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關高敖曹的首級被送回後發生的靈異事件,見於《北史》高氏列傳,
“…先是,有鵲巢於庭中地上,家人怪之,及其首函至,置正當巢處。葬後,其妻張氏常見敖曹夜來旦去,有若生平。傍人莫見,唯犬隨而吠之,歲餘乃絕。其故吏東方老為南兗州刺史,追慕其恩,為立祠廟。靈像既成,頭上坼裂,改而更作,裂如初,見者鹹稱神異。”
書香本人雖然不信奉任何宗教,但對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心存敬意。本人無從評論這種靈異事件,隻是忠實地按照史籍的記載進行了轉述。從這裏可以看出,高敖曹的靈異事件持續了一年多時間才消失。
對於高永樂的死,《北齊書》這樣記載,
“陽州公永樂,神武從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陽州縣伯,進爵為公。累遷北豫州刺史。河陰之戰,司徒高昂失利退。永樂守河陽南城,昂走趣城,西軍追者將至,永樂不開門,昂遂為西軍所擒。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後罷豫州,家產不立。神武問其故,對曰“裴監為長史,辛公正為別駕,受王委寄,鬥酒隻雞不入”神武乃以永樂為濟州,仍以監、公正為長史、別駕。謂永樂曰“爾勿大貪,小小義取莫複畏”永樂至州,監、公正諫不見聽,以狀啟神武。神武封啟以示永樂。然後知二人清直,並擢用之。永樂卒於州。贈太師、太尉、錄尚書事,諡曰武昭。無子,從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緒為後,襲爵。…”
在史籍中“卒”是個中性詞,隻代表這個人離世了。這裏看不出高永樂究竟因何而死,又是何時死的。
但是《資治通鑒》的《梁紀》中有這樣的記載,
“梁武帝大同五年,…五月,…東魏陽州武公高永樂卒。”
梁武帝大同五年是公元540年。而高敖曹的首級被歸還發生在公元538年10月,他的葬禮應該在稍後的時間。所以高永樂應該死於高敖曹被下葬後1年半左右。一開始我提到過,高敖曹的靈異事件在他被下葬一年多以後消失了。
我無法判斷高永樂的死和高敖曹靈異事件的消失孰前孰後,我也無從判斷它們二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我隻是根據史籍的記載陳述這樣一個曆史事實,在高永樂死的幾乎同時,高敖曹靈異事件消失了。
從史籍當中,我們無法判斷高永樂的死因。但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資治通鑒》居然鄭重地記錄了高永樂死的時間,要知道高永樂這個人在東魏的曆史上並不是那麽重要的一個人物。從史籍的記載可以看出,他貪鄙成性,無所建樹。他一生最大的事跡大概就是害死了名將高敖曹。
史筆如刀,惜墨如金。
在中國浩瀚的幾千年曆史中被史家選擇記錄下來的人和事,一定有它特別的意義。
我不知道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鑒》的時候為什麽要記下這樣一筆,是否也和我一樣希望惡人得到應有的報應?
我想,這也是讀史的樂趣之一吧。曆史在告訴我們曾經的真實的同時,也留給你無限想像的空間。
既然如此,那就讓想像插上翅膀吧。
我們可能無力改變現實,但是至少在想像的世界裏,我們可以讓善惡有報,因果相循。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