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誘導中國過快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2013-11-01 23:51:09) 下一個
誘導中國過快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的“外交學者(the diplomat)”雜誌10月30日發表題為《美國對華創新優勢將持續下去》的文章。指出中國不能在創新方麵短期內超越美國的原因在於“中國還沒有建立堅實可靠的知識產權法律體係。”

  一天以後的10月31日,日本的富士電視台BS衛星頻道的“Prime News”定期節目的主題是『TPP知的財産を検証 日本の権益どう守る』(驗證TPP知識產權,討論如何保護日本的利益)。這期節目的主題是TPP談判交涉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課題。由3位專家介紹美國和日本的知識產權產業經濟收益現狀和法律保護現狀,探討在科學技術專利收費授權和文化產業輸出的幾個細分領域中,如何實現和保護日本的國家利益。例如在文化產業進出口領域日本是一個赤字國家,因為每年有大量美國的好萊塢電影等文化產品進入日本市場,而日本的文化出口能力不足。顯然提高文化產業的國際贏利能力是日本的國策之一,從麻生太郎前首相追捧日本漫畫,到宣傳日本生活方式的“COOL JAPAN”計劃,再到AKB48組合的上海和東南亞的翻版組合的策劃推廣,以及日本將自己的飲食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一係列具體項目都是圍繞著如何提高日本在文化產業領域的國際贏利能力的。

  盡管這期節目的主題是TPP的知識產權課題。日本媒體一如既往的將中國放進了談論的話題之中。關於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一方麵日本專家認為TPP框架內較高級別的知識產權保護水準,可以有效打擊中國生產的涉嫌“侵犯專利權”的產品出口到TPP國家市場。一方麵日本專家非常期望中國在國內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這樣日本企業可以強化向中國征收各種技術專利授權使用費用。日本希望模仿美國的科技專利出口模式、以及迪斯尼好萊塢的文化出口贏利模式,因為日本專家認為日本工人的工資太高,單純進行商品生產的話,日本的國際競爭能力在不斷下降。而模仿美國高科技企業出售技術專利使用權的經營模式,則可以期待為日本帶來很大的經濟利益。當然日本人明白中國過早過快的強化本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並不一定對中國有利,因為這樣會提高中國企業複製發達國家技術的成本,阻礙中國企業模仿學習發達國家的既有技術成果。在我看來這就像手動擋汽車一啟動就掛高擋。

  回過頭來再看看《美國對華創新優勢將持續下去》這篇文章,如果我們單純地接受作者的觀點,就會發現提高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是當務之急,因為這是超越頭號科技和文化輸出大國美國的必要條件。然而如果我們考慮一下日本對中國的競爭態度(以顯而易見的釣魚島危機做例子),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日本媒體真的會為了中國人的利益,提出有利於中國的主張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管這些日本媒體用英語、日語還是漢語來書寫文章,也不管文章的作者是日本人還是海外雇傭軍。

  日本媒體“外交學者(the diplomat)”的這篇《美國對華創新優勢將持續下去》,對中國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的勸說遊說,實際上是為了實現日本的國家利益。而且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以一種巧妙隱含的、旁敲側擊的方式,勸說你接受有利於日本利益的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