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為民服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薄熙來入獄,必當世昭雪,或青史留名

(2016-07-07 21:31:29) 下一個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張宏良

  看到令計劃被判處無期徒刑,不覺想起了紅樓夢的《好了歌》“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據說,令計劃是策劃簿熙來案的前台總調度,是真是假,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就其職務和身份來講,肯定脫不了策劃者的幹係。隻是沒想到,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昨天還在為別人挖坑,今天就把自己埋了進去。

  無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還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令計劃需要反思的東西都有很多。薄熙來入獄,萬民喊冤。凡是萬民喊冤者,或者當世昭雪,或者青史留名, 古今如此,概莫能外。可惜,這些都已經與令計劃無關了,曆史的大門已經對他關閉,無論曆史怎樣起伏跌宕,翻天覆地,都不會再與他有任何關係了。而對於同樣 身陷囹圄的另一些人來講,或許還有新的一頁等待翻開。令計劃真是太可惜了,曆史給了他們那麽好的舞台,可是他卻忘記了自己的台詞和角色,白白耗費了上帝的一翻苦心和百姓的無邊血汗。如果無來世,他們尚能躲過地獄之苦;倘若有來世,他們將會無比悲慘。

  古往今來,做官要求以德為先,所謂德,就是要參透生命的本質,明白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小我如同細胞,大我如同身體,身體健康才是細胞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共產主義道德與以往社會道德的唯一區別,就是以往社會的道德,隻是把大我鎖定為一個階級,而共產主義道德,則是把大我鎖定為整個人類。

  能夠把小我融入人類大我之中的人,就是偉大的人,就是生命能夠達到至善至美境界的人,就是真正能夠得到永生的人。不能夠把小我融入人類大我、但是能夠融入階級大我之中的人,就是廉潔奉公的人,生命充實的人,人們會因為他們沒有腐敗的高尚人格而原諒他們的反動立場。這些人雖然上不了天堂,但也不會墮入地獄,隻是錯活一生而已。而那些既損害人類大我,也損害階級大我的人,就是腐敗分子。這些人既反動又腐敗,完全是人類社會的垃圾和人渣。是真正意義上的禽獸不如,禽獸至少不會背叛類本質,不會損害同類,德行遠遠超過那些腐敗分子,來是肯定會和那些腐敗分子互換類別。

  可見,在官員還沒有完全變成人民勤務員之前,在官場仍然是名利場的情況下,進入官場之前必須先參透生命的本質和意義是什麽? 要能夠像毛主席所說的那樣,立誌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純粹的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樣的人,才會在為人民造福的同時,也會得到個人的最大幸福,達到真 善美的至高至純境界,真正享受到生命的自由自在。

  簿熙來曾經說過類似的話,達到了這個境界,所以老百姓不相信他是腐敗,隻認為他是失敗。所以雖然二者同在秦城監獄,但是最後的分手卻會截然不同,一個有可能會從秦城監獄再墮入地獄,另一個則會進入天堂。

  不過,令計劃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在法庭上的令計劃,比在中辦主任位置上的令計劃,形象要高大了許多,甚至很有些氣宇軒昂。以往作為中辦主任的令計劃,雖然總是擺出一副莊嚴姿態,但卻始終會給人一種矮小猥瑣的印象,讓人感到此人肯定是靠太監作風起家。而這次在法庭上,可以說是以往的猥瑣形象一掃而光,從容坦蕩的令計劃讓人感到了此人確有內涵。這也是當今中國的最大悲劇:一個人坐在人民大會堂的主席台上,卻像小醜一樣;而戴著手銬站在法庭上,卻顯示出堂堂君子 的高大形象。

  這究竟是為什麽? 是什麽東西造成了這種強烈反差?明白了這個問題,反腐敗也就找到了正確道路。否則,反腐敗隻能是如同割韭菜,割掉一茬,還會再長出一茬,並且會一茬接一茬地越割越多,這是我們30多年來的實際情況。從令計劃個人形象前後的巨大反差可以看出,當今腐敗問題的根源,絕不在官員個人身上,而是環境造成的。我們的官員(包括那些腐敗官員)絕大多數都是好的,他們之所以走上腐敗道路,完全是屈服於環境的結果。許多官員在現實中都麵臨著兩個選擇:或者因廉潔而被腐敗勢力打倒,立刻被送進監獄;或者同流合汙,將來東窗事發後被送進監獄。兩相比較,後者的僥幸性更大,畢竟被抓的貪官隻是少數,絕大多數貪官都能僥幸度過一生,所以絕大多數官員選擇了後 者。

  由此可見,一個官員是廉官還是貪官,主要不是個人品質決定的,而是環境決定的,是官場規則決定的。規則如渠,官員如水,渠怎麽設,水怎麽流。同樣的國民黨官兵,在國民黨那裏槍一響就跑,在共產黨這裏則視死如歸,這就是環境決定的。包括前麵我們所講的主觀修行,同樣也是一種整體行為,而不隻是個體行為,個體修為雖然有作用,但是畢竟有限,主要還是取決於環境和規則。

  毛澤東時代的官員不貪,就在於當時整體修為的環境。那種環境決定了幹部奮鬥的方向,是造福與人類社會的青史留名、雁過留痕,而不是權錢名利的感官滿足。那麽,這種整體修為的前提和基礎是什麽?就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大眾民主。如果不能建立起人民大眾直接監督和約束官員的大眾民主,反腐敗最終就隻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張宏良微信公眾號:Zhanghongliang010

    2016年7月7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