵,把你家兒子往差異化方向引導。男孩子,當然需要必要的體育鍛煉,但並不一定要是籃球這樣的項目,事實上有其他很多的體育項目可以鍛煉。

考慮到你的孩子正在被bully,而且短時間內無法改變這個現狀。所以吧,不妨給你家孩子在校外,參加個柔道俱樂部什麽的。

你可能會問:“這是孩子參加的麽?”

答案是:無論是針對青少年開的,還是對一般社會公眾開放的,因為學員都是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而且還有年齡差異,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同質化的社會環境,競爭的壓力就變得非常小了,這有利於心理上的鬆弛。

在一個非同質化的社會環境,peer pressure 非常小,有利於心理鬆弛。

這就跟很多人,離開學校以後剛剛幾年,發現沒有當初的大學同學有錢,或者混得好,而感到心裏非常鬱悶。哪怕剛離開學校,其他同學都找到工作,他沒找到,他就覺得很鬱悶。

但是絕對沒有哪個大學剛剛畢業的年輕人會覺得,自己沒有馬雲、李彥宏有錢,而感到很心裏鬱悶的。剛剛畢業半年沒找到一份比較稱心的工作,看到馬雲、李彥宏都CEO,或者都CEO退休了,而感到很鬱悶。
這就是長期在同質化社會環境相處所產生,並且積累的peer pressure。

而柔道這項運動,本身就是在教練的引導下,練習如何如何how to push back when the other pushs you.

或者說,做家長的,給孩子在校外,一定要是校外,找個什麽體育項目的青少年俱樂部。如果你孩子喜歡打籃球,那就還是堅持籃球。如果不是很喜歡的話,就另外尋找其他的項目。主要目的就是尋找一個跟你孩子在學校裏有差異的社會環境。

再說回到你家孩子在停車場堵著這事。我要是他的話,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也不順眼。這下可好,撞在槍口上了。下車掏出鑰匙狠狠地掛他的漆唄。也就是說,你瞪我一眼,我敢瞪回去。

但是,現實情況是,你家孩子不敢瞪回去。絕不是做不到,任何人瞪別人一眼還都是做的到的,問題就是我上麵講了,LOW EGO,也就是不敢這麽做。你孩子倒車,把後視鏡掛到了牆上,說明他是想躲。甚至連坐在自己的車裏,用自己的車刮蹭一下那個孩子的車都不敢。就更不用講我 上麵說的下車拿要是掛對方的油漆了,哪怕當時有人拿把槍頂著你孩子的脖子,命令他這麽做,他都不敢。


至於說要不要跟學校說這事,這是個很兩難的選擇。

我在上麵反複說了,學校是個高度同質化,peer pressure很強,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對於處在這個微型社會的一分子來說,比被bully更糟糕的,是所有人都知道你被bully。 teenager會跟所有非peer說這事,比方說家長,甚至是陌生人,但是非常害怕他/她的peer們知道這件事。這就是為什麽bully是一個難以根 除的社會頑疾,美國主流社會(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社會)都知道這種現象的危害性,但基本上都比較沒有特別有效地對策。

唯一有效的,是被欺負的那個孩子的家長,想辦法教會孩子如何push back when pushed around,把孩子在業餘時間,不妨礙學習和鍛煉的情況下,放在差異化較大的社會環境中,減少他每天在學校裏承受的high volume peer pressure,having some achievement提高孩子的自信。

你孩子在被欺負之前,ego就不會很高,ego不高才導致被bully。而在家裏,做家長的當然不會bully your own child,你不bully他,你當然感受不到他的low ego.但是,誰bully他,誰知道。我是bully 和 being bully 兩邊都有過切身經驗,欺負人的那個,是絕不可能停手的。欺負人的那個,唯一停止的可能,是他的狀態發生了某種改變,或者被欺負的人的狀態發生了某種改變, 或者兩個人物理上再也無法見麵。

而被欺負的那個,一定采取逃避的心態,以及試圖去適應和麻醉自己被別人欺負的這樣一種狀態。一開始對方對自己不友善,被欺負的那個,是覺得自己哪裏做錯 了,惹別人生氣。在而後被欺負的過程中,就一直強化‘是我哪裏做錯了,別人才會這麽生氣’,不停地告訴自己,對方這次懲罰我比上次的程度更加的厲害,對方 應該解氣了吧。

我個人的經驗,是一些機緣巧合,我的ego發生重大改變的以後,being bullied and bullying a weaker peer 就基本上消失了。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那個韓國的孩子,也在遭受某種程度的 bully。he is trying to redirect peer pressure or bullying that he had to your child.

bully 隻是一種behaviour,並不是個子大,拳頭厲害才欺負別人。而是因為壓力大才去找一個弱者去欺負,而這個弱者,絕不是身體弱,而是心理比較弱,ego這東西是看不見的。

搞清楚這個因果關係,才能對症下藥。

在校外,換了一個環境之後,從零開始,在某些項目上進步很快,會得到來自周圍的人的肯定,自信心的恢複,會非常快。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2787634.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