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1368年-1643年 |
| 1368年 |
明太祖洪武元年 |
明軍北伐河南之戰 |
| 明軍北伐大都之戰 |
| 明軍北伐山西之戰 |
| 1369年 |
明洪武二年 |
明軍北伐陝甘之戰 |
| 元軍庫庫特穆爾攻蘭州之戰 |
| 1370年 |
明洪武三年 |
明攻元沈兒峪、應昌之戰 |
| 夏攻明興元之戰 |
| 孫古撲起事 |
| 倭侵登、萊、浙、閩、濱海州縣 |
| 明軍擊元殘部武州之戰 |
| 湖廣慈利蠻起事 |
| 1371年 |
明洪武四年 |
明軍明昇、重慶、成都之戰 |
| 高州何均善海上起事 |
| 1372年 |
明洪武五年 |
明軍鎮壓湖南、廣西“峒蠻”之戰 |
| 明軍攻元漢北、甘肅之戰 |
| 倭擾溫州、福寧 |
| 1373年 |
明洪武六年 |
明攻三岔山、大同之戰 |
| 1374年 |
明洪武七年 |
明軍攻元白登、大寧、豐州之戰 |
| 永、道、諸州蠻起事 |
| 倭擾膠東 |
| 1375年 |
明洪武八年 |
貴州“蠻”起事 |
| 元軍擾遼東之戰 |
| 1376年 |
明洪武九年 |
元軍攻擾延安之戰 |
| 西番朵兒隻班擾罕東 |
| 1377年 |
明洪武十年 |
明軍攻吐蕃 |
| 四川威茂土司董貼裏起事 |
| 1378年 |
明洪武十一年 |
明軍攻汶川土司 |
| 五開蠻吳麵兒起事 |
| 元軍擾明邊 |
| 1379年 |
明洪武十二年 |
四川鬆州蠻起事 |
| 彭普貴起事 |
| 1380年 |
明洪武十三年 |
明、元和林之戰 |
| 明軍襲赤斤站蒙軍 |
| 元軍攻永平 |
| 陽山歸善蠻起事 |
| 1381年 |
明洪武十四年 |
明攻元古北口之戰 |
| 湖廣五溪蠻起事 |
| 浙東葉丁香起事 |
| 明軍攻廣東“海寇” |
| 1382年 |
明洪武十五年 |
明收複雲南之戰 |
| 烏撤諸蠻起事 |
| 1383年 |
明洪武十六年 |
自久起事 |
| 龍泉永新山民起事 |
| 倭擾浙東 |
| 1384年 |
明洪武十七年 |
明兵攻西番、亦集乃路之戰 |
| 1385年 |
明洪武十八年 |
思州蠻起事 |
| 五開蠻起事 |
| 麓川思倫發起事 |
| 1386年 |
明洪武十九年 |
雲南臻洞、襲浦蠻起事 |
| 1387年 |
明洪武二十年 |
明軍攻金山之戰 |
| 1388年 |
明洪武二十一年 |
明軍攻思倫發定邊之戰 |
| 明攻元捕魚兒海之戰 |
| 東川蠻起事 |
| 越州土司阿資起事 |
| 1389年 |
明洪武二十二年 |
九溪峒蠻起事 |
| 1390年 |
明洪武二十三年 |
明擊元殘部伊都之戰 |
| 貴州蠻起事 |
| 贛州民、湖廣峒蠻起事 |
| 湖廣施州蠻起事 |
| 貴族都勻散毛諸蠻起事 |
| 1391年 |
明洪武二十四年 |
明擊元遼王黑嶺之戰 |
| 明軍襲擊哈密之戰 |
| 倭寇擾雷州 |
| 五開蠻起事 |
| 1392年 |
明洪武二十五年 |
都勻峒蠻、衛蠻起事 |
| 明平定月魯帖木兒建昌之戰 |
| 1394年 |
明洪武二十七年 |
倭寇擾浙東、金州 |
| 1395年 |
明洪武二十八年 |
洮州蠻起事 |
| 奉議蠻起事 |
| 1396年 |
明洪武二十九年 |
湖廣郴、桂諸蠻起事 |
| 朱棣攻鞬靼察察爾之戰 |
| 1397年 |
明洪武三十年 |
田九成、高福興起事 |
| 水西蠻起事 |
| 古州蠻起事 |
| 1398年 |
明洪武三十一年 |
明攻刀幹孟之戰 |
| 倭寇擾山東浙江 |
| 1399年 |
明惠帝建文元年 |
“靖難之役”真定、北平之戰 |
| 1400年 |
明建文二年 |
“靖難之役”東昌之戰 |
| 1401年 |
明建文三年 |
“靖難之役”夾河、蒿城之戰 |
| 倭寇擾浙東 |
| 1402年 |
明建文四年 |
“靖難之役”南京之戰 |
| 1403年 |
明成祖永樂元年 |
韃靼攻遼東 |
| 江西永新人民起義 |
| 慶遠等地蠻起事 |
| 1405年 |
明永樂三年 |
明軍攻八百大甸之戰 |
| 1406年 |
明永樂四年 |
河南南陽民起事 |
| 明攻安南之戰 |
| 倭寇擾沙門戰 |
| 1407年 |
明永樂五年 |
廣西柳州、潯州諸蠻起事 |
| 1408年 |
明永樂六年 |
安南反明之戰 |
| 1409年 |
明永樂七年 |
明軍青州破倭之戰 |
| 海寇擾欽州 |
| 明邱福攻韃靼臚朐河之戰 |
| 1410年 |
明永樂八年 |
朱棣攻韃靼臚朐河之戰 |
| 回回哈剌馬牙據肅州反明 |
| 長沙李德良起事 |
| 倭寇擾福州 |
| 韃靼攻擾河東 |
| 1411年 |
明永樂九年 |
明軍攻交趾之戰 |
| 倭寇掠廣東 |
| 倭寇擾浙東盤石衛 |
| 鄭和與錫蘭之戰 |
| 1412年 |
明永樂十年 |
甘肅西番起事 |
| 1413年 |
明永樂十一年 |
倭寇掠擾昌國衛 |
| 思州、靖州苗起事 |
| 1414年 |
明永樂十二年 |
明攻瓦剌忽蘭忽失溫之戰 |
| 1415年 |
明永樂十三年 |
廣西蠻起事 |
| 鄭和擊蘇門答剌蘇幹剌之戰 |
| 四川山都掌蠻起事 |
| 1416年 |
明永樂十四年 |
劉子進起事 |
| 1417年 |
明永樂十五年 |
明軍攻倭金鄉衛之戰 |
| 交趾反明起事 |
| 1418年 |
明永樂十六年 |
倭攻鬆門衛之戰 |
| 交趾黎利等起事 |
| 1419年 |
明永樂十七年 |
明殲倭望海堝之戰 |
| 1420年 |
明永樂十八年 |
唐賽兒起義 |
| 1422年 |
明永樂二十年 |
朱棣北征韃靼之戰 |
| 倭掠象山 |
| 1423年 |
明永樂二十一年 |
柳州蠻起事 |
| 瓦剌攻阿魯台 |
| 1424年 |
明永樂二十二年 |
朱棣北征阿魯台之戰 |
| 廣西平樂、潯州蠻起事 |
| 1425年 |
明仁宗洪熙元年 |
明軍攻西番安定、曲先之戰 |
| 1426年 |
明宣宗宣德元年 |
明漢王朱高煦反明樂安之戰 |
| 1427年 |
明宣德二年 |
鬆潘蠻起事 |
| 明軍擊韃靼開平之戰 |
| 1428年 |
明宣德三年 |
明擊兀良哈喜峰口之戰 |
| 廣西兵鎮壓忻城、潯、柳等蠻 |
| 1429年 |
明宣德四年 |
韃靼攻開平 |
| 1430年 |
明宣德五年 |
明軍攻西番曲先之戰 |
| 阿魯台攻擾遼東之戰 |
| 1433年 |
明宣德八年 |
貴州烏羅蠻起事 |
| 廣西宜山蠻起事 |
| 四川人民起義 |
| 韃靼攻涼州 |
| 1434年 |
明宣德九年 |
夏旭起義 |
| 廣西思恩蠻起事 |
| 瓦剌托歡襲阿魯台於穆納山 |
| 鬆潘蠻再起事 |
| 1435年 |
明宣德十年 |
曾子良起事 |
| 明鎮壓潯州蠻大藤峽之戰 |
| 韃靼阿台等攻涼州之戰 |
| 1436年 |
明英宗正統元年 |
蒙顧等十六峒蠻起事 |
| 韃靼阿爾台等攻莊浪之戰 |
| 1438年 |
明正統三年 |
明攻韃靼阿台等刁力溝之戰 |
| 明攻思任發麓川之戰 |
| 1439年 |
明正統四年 |
貴州計沙苗起事 |
| 倭寇擾浙東 |
| 兀良哈擾邊 |
| 鬆潘“祈命番”起事 |
| 1442年 |
明正統七年 |
倭寇擾浙東 |
| 兀良哈擾廣寧 |
| 1443年 |
明正統八年 |
倭寇擾海寧 |
| 1444年 |
明正統九年 |
明軍分道出擊兀良哈之戰 |
| 葉宗留起義 |
| 1445年 |
明正統十年 |
瓦剌也先掠哈密 |
| 1446年 |
明正統十一年 |
倭擾浙西 |
| 廣西瑤起事 |
| 瓦剌也先攻兀良哈 |
| 1448年 |
明正統十三年 |
鄧茂七起義 |
| 廣東瑤趙音旺起事 |
| 1449年 |
明正統十四年 |
明軍攻思機發金沙江之戰 |
| 湖廣靖州苗起事 |
| 兀良哈擾邊 |
| 金台起事 |
| 黃蕭養起事 |
| 明軍與瓦剌土木堡之戰 |
| 明軍保衛北京之戰 |
| 1450年 |
明景帝景泰元年 |
瓦剌攻擾大同、雁門之戰 |
| 明軍鎮壓貴州苗 |
| 1451年 |
明景泰二年 |
韋同烈起事 |
| 貴州苗民再起事 |
| 韃靼內訌 |
| 1452年 |
明景泰三年 |
明軍鎮壓巴馬苗 |
| 1453年 |
明景泰四年 |
湖廣五開、清浪苗起事 |
| 瓦剌也先攻遼東 |
| 1454年 |
明景泰五年 |
瀧水苗起事 |
| 草塘苗起事 |
| 1455年 |
明景泰六年 |
明鎮壓湖廣苗 |
| 1457年 |
明英宗天順元年 |
王斌起義 |
| 潯州蠻起事 |
| 明軍擊韃靼磨兒山之戰 |
| 廣西田州苗起事 |
| 韃靼攻擾寧夏等地之戰 |
| 1458年 |
明天順二年 |
韃靼孛來寇邊 |
| 1459年 |
明天順三年 |
韃靼擾安邊營之戰 |
| 兩廣瑤起事 |
| 廣東瀧水瑤起事 |
| 東苗千把豬起事 |
| 1460年 |
明天順四年 |
李添保起義 |
| 廣西壯族起事 |
| 韃靼擾山西 |
| 1461年 |
明天順五年 |
明軍鎮壓城步瑤 |
| 韃靼孛來擾涼州等處 |
| 山都掌蠻起事 |
| 1462年 |
明天順六年 |
兩廣瑤起事 |
| 韃靼孛來攻寧夏 |
| 1463年 |
明天順七年 |
洪江苗起事 |
| 上杭民起事 |
| 廣西瑤攻梧州之戰 |
| 赤溪、湳峒苗起事 |
| 1464年 |
明天順八年 |
四川趙鐸起事 |
| 1465年 |
明憲宗成化元年 |
廣西瑤攻廣東新會之戰 |
| 孛來、兀良哈擾遼東 |
| 四川“山都蠻”起事 |
| 韃靼擾榆林、延綏 |
| 劉通起義 |
| 明軍攻瑤大藤峽之戰 |
| 1466年 |
明成化二年 |
靖州苗起事 |
| 韃靼擾邊 |
| 廣西廖婆保起事 |
| 1467年 |
明成化三年 |
韃靼擾大同 |
| 揚州鹽民起事 |
| 廣西民黃公漢起事 |
| 1468年 |
明成化四年 |
明軍攻山都掌蠻之戰 |
| 開城土官滿俊起事 |
| 韃靼毛裏孩攻遼東、延綏 |
| 1469年 |
明成化五年 |
韃靼毛裏孩擾延綏之戰 |
| 1470年 |
明成化六年 |
李源起義 |
| 明軍破河套韃靼之戰 |
| 1471年 |
明成化七年 |
明軍擊韃靼懷遠諸堡之戰 |
| 1472年 |
明成化八年 |
四川榮縣民起事 |
| 韃靼攻韋州之戰 |
| 1473年 |
明成化九年 |
明軍擊韃靼紅鹽池之戰 |
| 兀良哈擾遼東之戰 |
| 1474年 |
明成化十年 |
韃靼擾宣府之戰 |
| 1475年 |
明成化十一年 |
韃靼擾大同 |
| 湖廣苗起事 |
| 景寧礦工起義 |
| 1476年 |
明成化十二年 |
靖州苗起事 |
| 播州灣溪苗起事 |
| 1477年 |
明成化十三年 |
鬆潘土民起事 |
| 1478年 |
明成化十四年 |
曾宗、鄧嵩等起事 |
| 1479年 |
明成化十五年 |
四川播州苗民起事 |
| 遼東塞外各部反明之戰 |
| 安南攻蒙自 |
| 1480年 |
明成化十六年 |
明軍襲韃靼威寧海子之戰 |
| 潯州等四府民起事 |
| 1481年 |
明成化十七年 |
韃靼擾邊黑石崖之戰 |
| 1482年 |
明成化十八年 |
明軍擊韃靼延綏之戰 |
| 1483年 |
明成化十九年 |
廣西平樂等處瑤民起事 |
| 韃靼小王子攻大同、宣府之戰 |
| 1484年 |
明成化二十年 |
韃靼小王子攻大同 |
| 1485年 |
明成化二十一年 |
韃靼小王子攻蘭州等地 |
| 1486年 |
明成化二十二年 |
韃靼擾臨洮之戰 |
| 1487年 |
明成化二十三年 |
鬱林、陸州黃公定起事 |
| 韃靼攻朵顏三衛之戰 |
| 明軍送古來回占城複王位 |
| 1488年 |
明孝宗弘治元年 |
韃靼小王子攻擾蘭州之戰 |
| 1489年 |
明弘治二年 |
四川野王剛起事 |
| 1490年 |
明弘治三年 |
明軍擊土司岑欽之戰 |
| 1492年 |
明弘治五年 |
古田壯族韋朝威起事 |
| 都勻苗族乜富架起事 |
| 1493年 |
明弘治六年 |
韃靼擾寧夏 |
| 1495年 |
明弘治八年 |
韃靼攻擾甘肅宣府之戰 |
| 廣西平樂壯、瑤民起事 |
| 福建上杭民起事 |
| 明奔襲吐魯番哈密之戰 |
| 1496年 |
明弘治九年 |
吐魯番攻哈密之戰 |
| 1497年 |
明弘治十年 |
韃靼小王子攻潮河川之戰 |
| 1498年 |
明弘治十一年 |
明擊韃靼賀蘭山之戰 |
| 1499年 |
明弘治十二年 |
米魯起事 |
| 1500年 |
明弘治十三年 |
韃靼火篩攻擾大同之戰 |
| 韃靼小王子擾大同、延綏 |
| 1501年 |
明弘治十四年 |
韃靼小王子火篩聯合攻擾延綏、寧夏之戰 |
| 1502年 |
明弘治十五年 |
新昌民王武起事 |
| 瓊州黎人符南蛇等起事 |
| 1503年 |
明弘治十六年 |
歸善古三仔起事 |
| 1504年 |
明弘治十七年 |
韃靼火篩攻擾大同之戰 |
| 1505年 |
明弘治十八年 |
韃靼小王子擾靈州、固原之戰 |
| 明軍平思恩州之戰 |
| 1508年 |
明正德三年 |
廣西柳州壯民起事 |
| 曹州民趙實起事 |
| 1509年 |
明正德四年 |
樂平民汪澄二、汪浩八起義 |
| 四川民劉烈等起事 |
| 藍廷瑞、鄢東恕起義 |
| 韃靼小王子擾延綏之戰 |
| 1510年 |
明正德五年 |
河北文安劉六、劉七起義 |
| 朱寘鐇反明寧夏之戰 |
| 湖廣民楊清起事 |
| 曹弼起義 |
| 曹甫起義 |
| 1511年 |
明正德六年 |
華林山民陳福一起義 |
| 山西民李華起事 |
| 韃靼小王子攻擾邊界諸堡之戰 |
| 廣東民起事 |
| 方四起義 |
| 1512年 |
明正德七年 |
廖麻子起事 |
| 1513年 |
明正德八年 |
韃靼小王子擾大同萬全衛之戰 |
| 鎮筸苗起事 |
| 艾茹七起事 |
| 新淦張元二起事 |
| 1514年 |
明正德九年 |
韃靼小王子擾大同、寧武、蔚州之戰 |
| 1515年 |
明正德十年 |
兀良哈、朵顏衛擾薊州之戰 |
| 江西民徐九齡起事 |
| 王公珣起事 |
| 1516年 |
明正德十一年 |
詹師富大帽山起義 |
| 謝誌山、藍廷鳳起義 |
| 大庾陳曰能起事 |
| 池仲容起義 |
| 韃靼小王子擾薊州、偏關之戰 |
| 1517年 |
明正德十二年 |
吐魯番攻肅州、瓜州之戰 |
| 韃靼小王子擾邊順聖川之戰 |
| 1518年 |
明正德十三年 |
鉛山民李鎮等起事 |
| 1519年 |
明正德十四年 |
朱宸濠反明武宗之戰 |
| 1521年 |
明正德十六年 |
寧津民起事 |
| 1522年 |
明世宗嘉靖元年 |
廣西荔浦民起事 |
| 青州礦工王堂起義 |
| 1523年 |
明嘉靖二年 |
韃靼小王子擾遼東之戰 |
| 日本貢使焚掠寧波之戰 |
| 明擊葡萄牙海寇稍州之戰 |
| 1524年 |
明嘉靖三年 |
新寧蔡猛三起事 |
| 土爾番攻肅州 |
| 遼東民陸雄、李真等起事 |
| 1525年 |
明嘉靖四年 |
韃靼擾甘肅 |
| 1526年 |
明嘉靖五年 |
明軍平芷部隴政之戰 |
| 1527年 |
明嘉靖六年 |
明軍平思州之戰 |
| 明與韃靼寧夏寨之戰 |
| 1528年 |
明嘉靖七年 |
陳卿起義 |
| 鳳朝文起事尋甸之戰 |
| 明襲破斷藤峽八寨之戰 |
| 韃靼攻擾明邊 |
| 1529年 |
明嘉靖八年 |
韃靼攻寧夏、靈州 |
| 1531年 |
明嘉靖十年 |
韃靼擾甘肅、大同 |
| 1533年 |
明嘉靖十二年 |
韃靼濟農破西海之戰 |
| 廣東巢民起事 |
| 明軍鎮壓大同兵變之戰 |
| 1536年 |
明嘉靖十五年 |
韃靼濟農攻明涼州、莊浪之戰 |
| 韃靼濟農攻明延綏黑河敦之戰 |
| 1537年 |
明嘉靖十六年 |
韃靼濟農攻明宣府之戰 |
| 1540年 |
明嘉靖十九年 |
韃靼濟農攻明大同、萬全、固原之戰 |
| 1541年 |
明嘉靖二十年 |
韃靼侵明太原之戰 |
| 1542年 |
明嘉靖二十一年 |
思恩九姓苗民起事 |
| 廣東瓊州黎民起事 |
| 俺答進犯山西之戰 |
| 1543年 |
明嘉靖二十二年 |
貴州銅仁苗民起事 |
| 明擊韃靼綏德之戰 |
| 朵顏三衛進攻昌平之戰 |
| 1544年 |
明嘉靖二十三年 |
俺答攻大同 |
| 韃靼小王子等進犯萬全 |
| 1545年 |
明嘉靖二十四年 |
建州女真犯遼東 |
| 韃靼犯大同中路 |
| 1546年 |
明嘉靖二十五年 |
四川白草番起事 |
| 俺答攻宣府、慶陽之戰 |
| 韃靼攻錦義之戰 |
| 1547年 |
明嘉靖二十六年 |
明軍襲擊河套韃靼 |
| 倭犯寧波、台州 |
| 1548年 |
明嘉靖二十七年 |
湖、貴蠟而山苗民起事 |
| 明與俺答大同宣府之戰 |
| 1549年 |
明嘉靖二十八年 |
明擊俺答永寧之戰 |
| 俺答攻大同之戰 |
| 1550年 |
明嘉靖二十九年 |
瓊州五指山黎民起義 |
| 俺答圍明京師之戰 |
| 雲南元江土舍那鑒起事 |
| 1552年 |
明嘉靖三十一年 |
明與韃靼鎮川堡之戰 |
| 明與韃靼遼東之戰 |
| 倭侵浙江之戰 |
| 俺答侵大同之戰 |
| 韃靼小王子犯遼東 |
| 1553年 |
明嘉靖三十二年 |
倭寇掠江浙沿海 |
| 明擊俺答三家村之戰 |
| 師尚詔起義 |
| 俺答侵山西、廣武之戰 |
| 明擊倭南沙之戰 |
| 1554年 |
明嘉靖三十三年 |
韃靼犯邊薊鎮之戰 |
| 倭寇攻掠蘇、鬆等州縣 |
| 1555年 |
明嘉靖三十四年 |
俺答擾宣府、薊鎮 |
| 山西礦工宋愛起義 |
| 明破倭王江涇之戰 |
| 明擊倭陸涇壩之戰 |
| 明軍擊倭滸墅關之戰 |
| 明軍擊倭陶宅、周浦之戰 |
| 明殲倭台州之戰 |
| 明擊倭會稽之戰 |
| 倭侵莆田、溫州、舟山之戰 |
| 明抗倭新場之戰 |
| 1556年 |
明嘉靖三十五年 |
倭攻慈溪、崇德之戰 |
| 倭犯鎮江、瓜州、無為州等地之戰 |
| 明破倭乍浦之戰 |
| 韃靼犯明邊 |
| 廣東瑤民陳以明起事 |
| 1557年 |
明嘉靖三十六年 |
韃靼犯大同、永平等地 |
| 明擊倭安東之戰 |
| 1558年 |
明嘉靖三十七年 |
韃靼錫林阿圍攻大同之戰 |
| 明擊倭岑港之戰 |
| 明抗倭惠安之戰 |
| 韃靼犯永昌界嶺口 |
| 1559年 |
明嘉靖三十八年 |
錫林阿等入侵潘家口 |
| 錫林阿犯大同、弘賜、鎮川等堡 |
| 明破倭淮揚之戰 |
| 倭寇攏福沿海州縣 |
| 明軍殲倭劉家莊之戰 |
| 1560年 |
明嘉靖三十九年 |
明軍襲韃靼灰河之戰 |
| 韃靼攻明遼東之戰 |
| 明軍襲韃靼豐州之戰 |
| 俺答犯朔州 |
| 福建人民起事 |
| 1561年 |
明嘉靖四十年 |
韃靼攻擾明邊 |
| 江西、福建流民起事 |
| 廣東山民起事 |
| 川、貴苗民起事 |
| 1562年 |
明嘉靖四十一年 |
窖民張璉起事 |
| 廣東程鄉民起事 |
| 土默特犯遼東之戰 |
| 明軍襲韃靼半坡山之戰 |
| 明破倭橫嶼、牛田之戰 |
| 1563年 |
明嘉靖四十二年 |
明破倭平海衛之戰 |
| 明抗倭福清之戰 |
| 明軍擊俺答永寧、遼陽之戰 |
| 韃靼錫林阿入侵薊州之戰 |
| 1564年 |
明嘉靖四十三年 |
明破倭仙遊之戰 |
| 明破倭潮惠之戰 |
| 韃靼攻擾遼東、陝西 |
| 明軍鎮壓廣東山民 |
| 南韶山民馬五等起事 |
| 1565年 |
明嘉靖四十四年 |
明軍與韃靼遼東、宣府、延綏等地之戰 |
| 明軍擊倭福寧、永寧之戰 |
| 大足、蔡伯貫起事 |
| 1566年 |
明嘉靖四十五年 |
明軍剿滅海盜吳平之戰 |
| 開化、德興礦工起義 |
| 廣東山民李亞元起事 |
| 俺答攻擾明邊之戰 |
| 1567年 |
明穆宗隆慶元年 |
韃靼犯大同、薊州 |
| 明軍襲河套之戰 |
| 1568年 |
明隆慶二年 |
明軍討曾一本之戰 |
| 明馬芳出塞襲擊俺答之戰 |
| 1569年 |
明隆慶三年 |
明軍再襲河套之戰 |
| 明軍擊韃靼夾河山城之戰 |
| 1570年 |
明隆慶四年 |
俺答攻大同、錦州 |
| 1571年 |
明隆慶五年 |
明軍鎮壓廣西壯族古田之戰 |
| 韃靼土默特部攻遼東之戰 |
| 1572年 |
明隆慶六年 |
倭犯廣東 |
| 廣東潮、惠山民起事 |
| 1573年 |
明神宗萬曆元年 |
廣西府江瑤、壯起事 |
| 廣西柳州懷遠瑤民起事 |
| 四川都掌蠻起事 |
| 朵顏部長董狐狸犯喜峰口 |
| 1574年 |
明萬曆二年 |
廣東潮民起事陽江之戰 |
| 建州王杲進攻遼東之戰 |
| 明軍抗倭儒洞之戰 |
| 1575年 |
明萬曆三年 |
明擊土默特沈陽之戰 |
| 1576年 |
明萬曆四年 |
明軍破土默特大清堡之戰 |
| 1577年 |
明萬曆五年 |
廣東羅旁瑤人起事 |
| 1578年 |
明萬曆六年 |
明軍擊韃靼劈山之戰 |
| 明軍擊韃靼圜山之戰 |
| 1579年 |
明萬曆七年 |
明軍擊土默特土城堡之戰 |
| 1580年 |
明萬曆八年 |
迤東土酋王兀堂犯遼東 |
| 廣西十寨壯人起事 |
| 1581年 |
明萬曆九年 |
明禦土默特錦義之戰 |
| 明軍與韃靼長安堡之戰 |
| 土默特犯廣寧、攻義州 |
| 1582年 |
明萬曆十年 |
明軍與韃靼鎮夷堡之戰 |
| 建州阿台犯沈陽 |
| 1583年 |
明萬曆十一年 |
明軍反擊緬甸莽應裏犯雲南之戰 |
| 努爾哈赤起兵攻尼堪外蘭之戰 |
| 1585年 |
明萬曆十三年 |
明軍反擊韃靼犯沈陽之戰 |
| 四川鬆、茂番起事 |
| 1586年 |
明萬曆十四年 |
李成梁襲土默特可母林之戰 |
| 努爾哈赤擊滅尼堪外蘭 |
| 1588年 |
明萬曆十六年 |
四川建昌番安守等起事 |
| 青海部長浩爾齊等寇西寧 |
| 1589年 |
明萬曆十七年 |
梅堂、劉汝國起義 |
| 李園朗起義 |
| 土默特入侵遼沈之戰 |
| 1590年 |
明萬曆十八年 |
韃靼各部攻擾甘肅之戰 |
| 1591年 |
明萬曆十九年 |
明軍襲擊韃靼板升之戰 |
| 1592年 |
明萬曆二十年 |
博拜起事寧夏之戰 |
| 1593年 |
明萬曆二十一年 |
明軍援朝抗日平壤、開城之戰 |
| 1594年 |
明萬曆二十二年 |
明軍擊韃靼固原之戰 |
| 董一元踏冰襲韃靼之戰 |
| 楊應龍起事播州之戰 |
| 1595年 |
明萬曆二十三年 |
明軍擊韃靼永什卜部西寧之戰 |
| 1596年 |
明萬曆二十四年 |
韃靼河套部攻擾明邊 |
| 土默特攻遼東 |
| 1597年 |
明萬曆二十五年 |
明軍援朝抗日蔚山之戰 |
| 1598年 |
明萬曆二十六年 |
明軍援朝抗日泗州、新寨之戰 |
| 露梁海戰 |
| 明軍擊河套韃靼鬆山之戰 |
| 1600年 |
明萬曆二十八年 |
貴州皮林苗吳國佐之戰 |
| 1601年 |
明萬曆二十九年 |
明軍禦倭台灣之戰 |
| 1604年 |
明萬曆三十二年 |
明軍收複澎湖之戰 |
| 1606年 |
明萬曆三十四年 |
貴州新添苗起事 |
| 朵顏等犯山海關 |
| 1607年 |
明萬曆三十五年 |
韃靼犯涼州 |
| 金沙江蠻阿克起事 |
| 1609年 |
明萬曆三十七年 |
韃靼攻明大勝堡之戰 |
| 1612年 |
明萬曆四十年 |
河套韃靼犯保寧 |
| 建昌韃靼起事 |
| 1613年 |
明萬曆四十一年 |
韃靼攻遼東 |
| 1615年 |
明萬曆四十三年 |
韃靼濟農犯延綏大柏油之戰 |
| 1616年 |
明萬曆四十四年 |
台灣及福建軍民抗擊倭寇之戰 |
| 河南、山東饑民起義 |
| 建州女真努爾哈赤進行兼並戰爭 |
| 明軍擊韃靼延綏之戰 |
| 1617年 |
明萬曆四十五年 |
貴州猱坪苗民起事 |
| 1618年 |
明萬曆四十六年 |
後金起兵攻明撫順之戰 |
| 貴州苗民再起事 |
| 1619年 |
明萬曆四十七年 |
後金與明薩爾滸之戰 |
| 後金、明開原鐵嶺之戰 |
| 後金滅葉赫之戰 |
| 漳州民李新起事 |
| 1621年 |
明熹宗天啟元年 |
明、後金沈陽、遼陽之戰 |
| 四川倮族奢崇明起事 |
| 1622年 |
明天啟二年 |
水西土目安邦彥起事 |
| 後金攻明西平堡廣寧之戰 |
| 徐鴻儒起義 |
| 明軍抗擊荷蘭軍澎湖之戰 |
| 於弘誌起義 |
| 1623年 |
明天啟三年 |
明軍收複澎湖之戰 |
| 安南犯廣西 |
| 1625年 |
明天啟五年 |
後金攻旅順 |
| 明攻後金耀州 |
| 1626年 |
明天啟六年 |
明、後金寧遠之戰 |
| 海寇勾結紅毛番作亂 |
| 潯州人胡扶紀起事 |
| 陝西人民起義 |
| 1627年 |
明天啟七年 |
後金攻朝鮮 |
| 明、後金錦州、寧遠之戰 |
| 1628年 |
明思宗崇禎元年 |
陝西流民王二起義 |
| 後金攻察哈爾 |
| 固原兵變 |
| 王大梁起義 |
| 王嘉胤起義 |
| 王左掛起義 |
| 1629年 |
明崇禎二年 |
後金攻明北京附近之戰 |
| 1630年 |
明崇禎三年 |
神一元、神一魁起義 |
| 1631年 |
明崇禎四年 |
趙四兒(點燈子)起義 |
| 混天猴起義 |
| 後金攻明大淩河之戰 |
| 孔有德叛明登州之戰 |
| 1632年 |
明崇禎五年 |
明軍鎮壓陝西農民起義軍慶陽、平涼之戰 |
| 明軍平海盜劉香之戰 |
| 農民起義軍轉戰於山西 |
| 1633年 |
明崇禎六年 |
明軍鎮壓農民起義軍山西之戰 |
| 韃靼河套部攻寧夏 |
| 明軍抗擊荷蘭軍金門之戰 |
| 1634年 |
明崇禎七年 |
後金攻明宣府、大同 |
| 高迎祥等起義軍進軍川、陝及車箱峽突圍 |
| 鑽天哨、開山斧起義永寧關之戰 |
| 1635年 |
明崇禎八年 |
起義軍攻克鳳陽焚明皇陵之戰 |
| 農民起義軍與明軍商雒山之戰 |
| 李自成起義——真寧之戰 |
| 張獻忠起義——朱陽關之戰 |
| 高迎祥、李自成起義——渭南之戰 |
| 起義軍攻克陝州之戰 |
| 1636年 |
明崇禎九年 |
起義軍與明軍滁州之戰 |
| 高迎祥起義——盩厔黑水峪之戰 |
| 張獻忠起義——襄陽之戰 |
| 1637年 |
明崇禎十年 |
李自成起義——成都之戰 |
| 清侵朝鮮之戰 |
| 張獻忠起義——宿鬆酆家店之戰 |
| 1638年 |
明崇禎十一年 |
李自成起義——潼關南原之戰 |
| 1639年 |
明崇禎十二年 |
張獻忠起義——房縣羅睺山之戰 |
| 清攻明賈莊蒿水橋之戰 |
| 1641年 |
明崇禎十四年 |
張獻忠起義——襲擊襄陽之戰 |
| 明清鬆山之戰 |
| 李自成起義——克洛陽之戰 |
| 李自成起義——項城之戰 |
| 張獻忠起義——信陽之戰 |
| 1642年 |
明崇禎十五年 |
李自成起義——襄城之戰 |
| 李自成起義——朱仙鎮之戰 |
| 清兵入塞掠直隸、山東 |
| 李自成起義——郟城柿園之戰 |
| 李自成起義——汝寧之戰 |
| 李自成起義——破襄陽之戰 |
| 1643年 |
明崇禎十六年 |
湖南農民甘明楊等起義 |
| 湖南劉新宇、李荊楚起義 |
| 李自成起義——汝州之戰 |
| 張獻忠起義——武昌之戰 |
| 張獻忠起義——長沙之戰 |
| 張獻忠起義——嶽州之戰 |
| 浙東白頭兵起事 |
| 李自成起義——破潼關進據關中之戰 |
| 李自成起義——進取三邊之戰 |
|
名人名言不應該亂引用,因為其內容文字不是“定義”--不嚴謹會產生歧義,比如“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我認為是是對自己人而言的,不能泛指。否則日本人打進了南京搞大屠殺,我們難道也不應該譴責?除非你把當年的建奴也當自己人看!
回複 '沈成涵' 的評論 :
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勝者王侯,敗者寇。曆史是勝利者所寫。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史必須去偽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史書隻作為一個平台,一個參考。正史也需要旁證。正因為如此,才有更多的史學家去研究,發掘,去爭論。不然的話,每個人隻要通讀24(25)史就好了,不用這麽多的人學曆史,搞曆史了。
滿清也搞過“焚書坑儒”。滿清修的史,假的很多,特別是對明史。
例如:是滿清屠四川,使四川十室九空。但卻把這全部栽贓到張獻忠身上。張獻忠殺人如麻,但更主要是清兵殺的。後來康乾盛世時,湖廣填四川,但這並不能掩蓋清兵屠川。
薩爾滸戰役後,清兵屠殺200萬-- 300萬遼東漢人。在東北龍興之地清除漢人。建幾千公裏大人字形柳條邊分隔漢人。使滿人入關後,進可攻,退可守。漢人不準出關,抓到會滅九族的。當康熙平定三藩,天下穩定後,關外仍然是禁封之地。康乾130年盛世的後期,山東大旱,蝗災及黃河泛濫造成饑民餓俘遍地。饑民挺而走險渡海闖關東。隨著沙俄向東擴張,對滿清威脅越來越大,滿清讓一些土地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康熙時)。滿清意識到東北處於真空狀態的100多萬土地,隨時有丟失的危險,所以對闖關東就不那麽嚴格限製了。但也絕不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