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國土廣闊,礦產豐富,幾代王室恪守同一方針,對外宣稱本國不產石油,也不開采石油。以避免類似伊拉克那樣的命運,反正油在底下藏著都是皇家的財富,誰也搶不走。
約旦的首都是阿曼,一個相當現代化的城市,所有的樓房,都像城堡一樣堅固和美觀,全是白色,而阿曼則號稱白色之城。
約旦法律要求房子的外牆一律要用本地的白石頭砌成,如果嫌成本太高,則在牆外麵再貼一層白石片,看起來像石頭砌的一樣。那一塊塊巨石像磨磚對縫,一座座樓房幹淨整齊,見棱見角,在陽光的照耀下異常明亮。
約旦和巴勒斯坦原來是一個國家,1948年分成兩個國家。侯賽因的頭巾是紅白相間,而阿拉法特的頭巾是黑白相間,這與宗教無關,是因為祖國不同。
約旦的伊斯蘭教比較開放,婦女可以不穿黑袍,青年可以自由戀愛。與當地的基督教區別不是很大。約旦比較接受西方思想,當今國王看起來很帥,和貝克漢姆有點像,原來他的母親是英國人。
約旦的GDP主要由農業、旅遊業、礦業和輕工業四部分組成。其中旅遊業占25%,因為她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有沙漠裏的宮殿;神秘的紅珊瑚沙漠;古老的天然馬賽克;最讓人震撼的是古羅馬帝國的城邦遺址和比比皆是的廢墟殘垣。
世界著名的東方龐貝傑拉什呈現在我們麵前時,我們都驚呆了!驚訝其壯觀,感慨其凋零。我們徜徉在2000年前的古城鬧市街道,想象著當年的繁榮和輝煌;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從古到今,宗教、地域、民族引起的糾紛、戰火的硝煙一直伴隨著歲月塵沙。往事如煙,帝王將相,一堆荒塚,灰飛煙滅。可是這裏,每一根柱子都刻著年輪,每一片廢墟都書寫著曆史。羅馬帝國的豪邁氣派遺風猶在,羅馬古城風格風彩依舊。
傑拉什始建於公元前2000年,毀於公元749年發生的大地震。
早在6500年前,約旦古城傑拉什便一直是人類的居住地。傑拉什的曆史,可以說是一部地中海盆地希臘-羅馬世界和東方阿拉伯古老傳統的綜合史,盤桓於此,常常會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古代的羅馬帝國非常龐大和富強,在整個歐洲、北非和中東境內都有她的領地和城廓。傑拉什是其中的一座城市。
傑拉什是世人公認的古建築的藝術寶庫,在希臘和意大利之外,世界上保護最完好的古希臘、古羅馬城市。它是底卡波利十城聯盟的一部分,是最大的羅馬行省城市之一,最能代表羅馬都市建築的規劃:宏偉、正規、按行省管理。市內有許多保存完好的紀念城門、聳立於山頂的古羅馬神殿、古希臘競技場、富麗堂皇的劇場、廣場、浴場、噴泉和柱廊街道,建築結構獨立,全部用大理石和花崗岩修飾而成,所應用的工程技術非常先進,以至於這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築現在依然存在。
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傑拉什魅力永存!
殿堂毀了,根基還在,歲月老去,雄風依然!
這是本市城南的劇場,用兩張照片拚起來,可以看出劇場的樣子。不過技術水平太凹,也隻能是勉強示意了,請您受點委屈將就著看吧。
這是小劇場,可能現在的話劇小劇場追求的效果就是這樣的吧。
這是城北的劇場。規模大,富麗堂皇,當初的人們一定是穿著最華美的服裝,珠光寶氣地來這個大劇場欣賞藝術,度過他們奢侈的夜晚。
劇場同時也是達官貴人與文化人社交的場所。
直到今天這裏還舉辦夏季歌劇演出,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卡雷拉斯,也都曾經在這個古城的千年曆史舞台上獻唱。
看吧,雕欄玉砌都還在,人卻不知亡魂何處去。昔日輝煌,過眼煙雲了。
謝謝你的高度評價。是對我的最大鼓勵。
是這樣啊,我自己看起照片全有,那些照片沒有,能否告我一下。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