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一沙彌

談天說地,尋密探幽,暫不定位,有益自足。
個人資料
正文

送給需要心理調適的自己

(2013-09-24 20:12:39) 下一個
     作為一個喜歡思考,但不喜歡將想法和觀念訴諸筆端的人來說,內心太多的內容都是隻有自己知曉。再外向的人也有內向的一麵,再內向的人遇到合適的人也會敞開自己的心扉。自我認識,自己是個內外向雙重性格的人,總體又有點偏外向。從朋友圈子來看,好朋友好同學大多是外向型,也有很多內向型,尤其是內向型的兄弟,一旦成為你的朋友,他們對你坦誠相待、兩肋插刀,這點沒得說,更勿需多講。

      從個人追求來看,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追求不平凡的人生,雖然我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個普通人。認為那樣的人生才夠刺激,夠精彩,夠豐富。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由此導致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很多時候高於自己的暫時具備的條件,或者說高於眼下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由此導致的挫敗感接踵而至。挫敗感通常導致一個人的某種自卑感。自卑者骨子裏都是高傲的,但他們又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不夠強大,所以又時時遭受自卑的困擾。無疑,我也在此之列。從絕對意義上來說,自己的水平並不差,畢業於全國前38所的“211”和“985”高校,雖非古代的貴族血統,但也不能算很差。可是,自己見過太多的牛人,包括中科院的海歸、享受副部級待遇每年經費上千萬的兩院院士、司局級高管、獲得30億科研資金的學者型官員、還有一個記不清名字的明星、北大清華的才子才女等等。與他們比起來,自己連滄海之一粟都不配。我在大學時,也是有點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可是到了北京才知道當初的自己是多麽的夜郎自大,多麽的“井底之蛙”。這麽多年的遊曆發覺,越是小地方的人,尤其是讀了幾本書的人,越狂妄,越不知天高地厚,實在是可笑之極。對這類人,一方麵佩服人家的“絕對自信”,另一方麵也為他們感到可惜,沒有多少機會去見識外麵真正的有水平的學者。
     字簡意深,以心參悟。自己的理想與現實反差巨大,非三言兩語所能點透。在這裏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己發揮專長的地方,找不到自信,看不到光明的未來,這才是困惑所在。深處困惑之中,內心無法平靜無法寧靜無法淡定,不知何日是歸年。但無論如何,將此經曆作為一種人生閱曆吧,以後回想起來,也是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努力讓自己平靜起來,降低要求,定現實能實現的目標,從自信走向自信,不能再重蹈覆轍。目前處境來說,最佳做法——適應但絕不認命,抓住目前努力能得到的幸福,奮力抓住機遇,方是脫困之道。自怨自艾,黯然傷神,並無半分益處。重拾往日的自信與自我,以一顆敬畏的心去複習去備戰,積極積極,不等不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