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貼:絮絮叨叨--中國大學生

(2004-01-09 10:35:03) 下一個
文革後恢複高考,尤其是78、79年那幾屆,由於“積壓”了十年的青中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以說進入大學的都是社會上的佼佼者,而入學的新生中應屆高中生居然是少數,最為突出的例子便是今天已世界聞名的電影學院78級。 我比較熟悉的某大學79中文班,成員來自各個領域:有中學老師,有農場“工人”,有軍隊小幹部,甚至還有養鹿場飼養員……應屆生僅有5人。我想說的是,正是由於這種複雜的構成,才使當時的社會將他們稱作“天之驕子”,因為他們是中國積壓了10年的人才,在比任何國家都嚴酷的競爭率中勝出而走進大學校門的。以我個人的淺見,正是由於以後“社會人”入學的逐年減少,大學本科生的總體素質也逐年下降!因為除了書本的理論學習之外,高中應屆生沒有社會經驗,因此在“做人”方麵遠比恢複高考之初的那種“混成旅”缺乏經驗和責任感。應屆生有的隻是年齡優勢和比“混成旅”更多的父愛母愛溺愛,而這些對於完成一個健全的大學生的人格顯然沒有太多幫助。到了80年代後期,完全由應屆生(包括回爐成功者)構成的大學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高等高中”,這些文革後期出生、沒有社會經驗的孩子們卻依然繼承了“混成旅”們“天之驕子”的稱號和社會地位,但顯然已經名不副實,社會上對於幼稚且狂妄的一部分“驕子”們開始發出質疑和不滿之聲,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大學生”的社會價格開始貶值,從“包分配”到“雙向選擇”,直到現在的“供大於求”,這裏麵既有改革開放帶來的環境變化的因素,也有大學生“隻會讀書不會做人”、自身總體素質低下的內在實情。 順風同誌筆下的山子無疑屬於我所說的“混成旅”的那一代大學生,大家可以看到,他在入學之前至少已經直麵兩次死亡。我不是說大學生入學前一定經曆死亡才算“有內涵”,而是說那個社會背景下,已經使大學生在入學之前就深刻地接觸了人生。最近曾“側耳”聽到幾個大學生在比“誰更了解中國”,一個說:我生長在北京,北京就能代表中國,所以我是最了解北京和中國的;一個說:我家鄉在湖北農村,現在在北京上學,我是從中國最基層的農村走到最繁榮的都市的,我最了解中國;還有一個說:你們都太片麵,就知道自己的家鄉。我去過山海關、青島、上海、成都、廣州、漓江、九寨溝,明年還要去西藏,我比你們更有發言權!——我們今天的大學生不過如此,他們喊出的愛國口號怎麽能讓人信服呢? 對於新一代大學生來說,的確沒有必要通過“憶苦思甜”來了解社會,但是應該知道自己和前輩們的差距,不要目空一切,頂著個“天之驕子”的帽子招搖過市,高不成低不就。看著每年畢業後宿舍外丟棄的被褥、文具等,即使不到痛心疾首的份兒上,也絕對夠得上觸目驚心了。每天不是忙著搞聖誕趴忒就是繡蜜搓麻,這是70年前的中學生包國維的水平,你們就不要再玩兒了。 流放詩人侯德健有首歌詞中有這樣一句,希望每一位大學生朋友能夠聽得進去:他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