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拜鬼很有可能是其辭職的前兆 
    包括右翼媒體產經新聞最近放出風來。強烈建議安倍參拜靖國鬼社,以得到“英靈”的加護。 
    日本的首相更換頻繁。日本的社會是政府官僚在運轉,而非政客。 
    日本的首相有做完一件大事以後光榮隱退的成例。 
    小泉就是在8/15日本戰敗紀念日拜了鬼以後不久下台的。在戰敗紀念日拜鬼是小泉競選時提出的公開承諾。 
    例如冷戰初期鳩山一郎與蘇聯簽訂了一個共同宣言,而後以健康為由辭職。
    例如安倍的外公岸信介下台之前與美國修訂了新的安保條約。 
    例如野田下台之前國有化了釣魚島,而後借口與自民黨黨首之間的承諾、而自爆解散重選眾議院。
    安倍很可能會在短期內辭職: 
    1、日本挑起釣魚島危機,最後也沒有達到欺騙、引誘美國與中國硬性對抗的目的。中美冷戰遙遙無期。 
    2、但是日本挑起中日矛盾,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欺騙國內外輿論, 方便了其修改製定相關集權化法律,達到了給軍國主義化加速的目的。 
       現在日本需要將以保密法為代表的相關法律,付諸實踐執行檢驗成效,並使法律和社會有效結合。 
     日本媒體最近炒作最高裁判所認定去年眾議院選舉無效。並有地方法院裁定參議院選舉無效。
     這些都很有可能是為議會解散重新選舉埋下伏筆。 
    日本可能會換上一個有欺騙性的“和平人士”上來演總理這個角色,以鞏固安倍政權所取得的右傾化前進成果。
    包括加強信息保密控製的保密法,允許政府指導私立學校的新法律等等。 
    就像一條吞了不少獵物的毒蛇,日本需要暫時停下來,好把吞下的成果消化掉,把這些右傾化成果深度滲透到社會,然後再更換一個軍國主義總理繼續前進。
 
              
回複 '372l0' 的評論 : baidu輸入法被日本搞,就是日本加強保密的具體動作。
中國品牌在日本市場很難開拓,因為社會總保守。
例如海爾,盡管是收購了日本企業進入日本市場,
但是由於堅持使用Haier品牌,業績一直不好。
直到推出了一個叫AQUA的新品牌,業績果然大幅提升。
當然,任何事在沒有發生之前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