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趣的中國年

(2017-02-02 06:23:42) 下一個

無趣中國年

 

文/薑尼

 

二零一七中國農曆年剛過,實際上還沒有過完,按國內的算法一直到十五都算年裏,何況現在才剛初五。不過在加拿大,中國春節掀起的小小一點兒波瀾已經快消逝殆盡了。中國年在這裏不能形成很大的氣候,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過中國年的主要是中國人,包括中、港、台兩岸三地的所有華人加起來還是少數族裔。雖然華裔號稱加國除英、法之外的第三大族裔,但其絕對數目還是很低,沒法和英、法族裔相比,形不成氣候。中國年慶祝也主要集中在華人社區,洋人社區基本沒什麽動靜。

 

其次,中國春節並不是法定節假日,也就是說大部分人大年三十和初一這兩天都需要上班。當然你可以因為中國年的原因請假,對雇主來說也是用的你自己的假期,與中國年沒什麽關係。

 

第三,也是上麵沒有官方假期延伸而來,既然無假期就沒法認認真真的慶祝。即使有些人有假期在家裏,但過年是個集體活動,大部分人不休假如何形成慶祝氣氛,倒弄得有假期的人孤零零的呆在家裏,熱乎乎過年的心情也就大打折扣,時間長了很多人也幹脆過年不請假了。今年很幸運,三十、初一趕上周末,大家有時間團聚慶祝,但隻不過是趕巧了,與大家過個高興的周末區別不大。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境外必須過中國年,不過中國年就不行的主要是我們這些生在中國,長在中國,中國元素已經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中年人和我們的上一輩。下一代成長在英文環境裏,對中國年的認可很局限,他們過中國年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所以過年過得很被動。很難想象幾十年後堅守中國年的一代逝去,中國年在海外會是一個什麽景況。

 

在境外讓中國年熱鬧起來的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對春晚的期盼,一是微信裏熱鬧的過年氣氛。春晚現在已成了雞肋,棄之不舍,食之無肉,已經進入了期盼、後悔的怪圈,讓人提不起興趣。微信裏拜年倒是熱鬧,祝福聲此起彼伏,紅包一浪接著一浪。然放下手機又回到現實世界,安靜依舊,頗有時空分裂之感。

 

除了上述中國年在境外形不成氣候的原因外,可能還有一個文化的原因。中國年輸出的主要信息就是歡樂,祝福,相較聖誕節則輸出的是文化,宗教。華人移民海外很多,中國年在海外卻難以形成氣候;洋人並沒有同樣移居中國,國內對聖誕節的熱衷絕不亞於春節。為遏製其宗教信仰的傳播,有些地方竟然出現行政命令限製過聖誕節的現象。

 

總之,忙忙碌碌的工作,慌慌張張地過了個中國年,跟心中熱火朝天的過年景象相比,實在不是很有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