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室

以文會友,笑談古今,坐而論道,怡情益智。
個人資料
正文

北朝風雲 第四十七章 回家(三)

(2014-01-28 21:14:39) 下一個

卻說裴萱言畢轉身便走。急得李辰在後麵的連聲喚她,但裴萱置若罔聞,隻管埋頭疾走。李辰又沒有膽子真的拽住她,不讓她走。最後隻能眼睜睜看她揮淚而去。李辰頹喪地回屋坐下,以手扶額,心裏一片亂麻,不知如何是好。李辰真心覺得對不起裴萱,這個身逢巨變的才女,在剛剛對生活有了新的希望的時候,卻再一次被自己殘忍地親手摧毀,沒有什麽能比傷在自己最深愛的人手裏更痛的了吧。李辰實在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撫慰裴萱破碎的心,才能讓這個生性高傲的才女免受更多的傷害。

李辰苦思無果,幾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天亮以後,李辰帶著兩隻黑眼圈來到前堂辦公。他有氣無力地衝行禮的屬官僚佐揮揮手,道一聲辛苦,然後就一屁股坐在主案後半響無語。手下人見狀,都識趣地各自忙開公事,盡量輕手輕腳,生怕弄出什麽聲響,惹惱了刺史大人。
時間一點點過去,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但是一向準時的裴萱卻今天卻始終沒有來公房上班。李辰心知肚明,也不好派人去催。但最後還是忍不住問裴萱手下僚佐之一,“今日裴記室為何還未至?她可曾有什麽交代?”
那僚佐躬身 行禮道,“回稟使君,中書大人(裴萱加官中書舍人,簡稱中書)並無示下。可要派人去請?”
李辰擺了擺手,“不必了,這段時間她可能也累壞了。今日就讓她歇息一日罷。”
那僚佐看看李辰的臉色道,“使君出征在外之時,中書大人每日披星戴月,食不甘味,事無巨細,未曾稍有懈怠,誠為職下之楷模。”
李辰聽了,不禁一陣心酸,但表麵上不動聲色,隻是點點頭,然後示意那僚佐退下。
時間接近正午,李辰實在無心辦公,起身來到書房小坐。整個書房被收拾得一塵不染,所有的書卷、手稿、字帖被擺放得整整齊齊。書房的主案上仍然端端正正地擺著那件扉頁上赫然印著血手印的珍貴書帖—《還示 貼》。李辰輕輕拿起書帖,將它展開來。一行行鍾靈毓秀的鍾繇書法映入眼簾。此時,李辰無心欣賞這一已經在後世失傳久遠的國寶真跡,在他腦海中滿是裴萱的影子。
他仿佛看見第一次見裴萱的樣子,她白衣素容,仿佛冰山美人般,不可褻瀆,在堂前盈盈下拜,
“小女子裴萱,見過將軍。”
……
他好像又看到裴萱興奮道,“…… 願奉筆墨於左右,以備諮諏,區區之身但憑都督驅馳。”俄而,便羞紅了臉。
……
他仿佛還看到裴萱虔誠合十,為大災難中的逝者誦經禱告。而自己則在一旁頂禮相陪。
……
李辰放下手中的書帖,環視四周,他仿佛還能聽到裴萱撕心裂肺般地悲呼,
“這是殺父之仇!這是不共戴天嗬!”
李辰隻感覺心裏痛得厲害,仿佛正有人躲在自己的心裏,拿著一把鋒利的刀子,正在一刀一刀地將自己的心髒淩遲。
李辰正心痛地不能自持,卻突然聽見賀蘭仁在外麵高聲道,
“都督,屬下有事稟報!”
李辰聞言,忙抹去眼角的水珠,揉了揉臉,方才道,
“是阿檀麽?請進來吧。”
隻見賀蘭仁大步跨了進來,向李辰行禮道,
“都督,剛才記室裴萱出了東門,言道已經向都督辭官,欲返回隴西故裏。末將不敢阻攔,隻能任其去了。”
“什麽?她真的走了?”李辰頓時有種眼前一黑的感覺。
賀蘭仁見李辰神色有異,忙上前一步道,
“都督,其實這也並非壞事。那人留在身邊,總歸是個隱患。現在她自己走了,不是正好麽。也是都督你心腸軟,還客客氣氣待她若上賓這麽久,還給她這麽高的官位。若要我說,你也不欠她什麽,她這樣走了不是大家兩便麽?”
李辰腦子裏亂成了一鍋粥,他覺得似乎賀蘭仁的話也不無道理,也許這可能是最好的一種結果。裴萱自動選擇離開,他也不必為此承擔什麽心理負擔。等到娶了宇文迦羅,也許自己很快就會將裴萱忘記了,也許命中注定,她隻是自己生命曆程中的匆匆過客,這就是所謂的緣分吧。
李辰無力地跌坐在案旁,他的目光掃及案上的那本書帖,扉頁上暗紅色的血手印似乎變得格外刺目。裴萱姣美哀怨的容顏一下子又浮現在自己眼前。
“我便刺心間血合墨,抄寫了一部《妙法蓮華經》供奉於佛前。總算是感動佛祖,保佑都督平安歸來。”
裴萱似乎隻是在講述一件極為尋常的事。那神態有些疲憊,但更多的是輕鬆,是滿足。
“嗬“李辰的心中一陣劇痛傳來,他不由得用手捂住胸口,忍不住哼出了聲。
“都督你可還好?”賀蘭仁見狀不禁大驚失色,“要不要我去喊個醫士來?”
李辰站起身來,搖手止住賀蘭仁,
“我沒事,不用驚慌。給我備馬,我要去追她回來!”
“我就不明白,她有什麽好?”賀蘭仁不滿地道。
“我也不知道,阿檀。我隻知道,如果我今天不這麽做,我一定會痛悔終生!”李辰大步走到門口,又轉回頭來對賀蘭仁道,
“你說我不欠她的。你說錯了,我欠她一個承諾;我欠她一份真心;我欠她一條命!”
說罷,李辰對院中大聲吼道,
“劉鏞!”


卻說裴萱回房後伏榻痛哭,兩個服侍的小婢女不知情由,哪裏敢勸,隻得稟報她的母親裴夫人知道。裴夫人聞訊趕來,見裴萱伏在榻上,已哭成個淚人,將席子都弄濕了一大塊。不禁心中難受,,叫一聲“我的兒啊”,上前摟住裴萱忍不住也掉下淚來。
裴萱見了母親,叫一聲,“娘親,我的心裏好痛嗬!”哭得俞發厲害了。
裴夫人樓住女兒問道,
“我的乖女兒,你這是怎麽了?早上不是還好好的嗎?你聽說那李……,都督要回來,還特意回來補了些胭脂。這,這是怎麽啦呀?”
她突然想到了什麽,不由驚得麵無人色,忙放開女兒,將她從頭到尾仔細打量了一番,見裴萱衣裙整齊,並無異狀,才略微放了心。
裴萱見母親這般舉動,知是母親誤會了,不禁又氣又羞,伏在母親胸口大哭起來,
“他不要我了啊!他要娶宇文大丞相的親侄女了!嗚嗚!”
裴夫人哄勸了裴萱半天,才從裴萱口中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不禁長歎一聲,
“孽緣啊,這真是孽緣啊!”
要說最明白女兒心思的,還是自己的母親。裴夫人被裴萱接到了安寧堡不久,就察覺到了裴萱對李辰的情意。作為過來人,裴夫人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她旁敲側擊地不斷告誡裴萱,休得對那人動心思,你們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先不說巨大的門第差異,就李辰是殺父仇人這一條,就永遠邁不過去。隴西李氏已經將李辰視作寇仇,又怎會允許門中嫡女嫁給自己的仇敵。可是這個一向甚有主見的女兒將她的話置若罔聞。裴夫人又不敢張揚,生怕仇人知曉壞了女兒的性命,隻能不住地求佛祖保佑自己的女兒平安。隨著相處日長,裴夫人也漸漸對李辰日生好感。可沒想到今日風雲突變,李辰卻與權臣宇文泰結親,要娶宇文泰的親侄女。眼見生性高傲的女兒傷心欲絕,裴夫人不禁悲從中來。但她此時也隻能是盡量勸慰自己的女兒。
“那你今後做何打算?”裴夫人見裴萱的情緒有所平複,便出聲問道。
裴萱沉默良久方道,“這世上哪有女子為官。我從前隻是權宜之計,不過為能得近其身,替父報仇而已。如今他已知我身份,這仇便報不得了。我留此無宜,不如奉母親回隴西老家吧。女兒從此與母親相依為命,為母親養老送終!”
裴夫人點頭道,“如此也好,既然此地呆不得,我們還是回老家去吧。好歹還有幾畝薄田,倒是衣食無憂。隻是你莫要再固執,還是早日尋個好人家嫁了罷。”
裴萱又紮在裴夫人的懷裏大哭道,“娘親,我一輩子也不嫁人!”


第二天一早,裴萱便收拾行裝,準備回隴西去。那兩個小婢女是本地人,並不願遠離家鄉。裴萱便賞她們一些錢財,打發她們回家去了。由於李辰下令在蘭州釋放奴婢,所以她們都是自由之身,裴萱隻是雇主。裴萱找了一輛牛車,雇了一識途的老者,奉了母親上車,李辰曆次所賜財物及官俸她一無所取,全都封在自己的房舍內。裴萱在出東門的時候,守門的士卒見是都督的記室,便報告了賀蘭仁。賀蘭仁不敢留難,放裴萱走後,就來告知了李辰。
裴萱和母親出了東門,一路向隴西行來。漸漸地,金城在身後越來越遠了,原本高大的城牆現在看上去猶如棋盤一般。裴萱回首凝望,不禁又是兩行清淚順著麵頰流淌下來。裴夫人心疼地摟住女兒,
“多情總被無情傷,忘了他罷,女兒!”
裴萱將頭埋在母親懷裏,隻是無言流淚。
突然,身後好像傳來悶雷般的響聲,接著,大地仿佛微微顫動起來。三人愕然回首,卻見數十騎甲士如同一片烏雲般從後麵疾馳而來,好像依稀還能聽見有人高呼,
“等一等!”
裴夫人和車夫都有些不知所措,裴萱卻是將頭深埋在母親懷裏,略帶嬌羞地輕聲道,
“他來了。”
來的正是李辰。卻說李辰跨上坐騎,向東飛馳而去,劉大郎等一眾親衛跨馬緊緊跟上。李辰一邊打馬飛奔,一邊心中暗暗祈禱,
“佛祖保佑,請讓我留住她!”

李辰一口氣疾馳了幾十裏,遠遠看見前麵一輛牛車正在緩緩前行,他不禁高呼,“等一等!”

李辰策馬奔至車前,“籲”,用力勒住了戰馬。隨後趕來的親衛們團團將牛車圍住,這些親衛個個高大威猛,頂盔貫甲,腰懸利刃,一時殺氣盈野。那趕車的老者,早嚇得伏拜於地,兩股顫栗,莫敢仰視。

李辰揮手命親衛們退到遠處,這才上前與裴夫人見禮,

“晚輩行事操切莽撞,驚擾了老夫人,還請恕罪!”
裴夫人原本以為李辰是來劫人的,已經驚得麵無人色,現在看李辰彬彬有禮,倒不像是要用強,這才稍稍放下心來,勉強道,“將軍多禮了,不妨事。”
李辰又對裴萱拱手道,“葳蕤小娘子,緣何不辭而別?”
裴萱就在車上斂衽而禮,“緣分已盡,都督又何必強求?葳蕤心念如鐵,今生唯願隱居鄉野,侍奉母親。還請恕葳蕤不告而別之罪。”
李辰大聲道,“什麽緣分已盡?我們還沒有開始,怎麽就已盡了?你不願回去是不是?那好,我也不當這個都督了,你去哪裏我就去哪裏!你去隴西老家,我也去,就在你們李家門口搭一草棚住下!我不信隴西李氏敢吃了我?”
裴萱一時臉色通紅,眼淚又要奪眶而出,“你,你,你怎得這般無賴?”
李辰挺著脖子大聲道,“葳蕤,你怎得這般糊塗?你母女二人人單勢弱,一旦回去那大宅門裏,你那些叔叔伯伯,怎會放過你們?隻怕早就被人連皮帶骨吞了!”
裴萱哪裏沒有想過這個,聽見李辰一語道破,不由在車上隻是垂首流淚。
李辰又道,“葳蕤,我今日在這裏起誓。隻要我李辰在一日,就當為你遮風擋雨,決不讓你再受半點委屈!你今後如何,全在於你,沒有人可以強迫你,你也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我向佛祖起誓,如違此誓,天厭之,地棄之!生前受諸般痛楚,死後下阿鼻地獄!”
裴萱哪裏還說得出話來,隻是一邊搖頭,一邊淚如泉湧。
李辰柔聲道,“葳蕤,你還記得我對你說過的話嗎?我說其實這世上還有太多美好的東西我們還未曾領略過。你知道人可以飛於九宵之上嗎?你知道人可以潛於九淵之下嗎?你知道人可以發明一種東西,我們可以駕著它一日千裏!你知道人可以登上月亮嗎?你想知道月亮上都有什麽嗎?葳蕤,我知道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我和可以與你分享它們!如果有一日天下太平,我願意帶你去看東海之廣,昆侖之高;覽北國大漠之雄奇,觀南國山水之洞天!”
裴萱漸漸停止了哭泣,不由聽得入神。裴夫人早就已經被李辰這番話驚得張大了嘴巴。
李辰望著裴萱道,“葳蕤,我知道你飽讀詩書,深諳先賢大義,以儒者自居。可是我也有相同的信念不是嗎?”
李辰挺立上身,麵對壯美的關隴山河,充滿激情地背誦道,
“夫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李辰背完,轉身對裴萱道,“我在華部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能夠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無有高下貴賤。人人可以吃飽穿暖,人人有屋可住,孩童們人人可以上學讀書,老人們人人得以養老送終的大同世界!”
李辰再次對裴萱拱手一禮,“葳蕤,你可以幫我嗎?”
此時裴萱哪裏還在車上坐得住,她倏然起身,一邊拭幹淚水,一邊就欲跳下車來。李辰連忙來到車前,雙腿半蹲,挺直右臂。裴萱明白了李辰的意思,不由雲開雨霽,展顏一笑。她左手撩起裙擺,右手扶了李辰的右臂,踩著李辰橫曲的大腿,輕盈地下了車。待她落地站穩後,便肅容對李辰斂衽一禮,
“葳蕤與都督有誌一同,從今以往,願與都督生死與共,不離不棄,若違此誓,天棄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大漢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asycity' 的評論 :
除非大家都是“克隆人”,否則,人絕不可能生而平等。但好的社會製度,應可保證人生而具有追求平等的權利!
easycity 回複 悄悄話 博主言過了。
再好的評論,也比不上最微不足道的創新。博主能路見不平,動筆寫作,本身就是文字功底深厚的一種反映。要不然,為什麽大家都說電影電視劇的編劇太爛,除了新加坡的六六以外,也沒有見到多少人挺身而出,真刀真槍地寫出幾個好劇本來。就是因為影視節目是大眾娛樂產品,普遍性,情節性,思想性等等缺一不可,要求太高,而華人人口基數中,影視編劇功底深厚的人太少而已。
本人也一直嚐試在自己的領域創新,所以深知評論的容易,創造的艱難。
博主加油!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寫這麽好的評論。和它相比,小說本身就如同稚童的夢囈。
個人認為人還是應該有精神追求的。試想一下男主突然穿越到一千多年前,在適應了當時的環境之後,總是會試著將自己來自現代的觀念播散出去。想要為這個文明的進步做些什麽。這種古今觀念的衝突和男主的精神追求是本書的主線之一。
從來都不存在絕對平等公平的社會。這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托和信仰。就像男主,他戰鬥,他抗爭。但他不會強加於人,他會改良,會妥協。
其實我們無從評價現在,隻有未來才可以。我們也無從評價言論,隻有行動才可以。
這隻是小說而已。我姑妄言之,大家姑妄觀之。
easycity 回複 悄悄話 人老了,感觸就多。
人類社會發展幾千年,形式多種多樣,社會的經濟基礎也千差萬別。可是,隻有以競爭為基礎的社會,才能夠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持續發展。以平等為基礎的,總會淪落到土匪和土皇帝的境地。我到現在沒有看到有例外。
從大家都熟知的中國曆史來講,秦朝的突破在於軍官不再由貴族壟斷,軍中提升隻看軍功。隋朝的突破在於官僚不再由大家族壟斷,公務員必須通過基本的科舉。明朝的突破,由博主指出的,官僚的考績不再由本部門壟斷,而是由各部門互相監督。清朝則通過密旨立儲的製度,一舉打破皇位繼承由長子壟斷以及過早立儲導致皇儲在宮中畫地為牢,無法在外曆練這兩大難題。每次在關鍵的社會層麵上引入競爭,隻要能度過開始的動蕩期,都能開辟一個新的時代。
競爭的好處大家都知道。競爭的殘酷大家就不怎麽能接受,總是想用消除競爭的辦法來抵消競爭的殘酷性。
在現代的美國,人人有飯吃,有房住,人人能養老,不會過度降低整個社會競爭的激烈程度。因為美國富裕了幾百年,一般老百姓哪怕住公寓,開轎車,吃漢堡,仍然覺得很不滿足,要拚命工作,爭取可以住豪宅,海外度假等等。所以美國社會給所有人保證公寓,保證吃飽,保證養老,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即使是在現在的中國,整個社會的人群期望值還不高,如果政府一夜之間給所有人提供美國加州,紐約州,麻州的高福利,我敢斷定70%以上的人會馬上失去奮鬥的動力,有機會也不會去爭取。比如公務員開放,國營經濟領域開放,這些生活無憂的人看都不會多看一眼。唯一的希望,是從小在這種高福利條件下長大的年輕一代,重新開始感到不滿足,感到憋屈,開始奮鬥。不過,那要看中國社會憑空降下的高福利能不能維持到那個時候。
說到小說的朝代,南北朝。那時人們第一需要是安全地保住性命,第二需要是不管什麽食物能吃飽,第三需要是有房有衣,不要太冷。要是在那個時代給所有人空降一種現代中國極端貧困,能激發所有現代中國人奮鬥或者犯罪的生活,古代人都會感激涕零,初期憑感激跟著大救星苦幹,中期就消極怠工。古代人的行為和現代蘇聯人,“新中國人”的行為不會有任何兩樣。
說個笑話,空降富士康到南北朝,雇傭中原全部的幾百萬人口,南北朝的人要幾年才會喪失工作的積極性?
所以,所有夢想烏托邦的人都令人敬佩,因為不僅僅是競爭激發生產力,一個平等的社會也會大大地激發生產力。但是,惡性競爭會破壞生產力,報酬過於平等也會破壞生產力。所以,極端烏托邦的人隻能是社會的試驗,不可能是一個健康的社會的主流。大公無私,身體力行極端烏托邦的人,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為整個人類社會積累經驗。敬佩的人看到他們人性的光輝,詆毀的人往往是離他們太近,被他們的熱情烤焦了身體,晃瞎了眼睛。
最後補充一句,人老了,才能欣賞年輕人和他們身上的熱情。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asycity' 的評論 :
謝謝你寫出如此深刻的評論。
正如我在前麵所說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托邦。華部就是我的烏托邦。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任我吟' 的評論 :
謝謝兄弟。
easycity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寫得這麽好!
人類真是萬物之靈,總是向往自己沒有的東西。越是不可能的境界,有的人就越是死心塌地地追求。最常見的鏡花水月就是博主這一節寫的“人人平等".人人都承認的絕對的平等不存在,就像每個人都考到平均分以上。最本質的問題,是每個人生來就不是一樣的,機會平等了,成就就不會平等。享受平等了,酬勞就不平等了。
不過,人類對這種精神上的追求,不管最終成敗與否,確實是人和動物的分水嶺,是人性的光輝最輝煌的一麵。當然,追求的失敗,和人類性格中惡的一麵相結合,也有非常巨大的代價。斯大林,希特勒,成吉思汗,除了他們性格中的自私,貪婪,嗜血,他們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也是堅韌不拔的。
一個人年紀大了,往往更欣賞悲劇英雄。
任我吟 回複 悄悄話 已經很感人啦。不能每個都像窮搖奶奶那樣亂扔催淚彈的,除了鎮暴警察。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不是很會寫感情戲,所以在下麵錄了兩段小故事,都是出自正史。讓大家管窺當時那些感人的愛情故事。

第一則,是關於高歡的妻子,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鮮卑美女婁昭君。

神武明皇後婁氏,諱昭君,贈司徒內幹之女也。少明悟,強族多聘之,並不肯行。及見神武於城上執役,驚曰:“此真吾夫也。”乃使婢通意,又數致私財,使以聘己,父母不得已而許焉。神武既有澄清之誌,傾產以結英豪,密謀秘策,後恒參預。及拜渤海王妃,閫闈之事悉決焉。

第二則,是北齊皇帝高洋的兒子高百年的妻子

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帶玦,留與妃斛律氏。見帝……埋之。
妃把玦哀號,不肯食,月餘亦死。玦猶在手,拳不可開,時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