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室

以文會友,笑談古今,坐而論道,怡情益智。
個人資料
正文

北朝風雲 第三十八章 蘭州刺史(二)

(2014-01-07 19:24:10) 下一個


李辰接到自長安快馬送來任命自己為蘭州刺史的詔書,不禁苦笑。

由於李辰這個穿越者如蝴蝶翅膀的顫動而引發的反應,原本在曆史上在隋代才設立的蘭州提前出現了。宇文泰這招雖說無奈,但也不失一步好棋。簡單一紙詔書,一個刺史的虛銜,就讓李辰不得不背負起救助金城百姓的重任。同時,李辰如果接受了刺史的官職,那就正式成為西魏的地方官員,金城仍將留在帝國版圖之內。
李辰思忖良久,遲遲下不了決心。如果接受這一任命,三千多金城百姓將是個非常沉重的負擔,李辰苦心孤詣製定的應災計劃將被完全打亂。金城百姓和華部部民加起來總人口已經超過五千人。搜盡安寧堡現在所有的存糧,就算精打細算儉省著用,也僅夠五千人一年之需。可從現在惡劣的天氣已經能夠看得到,今年是不會有任何收獲了。如果運氣好,今年這災害可以過去,明年春天下種,最快明年秋天才會有新的糧獲,也就是說即使按照最樂觀的預計,大家還需要再挨一年半。可是現在李辰手裏隻有可用一年的糧食。
可蘭州刺史的位置 同樣也充滿的誘惑。李辰一旦接受蘭州刺史的職位,就意味著他在這個時代實現了人生的大跨越,一舉進入高級官員的行列。同時據有金城也將使華部迎來更大的發展,它的未來將變得更加穩固而不可動搖。另外讓李辰念念不忘的,就是金城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金城背靠秦隴,前臨大河,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門戶。在曆史上這裏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匯點。隻要守住這裏,往西通過窄窄的河西走廊,就進入了廣袤的西域。作為穿越者的李辰知道,百年之後,一條以華夏特產的絲綢命名的大路將穿過這裏,將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輸往西方,也將西方的小麥、棉花、石榴、葡萄等特產及藝術品運來中國。構建起遠達地中海和阿拉伯半島的東西方交流的重要紐帶。和這條舉世聞名的大路相輝映的,就是那個稱為大唐的恢弘盛世。
占據金城,建立通往西方的商路,讓絲綢之路在自己手中誕生,這簡直是無法阻擋的夢想啊!
李辰權衡再三,最後還是下定決心接受金城刺史的任命。糧食可以想辦法籌集,可機會錯過就很難再有了。
李辰大集部屬,向大家宣告了朝廷的任命。眾人聞聽,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李辰進位刺史,他們這些部下也將水漲船高,人人加官晉爵。憂的是,華部的糧食一旦要與金城百姓分享,隻怕所剩無幾。到時大家恐以渡過這場難關。
李辰向眾人保證會想盡辦法籌集糧祙,確保華部平安無憂。出於對李辰的信任,華部眾人還是一致表示,唯李辰之命是從。
李辰當即命裴萱起草了謝表給西魏皇帝,另外再修書一封給宇文泰,言明華部存糧不足,請他速撥糧草給金城。李辰的想法就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能憑個空頭銜就讓華部全部負擔金城的糧食供應,你宇文泰多少也要出點血吧。
隨後李辰下令,華部軍一分為二。將成立一個新的步兵營,以安寧為營號,由一個正兵都外加一個新兵都組成。李辰擢破六韓進明為安寧營指揮,進位掃寇將軍,並兼安寧堡守備。以錢銘為安寧堡民事官,輔佐破六韓進明同守安寧堡。剩下的兩個正兵都為金城營,仍由賀蘭武兼營指揮,加上賀蘭盛統領的騎兵營,共三百餘人一齊隨李辰赴金城。其餘賀蘭仁、花貴、裴萱、李由、紀輝、符淵等一並隨行。
第二日,李辰率一眾人馬,浩浩蕩蕩地開往金城。臨行時李辰握住破六韓進明的手叮囑道,
“安寧堡乃吾根本,不容有失!千萬小心在意。”
破六韓進明不善言詞,他神色冷峻,把胸一挺,沉聲道,
“堡在,吾在!堡失,吾亡!”
李辰滿意地點點頭,又叮囑了錢銘幾句,然後飛身上馬,往金城去了。
金城郡守蔣宏已得消息,在金城西門外恭迎李辰大軍。由於是非常時期,所以沒有進行任何的儀式,兩人見過禮後,李辰一行就直入金城。由於時間倉促,根本來不及準備刺史府邸,李辰就在郡守府暫時駐蹕。眾人進了郡守府,裴萱望著曾經熟悉的一切,想起這一年來的際遇,不禁感慨萬千。
李辰在郡守府正堂,向金城郡、縣全體官吏宣讀了任命自己為蘭州刺史的詔令。眾人聽完詔令,山呼已畢,在蔣宏的帶領下又一齊向李辰以下屬見上官的大禮參拜。
李辰端坐堂上,以手虛扶,朗聲道,
“諸位請起,從今以後大家就是同僚了,無須多禮。辰年輕德薄,學識淺陋,今後還要諸位多多扶持。”
眾官一齊行禮道,“不敢!使君但有所命,敢不凜從?”
李辰點點頭,道,
“今日初見,我便與各位明言,不管爾等從前如何行事,今日都一筆勾銷。但從今日起,若有人還敢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哼哼……”說到這裏,李辰冷笑兩聲,
“我想諸位一定多少還記得我的手段,如果有人忘了,大可一試。我定讓他家破人亡,生不如死!到時候,勿謂言之不預也!”
堂下眾官,個個聽得後脊背直冒涼氣,又一齊躬身行禮道,
“凜遵使君鈞命!”
這些官吏對於李辰可以說是又恨又怕。去年李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金城,殺了郡守、縣令。一時凶名在外,幾乎是聞名可止小兒夜啼。而且李辰手段狠辣,金城府庫被劫掠一空,富戶幾乎人人都被扒了一層皮,整個士族官吏都對其恨之入骨。可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時間僅隔一年,這個煞神又回來了,還頂著刺史的頭銜,堂而皇之地成為金城之主。金城眾官紳簡直欲哭無淚。今日李辰才一到任,便是殺氣騰騰的一番話,頓時很多人都在心裏琢磨著,是不是明天就上個辭呈,先保住小命要緊。
還沒等他們琢磨出結果,卻聞聽李辰又道,
“金城邊陲小城,人口不過數千,如何用得州、郡、縣三級官衙?從即日起,金城所有官署並為一處。”
李辰當即任命蔣宏為蘭州布政使,負責民政。成立布政使司,下設吏 、戶 、禮 、農、工、商六曹,主官為主事,副官為從事 ;任命原金城令胡寧為按察使負責刑獄,下設裁判廳,及警務、監獄二曹。這胡寧本是金城縣丞,是在原來的金城令李益被李辰殺了以後繼任為縣令。李辰命花貴為監察禦史,負責對所有官員進行監督。李辰將原來金城的郡兵、鄉勇等統統接收,成立了都指揮使衙門,下設 參軍、監軍 、軍械輜重三曹,任命賀蘭武為都指揮使,兼參軍使及金城營指揮,賀蘭仁為監軍使兼警衛營指揮,賀蘭盛為軍輜使兼騎兵營指揮 。李辰又任命裴萱為刺史記室,掌新設書記室,手下暫設 僚佐四人。任命李由為布政司商曹主事,紀輝為禮曹主事,符淵為吏曹主事。 布政使蔣宏品級為從五品下,按察使、監察禦史、都指揮使為正六品上,記室 、各曹主事從六品上,從事正七品上。其餘各官朝廷原授品級不變。任命後,李辰讓蔣宏等四位主官各自從原來的官吏中挑選部屬,馬上成立相應的機構,立即開始工作。
眾人但見李辰隨口而出,滔滔不絕,竟然已是創製了一套前所未聞官製,居然涵蓋了民事、司法、監察、軍事等各方麵,既分工明確,又相互牽製,無不目瞪口呆。其實自決定接受蘭州刺史的任命後,李辰就在琢磨如何在金城實行有效的管理,既能應付目前嚴重的災難,又能牢牢地掌握金城,將其消化吸收在華部的體係之內。好在李辰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一千多年的曆史經驗,很快就被他拚湊出了一個大雜燴式官製。
“好不好用,隻有試了才知道。”李辰在心裏想。
李辰不管堂上眾人一副驚駭萬分的模樣,繼續將他們往死裏震。他又雷厲風行連下幾道命令:
第一,金城從即日起進入緊急狀態,實行食物配給製度,嚴禁糧食自由買賣,征集富戶和糧商手中所有存糧。
第二,立即將全城青壯組織起來,一方麵清掃積雪,搬運屍體,運出城外深埋。另一方麵,尋找地勢較高,積雪較淺的農田,扒開積雪,挖掘被大雪掩埋的糧食。
第三,賀蘭盛帶領騎兵出動,掃蕩金城周邊塢堡和小部落,盡可能地搜羅糧草。
第四,商曹主事李由立即攜重金去南方買糧。
第五,配給的食物中,加二成秸稈。
……
李辰這邊口中下令,裴萱在旁筆走龍蛇,一一記錄下來。
眾人聽了李辰所令,心中不僅震驚萬分,也由衷地敬佩李辰的魄力和決斷。非常時行非常事,唯有如此,方能渡此前所未有的劫難。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見到新任刺史行事如此雷厲風行,各級官吏個個不敢怠慢,立即分頭行動起來。
金城的富戶高門再次倒了黴,懾於李辰的赫赫凶名,大多數人還是乖乖地獻出了糧食。但也有幾個不開眼的,死活就是不肯,同行的華部將卒也不客氣,將這些人統統拉出來砍了腦袋,然後抄沒家財。收繳的糧食雖然有限,但金城一時整肅,人心大定。
李由也整好行裝,帶了大量黃金,準備出發往南方買糧。臨行時李辰叮嚀道,
“天寒地凍,前途未卜,遣自知遠行,誠非吾所願也。然數千金城百姓嗷嗷待哺,岌盼糧祙活命。故不得已請自知勉力一行。此去千裏,關山險阻,務必小心從事。若情勢危殆,我許你失財 保人,切記平安回來。華部草創,諸般要務還要仰仗自知,千萬留的得有用之身!切記!切記!”
李由大為感動,躬身行個大禮道,
“請使君放心,由此去定不辱使命,就是拚了性命不要,也要籌措糧祙回來。”說罷,他拜別李辰,和從人一路東行,取道秦州、雍州、漢中往南方腹地去了。
由於李辰的果斷措施,金城的局麵迅速得到了控製,整個城市被從死亡的邊緣生生拽了回來。出外掃蕩的騎兵和扒雪尋糧的隊伍先後回來,但收獲寥寥。好在安寧堡的存糧源源不斷地送入金城,整個城市再也沒有出現餓死人的情況。整個金城在與災難的頑強抗爭中艱難地求生著。


在李辰帶領金城軍民與災難奮力抗爭的同時,長安城內的宇文泰也在苦苦支撐著西魏的局麵。他先後采取了一係列的外交行動,以擺脫四麵為敵的態勢,好集中力量對付死敵高歡。宇文泰在聞聽柔然可汗迎娶了東魏蘭陵公主以後,立即派中書舍人庫狄峙出使柔然,費盡心機,並許以皇後之位,方才使柔然可汗答應將女兒嫁給西魏皇帝。使柔然至少保持了在表麵上的中立,緩解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在南方,宇文泰積極與梁國交通,雙方使節不斷,不僅成功地保持了與梁國的良好關係,還促成了因兵敗而滯留於梁國的賀拔勝、獨孤如願、楊忠等人的回歸。
在穩定了南北兩個戰略方向以後,宇文泰著手進行了內部的整頓。八月,宇文泰於灞上大會諸軍,嚴明軍紀,激勵士氣。他將手下的將士整編為十二軍,每軍一千人,共一萬兩千人,分別由李弼 、獨孤如願、梁禦 、趙貴、於謹、若幹惠、怡峰、劉亮、王德、侯莫陳崇、李遠、達悉武等十二將統領。這也是他所有的直屬部隊。宇文泰手下的軍隊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原賀拔嶽手下的武川子弟,二是李弼等關隴豪強,三是永熙帝西奔長安時隨行的禁衛軍,總共有三萬人。由於連續的戰爭和大災難,如今隻剩一萬多人。他們人數雖少,卻都是征戰多年的精銳。
而此時高歡似乎仍然沒有搞明白自己主要的戰略方向,他遣定州刺史侯景兼任尚書右仆射、南道行台,督率各位將領南攻梁國,以報複梁國的北伐。這次侯景對上的是曾以七千白甲入洛陽的一代戰神陳慶之。侯景用兵詭譎,號稱高歡手下頭號悍將。但是麵對已經暮年的陳慶之,仍是一敗塗地,最後不得不燒掉輜重,狼狽北逃。
就當大家以為這個災難重重的大統二年就要過去的時候,卻傳來高歡傾舉國之力,分三路進犯西魏,意欲一戰而定關中的消息。一時間,關隴震恐,長安一夕數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頭一次動筆寫東西,請多提寶貴意見。
得失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故事,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