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扣子也要辦大展覽!時尚界就是這麽任性!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首次將這個不起眼的時尚角色照亮在鎂光燈下,讓它們也接受來自世界的矚目。它們是時尚不可分割的元素,是服飾業一路發展而來的見證。
展覽展出了從十八世紀至今,跨度三個世紀的3000多枚扣子和100多件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服裝和配飾。從這裏,法國高檔成衣的發展史也可窺見一斑。
這些小小的扣子,其實是當仁不讓的藝術品。
從材質看,它們有的選用貴重金屬,寶石,珍珠,水晶,貝殼,有的則是稻草,織物,玻璃,絲線。
從工藝上看,有手工單個精製,有作坊裏小批量生產,也有手工和機器合作出品。
它們的製造者,有首飾工匠,有玻璃工藝師,有裁縫,有刺繡女工,還有畫家。它們用它們自身來講述一個行業的三百多年來的發展和變化。它們也被許多藝術家所青睞,作為藝術創作的載體,從而更加豐富了它的內涵。
櫥窗裏的每一顆扣子都各具特色,靜處一隅卻互相輝映,使上下兩層的展廳象一幅三百年的畫卷。透過這些小小個體,讓人們看到十八世紀的紳士淑女裝繁瑣的精致,十九世紀的歐洲裙裝改革,二十世紀初法國高級定製服裝的初具規模。
在 每件奪人眼目的成衣製品裏,扣子或實用或裝飾的角色不可忽略。Jean Paul Gaultier, Christian Dior, Paul Poiret 等創始者的工作誌,手稿以及成衣樣板,讓展覽更為接地氣,打開了參觀者對時尚的另一種視界和更為深入的解讀。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一顆顆扣子串起了歐洲乃至世界服裝業的昨昔和今時。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個獨一無二的展覽。
我最傾心的手工:十八世紀早期的繡花扣,一針一線見精致。
我最喜歡的圖案:十八世紀將繪畫藝術進行到底!每一顆扣子都是一幅精描細琢的美術作品。而且各成係列和風格。這應該是畫家們最早的廣告作品。
我最中意的創意:十九世紀的飛馬造型
我最沉醉的色彩:二十世紀抽象元素和色彩的運用
我最欣賞的二十世紀初的時尚雜誌裏的女子,怎麽看怎麽美麗
我最衷愛的一組禮服裙陳列
最後隆重出場本次展覽扣子最少的一條裙子,忍住,沒讓自己流口水。
回眸。展館低調的門楣。安靜的大理石階梯。亦無風雨亦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