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古今中外,誰敢提“以糧為綱”?

(2014-01-09 08:10:41) 下一個

 

我在想,如果習總吃了包子以後,某個父母官要求子民們隻能吃包子不能吃麵條,怎麽辦?是習總吃包子的錯麽?

領袖提出“以糧為綱”以後,為什麽要這麽整?




前三十年,“深挖洞”為了備戰;“廣積糧”為了備荒;“以糧為綱”為了8億人口吃飯。舉國上下的糧食部門,糧庫遍地、糧倉滿滿。

改革開放以來,縣糧食局也撤銷過一段時間,各鄉鎮的糧管所統統撤銷,職工同時全部下崗。原來縣糧食局和各鄉鎮的糧庫糧倉,全部拆掉變成了‘房地產和商場’。

20年前,曆代的“太倉”再也沒有一個糧庫和糧倉了。

前三十年,我們蘇南農村,家家戶戶多有至少一年的糧食存在農民家裏。改革開放以來,大多數農民都到超市買糧吃了,少數在農村生活的農民,家家也沒有一月的存糧。

 
農民越來越弱化了。

農業機械化科技化並不明顯。

各地各級‘開發區’多有拋荒現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