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鄧公姑父

(2017-01-18 10:21:50) 下一個

我的姑父 - 鄧公

我的姑父是我姑媽在師範學院讀書時的生物老師,人稱他為鄧公。姑媽在讀書時愛上了比她大8歲的英俊的生物老師,不久倆人結為伉麗,不離不棄,情深一輩子。

姑父生於1911年,自幼父母雙亡,1922 年因遭災荒,流離失所, 被收容送到北京香山慈幼院 (孤兒院), 在孤兒院長大, 後來考入北京大學理學院。 1934年畢業於北大生物係/心理學係。先後在各地師範大學任教。姑父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謙遜,英文極好,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50 年代被錯劃為右派。。。開除工職,生活坎柯。

姑父姑媽沒有後代。我9歲那年,因母親要隨醫療隊去湖區進行血吸蟲防治一年,我便隨姑父,姑媽生活了一年,就讀於姑媽工作的農科院子弟小學。

這一年的生活是我童年時代最快樂的一年。

儒雅的姑父是我英文的啟蒙老師。在那個讀英文是反動的時代,姑父每天能讀的隻能是英文版的毛澤東選集,北京周報。他堅持每天給我上英文課,記得我第一次能一口氣用連體寫出26個字母的那一刻,我真的好開心啊。

記得姑媽家住的是農科院的一棟小平房, 好像有8戶人家, 姑父等我下學後,帶著我和臨居家的孩子們出去散步,去認識路邊的各種植物和花草,和我們 講訴它們的特證,生長季節,生長特性、功效與用處。

姑父姑母非常恩愛,農科院每年會給職工發園藝所種的桔子,梨子,西瓜。每到這時, 他總是十分珍惜每一棵水果,總是設法留著給我和姑媽吃。每逢他吃了一個桔子,總是會說: “謝謝鏡溪( 姑媽的名字 )帶回的桔子”。他們之間的恩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在那個貧窮,充滿政治壓力的年代,這真是一個幸福溫暖的家,一對相敬如彬的好夫妻。

那個年代 都是公用水管, 有一次我去提水,沒有看到有一個阿姨先我而來,就在她之前接了水,姑父看到後,溫文爾雅的他 回來輕聲輕語告訴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他知道我父親脾氣不好,常常長信給我爸爸說穆弟要對太太好,對孩子好, 要感恩上天給了這麽好的太太,孩子 和家庭。

風度溫文爾雅,品德高尚的姑夫,我想他如此良好的教養也許是受益於當年香山慈幼院的教育和培養。

我非常懷念他和姑媽, 想念童年的那段美好的時光!!

1979年,姑父被評反,糾正錯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尊敬,品德高尚的姑夫,香港也有慈幼修道院及附設的慈糼中學,
新春快樂.
yy56 回複 悄悄話 的確有修養,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