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下的摩拉基大圓石
晨曦微光中出發
天色還未大亮,但尼丁的街道上仍沉浸在清晨餘韻裏。多兒和皮兒從露營車裏醒來,立即發動引擎,向著摩拉基(Moeraki Boulders)進發。6點33分,公路在車燈的照耀下延展向北,晨霧彌漫的田野在兩側展開,偶爾能看到遠處的綿羊懶散地踱步。
“聽說摩拉基有一小群神秘圓石,像是從天而降的外星遺物。”多兒興奮地說道。
“或者,它們是大海遺落的秘密。”皮兒笑了笑,目光望向窗外漸漸浮現的晨曦。
海灘上的時光印記
7點37分,車子駛入摩拉基附近的小路,前方的科埃科赫海灘(Koekohe Beach)薄霧漸散,潮水正在緩緩退去。兩人沿著沙灘往前走,一直希望遠遠地能看見那些傳說中的圓滾滾巨石。可是映入眼簾的似乎隻是平坦的沙灘,和遠遠退回的潮水。多兒反複看穀歌地圖,又找皮兒多次確認:“沒錯吧?是這兒吧”。
“沒錯呀”皮兒應和著。這時,也同時發現沙灘上多了三三兩兩的遊客。感覺大多是華人。也是怪了,按照多兒調侃的,這次新西蘭之旅,就跟到了中國一樣。到處都是中國人。憑這一點,皮兒肯定地說,“應該就是這兒了”。 又往前走了4/50米,這才發現了圓石。它們並不像宣傳畫或網上推出的影像一樣,二是大半個身子被海沙淹沒。隻露出一點點在沙灘之上。遠看根本注意不到,顏色嘛,也跟沙子很接近。人都說的像一顆顆遺落的星球那樣的圓石,這天根本不存在。它們一個個靜靜地躺在沙灘上,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喚醒。身上的棉被唔得都快沒脖兒了。
“這就是摩拉基圓石(Moeraki Boulders)?”多兒瞪大了眼睛,“怎麽會這樣,幸虧離海水較遠的地方有一兩個圓的石頭作為示範。按照海水已經離開它們幾十米遠,料定今天看不到它們的全身了?”
皮兒走近一塊約一米高的圓石,輕輕觸摸它布滿裂紋的表麵,“科學家說,這些巨大圓石是6500萬年前在海底形成的結核,隨著泥岩風化,被海水衝刷出來成這樣的。”
“所以,它們其實比恐龍時代還要古老?”多兒感歎道。
“沒錯,而且形成一塊大石頭,可能要花上四五百萬年。”皮兒補充道,“不過毛利人的傳說更有趣,他們認為這些巨大圓石是大航海獨木舟(Araiteuru)上的葫蘆,航行時翻船後漂流到這裏。”
多兒繞著一塊直徑超過1.5米的巨石轉了兩圈,突然蹲下身,仔細端詳著巨石的裂紋,“你不覺得,這些裂紋看起來像是大地在訴說古老的故事嗎?”
皮兒點頭,“據說它們內部原本有很多空洞,後來被方解石、黃鐵礦等礦物填充,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來,好好跟圓石拍個照,趁著有這麽好的朝霞陪襯,景色還是美得獨一無二的。
趴趴走海灘拾貝
潮水完全退去,沙灘顯得廣闊無邊似的。在海邊長大的多兒和皮兒,興奮地衝向前方,眼尖地發現沙灘上偶爾會有青口貝,蛤蜊 和海螺。昨天吃海螺的鮮美還曆曆在目。倆人定不能放過又一天的撿海嘍。
“這可是大自然贈送的早餐!”多兒笑著喊道,迫不及待地開始采摘。
皮兒蹲下來,竟然發現了一顆比手掌還大的蛤蜊,“這麽大,沒見過。”
“這裏的海鮮比超市裏的新鮮多了。”多兒邊撿拾邊說。“不過,這麽大,肉質應該比較老吧”
倆人小心翼翼地挑選著最大號貝類,仿佛在進行一場考古般的尋寶遊戲。周圍,成群的海鳥在沙灘上散步,偶爾啄食著潮水退去後留下的小生物,沙灘上的摩拉基圓石則像一群沉默的守望者,注視著眼前和遠方的一切。
當皮兒倆停下來休息時,多兒看著遠處那些大大小小的球形巨石,若有所思地說:“其實,地球就像這些石頭一樣,每個時代都會在它的表麵留下痕跡。”
皮兒微微一笑,“是啊,我們走過的每一步,也許都是時間在沙灘上刻下的腳印。”
麵朝大海,品味時光
9點22分,多兒和皮兒帶著滿滿的戰利品回到露營車裏。因為停車場就在海邊,風景絕佳。打開爐子,開始準備早餐。爐火漸起,鍋裏冒出騰騰熱氣,青口貝和蛤蜊在沸水中慢慢張開殼,散發出鮮美的香氣。
“這簡直是五星級的早餐享受。”多兒端起一隻青口貝,吹了吹,放入口中,滿足地眯起眼睛。
皮兒輕輕敲開一顆蛤蜊殼,仔細觀察著裏麵的紋路,“如果這些貝殼能保留幾百萬年,會不會變成像摩拉基圓石一樣的化石?”
“到時候,可能有人會站在它們麵前,猜測我們當年吃早餐的場景。”多兒笑道。
海風輕柔地吹拂著,海浪拍打著岸邊的沙,發出陣陣輕響。倆人一邊吃著早餐,一邊欣賞著眼前這一片被時間雕琢的奇景。巨圓石仍然靜靜地躺在那裏,晨光灑在它們的表麵,仿佛替它們披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外衣。
10點10分,早餐結束,他們收拾好餐具,下一站準備前往奧馬魯公共花園(Oamaru Public Gardens)。回望摩拉基巨圓石,多兒忍不住再拍了一張照片,“等我們老了,會不會像這些石頭一樣,被時間溫柔地包裹?”
皮兒望向遠方的大海,微笑著說:“或許吧,但至少,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10:17,啟程出發,而身後的摩拉基圓石,依舊沉默地見證著歲月的流轉。
宣傳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