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世界乃是個多彩的舞台,我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世界又是個豐富的遊樂場,我們嬉戲人生、遊曆發現。一代又一代,我們如夢般往來穿梭。如果大家都安心於表演和體驗,世界就是完美的。在一個完美的世界,宗教和真相都是多餘的。
問題是,在這裏有很多人並不安心。
這些不安心的人中,有一小部分人對這個舞台和遊樂場感到厭倦和好奇。也許是直覺告訴他們這個世界定有蹊蹺,於是他們決心要找出這個真相、出離虛幻。這些人中多有帝王將相、富豪之輩、或睿智滄桑之士,他們往往已經得到了很多,才產生出離和超越這個世界的願望。悉達多王子(釋迦牟尼)出身皇室,是這群人的一個代表。他所成就的佛學,正是為滿足這小群人的超越的需要。佛教雖然也施澤於普羅大眾,但出家者須發願一生放棄世俗、心無旁騖追求真相。所以,佛教本質上是為少數人服務的,是出世的宗教。
另一部分人,在這個世界活得十分衝突糾結。任何健康、財富、權利、愛情等方麵的缺失和不如意,都可能讓人們痛苦不堪。人們迫切需要安慰和救贖,以便在這個世界活得不那麽痛苦。耶穌、穆哈默德出身貧寒,他們的宗教,主要也是為安慰痛苦的人。這些人因痛苦而軟弱,需要一個強大的父親或大哥;教義中的謙卑、認罪、敬畏、盼望,都是有效止痛的良方。這些人組成了世界的大多數,他們隻願過得更好,而無意離開這裏。基督教和穆斯林教,旨在幫助這些個普羅大眾,在本質上都是入世的。
簡言之,出世的佛學,其對象是少數人,目標是追求真相。而入世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則是為多數人尋求安慰。它們都幫助這個世界、使它成為更好的生活環境。
明白了這一點,佛陀、耶穌和阿拉,就不必互相挑戰和爭吵了:他們都是針對不同的病症而下的不同的藥。他們的徒子徒孫當相互尊重才是。
如果你相信有神,你會大大地感恩:神通過不同的方式,關照不同的人群,滿足不同的需求,那是何等的慈愛和體貼! 要是你不信有一個萬物之主,那麽從“市場”的觀點,你也能解釋這種現象:宗教是被人們的需求所產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