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為民服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5000年文明古國絕不能死在道義問題上

(2016-08-02 21:08:32) 下一個

我們5000年文明古國絕不能死在道義問題上

——對希拉裏民主黨提名演講的點評

張宏良

  作為5000年文明古國,如果我們死在西方尖端武器上,情有可原;如果我們死在轉基因主糧上,也情有可原;可是,如果我們死在道義上,那我們可真是太冤枉了!那可真是屬於自作孽不可活了!看曆史,我們擁有5000年最悠久的輝煌文明;看現在,我們擁有毛澤東思想這個最先進的政治文明。所以,如果我們最後卻是死在道義上,死在政治文明上,那麽我們不僅是死得冤枉,死得窩囊,甚至是死得活該,是死有餘辜!

  而目前中國最可怕的,恰恰是正在道義上被美國等西方國家甩在後麵,就如同晚清時期在技術上被甩在後麵一樣。而如今道義在戰爭中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晚清時期技 術在戰爭中的作用。當今時代大國衝突,決勝因素將在兩個領域:一是在太空領域,看誰能把誰變成瞎子;二是在道義領域,看誰能把誰的人心爭取過來。而後者將 比前者更加重要。毛主席一再強調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僅僅是指對外,對內也同樣如此。包括南宋晚清在內的中國曆史上任何一次戰敗,無一不是首先失 道於國內人民,而後才是敗於外敵。

  稍微瀏覽一下希拉裏、特雷莎、特朗普等人的演講就會發現,他們演講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好像專門針對中國問題而說的,簡直說到了中國老百姓的心坎裏。難道他 們演講是專門為顛覆中國而設計的嗎?顯然不是,而是人類社會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這就是,精英集團與人民大眾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和經濟上的兩極分化在急劇擴 大。而且這種差距的擴大,已經超出了社會底層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所以西方政治家才不管是真還是假,開始順應民意,呼籲國家要為底層百姓服務,而不是為精英 集團服務,所以象中國那些“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保護和鼓勵發展私營企業”等精英階級的口號,在西方競選演說中已消失的幹幹淨淨。

  與此前我們評論的特蕾莎演講相比,希拉裏在關注底層民眾和弱勢群體方麵還是比較差的,但在中國人看來已經十分令人振奮了。演講中沒有GDP,沒有經濟增長速度,沒有國家財政收入;有的隻是老百姓的就業、工資和福利。她把中共十七大采納的左翼建設“五有社會”的口號,差不多全都接了過去,把整個競選演講變成了窮人和弱勢群體的宣言書。

  她在演講中宣布:“民主黨是勞動人民的黨”,“民主黨對勞動人民的承諾”,“這個國家的經濟要為所有人服務,而不僅僅是那些上層人士”。要“建立人人都能獲 得好工作的經濟”,要讓“最低工資能夠養家糊口……讓任何一個有工作的人都不會在貧窮中養育子女”,“美國的每個人都有獲得平價醫保的權利”……那麽解決這些問題的錢哪裏來呢?希拉裏與中國做出了相反的回答,她不是號召美國人民把蛋糕做大然後再等待合理分蛋糕,而是象五年前重慶那樣,宣布要通過劫富濟貧的 方式立刻就重分蛋糕。

  她的“具體做法是:華爾街、大公司還有超級富豪將要開始支付他們應付的”,並且解釋說:“我們不是憎惡富有成功。隻是因為當超過90%的財富都集中到頂端的1%的人的時候,錢就在他們那裏”,“企業應該和工人分享利潤,而不是給高管發獎金”,像現在這樣政府“一邊給一方(大企業)稅收優惠另一邊卻給一方[工人]解聘通知書的做法是錯誤的”……說白了,這就是21世紀的“打土豪,分田地”,希拉裏完全接過了已被中國人扔掉的毛主席的旗幟。這個演講如果去掉名字拿到中國來,估計分之百的主流媒體都會認為這完全是極左回頭路,作者不是希拉裏,而是江青。

  希拉裏演講中還有許多值得中國反思的地方,比如批判美國社會妨礙男女平等的“玻璃天花板”——而男女平等製度恰恰是毛澤東時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呼籲美 國人要有“威脅和動蕩”的危機意識——而已經被美國軍事包圍的中國卻在天天叫喊什麽“戰略機遇期”;以及認為勇氣才是戰勝危機的最重要品質,提出“我們唯 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特別是提出:“美國的偉大之處在於美國人是優秀的”,表明了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在世界一體化過程中,不是減弱了,而是更加增強 了。

  早在10年前我們就曾經講過,中國文化大革命燦爛的思想之花,正在美國結出豐碩的政治之果。包括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個國家,都從中國大眾政治文明中看到了人 類未來的出路在哪裏, 卻唯獨中國自己在把人類未來的唯一出路看作是死路,而把死路看作是唯一出路(愚蠢至極啊!)。美國等西方國家更是看清了這一點,在拚命鼓勵中國沿著錯誤的道路繼續狂奔,他們自己卻按照毛主席大眾政治文明的要求,開始調整本國的發展道路和方向。這就是當今中國最危險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希拉裏等西方國家舉著代表99%人口的道義大旗入侵中國,在中國還在為萬達集團發放78億財政補貼、還在為馬化騰發放生活補貼、還在為“無房戶”張藝謀分配房子、還在減少企業稅費而增加百姓稅負的情況下,老百姓又怎能不會象蒙古入侵南宋、清兵入關以及甲午戰爭日本侵入東北時那樣,完全持觀望態度,幾乎無一人抗戰,甚至打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橫幅?

     2016年8月2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