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芝麻爛穀子

記些陳年往事,也有旅遊看到的.一樂也.
正文

清華記憶點滴-鬼畫符

(2017-01-01 08:20:31) 下一個

上課就要記筆記,尤其那沒有課本隻有講義的時代。老師講,下麵刷刷地記。老師寫,下麵刷刷地抄。生怕記得不全。缺了課,第一件事就是借筆記抄。不放心,還得再借一本來對。一本本硬皮筆記,數學的、電機學的、電子學的、還有許多專業課的,一厚疊。寶貝似的帶著,搬家也舍不得扔。多年後翻開,上課時的情景就一幕幕回放出來。葉同窗的筆記上甚至詳細到“咳嗽”-老師咳嗽都記下了。也有翻開不知所雲的。不是現在,當年下課後就不知道。

炎炎正好眠的夏日下午本來就愛犯睏打盹兒。要是遇到政治課這樣的沒勁課,老師喋喋不休的說教比催眠曲還管用。中邪似的,上課眼皮就像灌了鉛,用竹簽都撐不住。幾百號學生的大教室,不點名,神不知鬼不覺地逃節課去睡覺多好。那時打盹小憇可以,沒人逃課。

睏!不能睡,千萬不能睡!不斷地告誡自己。萬金油。抹萬金油能解乏,眼睛辣得流淚照樣睜不開。古有懸梁刺股。孫敬頭發懸梁能解睏,教室無梁就拽頭發。頭發都拔下來了還睏。蘇秦刺骨能防打盹,沒錐子就掐。大腿都掐出血印還打盹。懸梁刺股的典故是瞎編的。

無神的眼睛拚命睜,不爭氣的上眼皮拚命往下墜,眼皮在打架。老師在講台講著,朦朧中老師長出馬克思的大胡子,嘰裏咕嚕講起聽不懂的外文。聽話的手條件反射性般記著,寫著圈圈文。也不完全。每當頭像啄米的雞頭一樣往下啄時,手一滑,圈圈就拖上五線譜音符的尾巴。

所有的防睏高招都是假的,唯睡覺是真。終於趴下了。曲終人散。翻開筆記,肯定不是中文。德文?不像。俄文?也不像。阿拉伯文梵文?還是不像。是密碼,是天書,是鬼畫符。

不是所有的同學都有畫符的經驗,好學生沒有。一校友在我們畫符時練字,看老師寫了個漂亮字,就來回寫上幾十次。另一校友“特別喜歡觀查上課打嗑睡的各式表現。眼皮的沉重,脖頸的疲軟,口水流出又吸入。所有的無奈爭紮都失效後,就有短暫而甜美的小憇。一般來說都隻有一分鍾左右大多數人會醒來,於是會不知所措地驚慌地看著老師,漸漸地步入常態。很少一部分人會再入夢鄉”。

畫符是壞學生混混的專利,在課上享受了好學生沒有的樂趣。你享受過嗎?

庸貓,2017年元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