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為民服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2015-08-08 21:33:16) 下一個

毛澤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2015-08-09 來源:網易博客  作者:寒江釣雪

  毋庸置疑,古往今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如毛澤東那樣,對中國國家、乃至於對世界所形成如此廣泛與深刻的影響。也從來沒有誰能如毛澤東身後所造成那樣毀譽各有的那樣一種詭異局麵。無中生有詆毀、妖魔化,極力汙蔑、反對者有之,但更多處於一個特定社會底層的民眾,卻依然在心裏將他深深懷念。 

  毛澤東同誌傾畢生精力,同時也付出極為慘重的喪親代價,經行幾十年矢誌不渝之努力,終於成功顛覆了一個腐朽、沒落之政權,建立了一個名副其實、名至實歸的人民當家做主共和國。或曰:最詭異還是,由毛澤東同誌親手開創建立的政權體係,在他去世後僅僅月餘時間,就將他生前重用的同誌與妻子、侄子打入牢獄。並且是,後繼者利用了由他建立的一整套政權體係與軍隊,但卻極力對他作出政治回避,更還聽任、無視、甚至於有刻意放縱之嫌對他的種種無中生有之妖魔化。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互聯網在國內的發展,圍繞毛澤東同誌引發的輿論熱潮更加愈演愈烈。有極少數的別有用心者,依然不遺餘力地實施對毛澤東的妖魔化言行;而更多尚有良知的人們,卻一直未放棄對毛澤東同誌偉大形象的維護。為此,網上也形成了特定的那樣一種情形,往往是極為少數人發聲汙蔑、詆毀這位人民領袖,迅速便會有更多的聲討者出現。然則,那些精英卻總是莫名其妙地沉默。提請注意:那個繼承了由毛澤東同誌所開創的所有政治資源的一些私有化權力精英,他們對著這些無理的、嘩眾取寵的謾罵與別有用心之妖魔化,一定會選擇集體失明與失聰。往往會以裝聾作啞告終。 

  那麽,毛澤東同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怎麽會圍繞他有著如此多、如此詭異之複雜情況產生? 

  我們必須承認,評價一個人,尤其是對於毛澤東同誌這樣一個政治觀點鮮明、立場堅定、愛憎分明的政治家,一個以畢生精力致力於消滅剝削與壓迫製度,弘揚社會正氣,打擊歪風邪氣,努力探索與謀取最廣大人民解放、大眾民主與全社會共同富裕道路的一個蓋世偉人,不同的利益階層,抱有不同的政治目的或企圖,真正的GCD人、有良知的人民群眾以及那些庸俗不堪、謀取升鬥之利的尋常市井之輩,自然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為此,我們感覺,對於毛澤東同誌最客觀的解讀,必須以GCD的政治性質與曆史唯物主義觀點來作基石,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隻不過遺憾在於,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在一個號稱“特別是”發展的詭異社會,實在是難! 

  我們往往會看到那些自稱曾是毛澤東同誌身邊醫生或以所謂解密蠱惑人心的別有用心之輩,他們以其所需任意解構黨史,或卑鄙惡劣之至般拋出一些聳人聽聞的所謂解密材料,從而以達到反毛與妖魔化毛澤東同誌,妖魔化新中國前三十年的公有製發展道路直至最終否定一個政黨的政治性質與宗旨。然而,對於上述造謠蠱惑,一個政治當局卻基本上是采取不聞不問、聽之任之的態度,麵對這些,更多的熱血網友會挺身而出,作出許多為毛澤東辯護與正名的文章。如此詭異現象反映了怎樣的問題?一個繼承了毛澤東同誌所開創的無敵政治資源的組織,對於自己擁有政治權力的來源與奠基者受到上述惡意攻擊時,好似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旁觀者態度,大抵是默默無聞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或者還有自己由於身份所限不便於明言其實心中所想與之恰恰不謀而合者也不乏其人,所有這些,都是一個業已變異社會的最客觀映現。 

  其實,毛澤東就是毛澤東!毛澤東同誌並不會因為那些黔驢技窮者的蓄意詆毀汙蔑而有絲毫失色!更不會因此而影響他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來的崇高偉岸形象。麵對濁泥汙水、詆毀汙蔑,即便是沒有一個人出來應聲辯護、正名,毛澤東同誌依然還是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一個付出與犧牲多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領袖。 

  按照列寧的說法,無產階級領袖是由無產階級政黨內“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列寧選集》第四卷第197頁)即以中共第一代領導成員來講,毛澤東同誌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人遠不能代替的。我們知道,中共奪取政權的坎坷道路經行二十八年,中共黨史,既是一部GCD領導人民付出不屈鬥爭而由勝利走向勝利的不斷奮鬥史,同時更還是一部無數仁人誌士、革命先烈付出無數鮮血與巨大犧牲的血雨腥風史。而正是有了毛澤東同誌,中國人民的解放道路才因之少走多少彎路,中共奪取政權後的經濟建設才從而變為坦途。毛澤東同誌的領袖地位的產生決不是偶然的,是經過長期的艱苦卓絕鬥爭鍛煉,是無數多烈士的鮮血付出後才得出的正確抉擇。然而,曾幾何時,這一切都被改寫。貌似堂而皇之的對外講法,毛澤東同誌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而那些追隨毛澤東同誌打天下的人,那些毛澤東同誌的權力繼任者,卻無一例外是十全十美的政治完人。有如此詭異的政治邏輯嗎? 

  雖是萬分詭異,雖是難以經得起起碼的質疑,但上述政治“三七開”卻一直沿襲至今。 

  所以說,正是這個被注入了嚴重一己私欲不逞而私怨大發的“三七開”,才為後來“特別是”大開了非毛、反毛之源頭。 

  縱觀後來的非毛、反毛之大成,也基本是圍繞毛澤東同誌建國後的所謂“三分之錯”蓄意發揮、肆意編造而成的。也基本可以由此得出一個結論,所謂的反毛者,無不都是那些蠅營狗苟之徒、利欲熏心之輩。他們無論有著怎樣的不同個性,但都具備了一個規避不過的共性,那就是小人之心、豺狼之性。毛澤東同誌在世之日,他們不但反複檢討、保證,而且為了逞一己之欲而不惜屈膝下跪,無非是以求最大化的私欲與權力欲;但毛澤東同誌去世,他們自感有了蓄意發揮的政治空間。於是上跳下竄,大打出手。以一己之私,綁架國家公器;用利欲朋黨,顛覆社會正義。於是,暫時的遮天蔽日,指黑為白;瞬間的上下其手,顛倒乾坤。在如此詭異情狀下,對於新中國的奠基者,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誌,一時間惡言汙水撲麵而來,詆毀汙蔑無不所用其極。 

  由於一個特定社會政治大環境所限,對毛澤東同誌的評判便呈現出多元化表現的詭異政治態勢。 

  從被武裝推翻的反動統治角度而言,那些在私有化社會位居人上人地位的人以及他們的遺老遺少,毛澤東無疑是不能容忍的舊製度叛逆。僅以利益所得與所失而論,毛澤東絕對是該汙蔑與詆毀的對象。政治土壤適宜之時,他們一般會選擇擇機而動。因為雖是一個社會被所謂的與時俱進發展與對外接鬼進步了,有人一再表示今非昔比,早已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發展了,但豈不見毛澤東在一個社會的民間還有著那麽大的感召力與影響力?所以,對於毛澤東,隻能是一個字:不遺餘力般黑!雖然他們明白那些妖魔化言論難以經得起質疑,但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是真理。所以,豈能辜負了如此寬鬆、包容萬象的社會大環境? 

  而從更多底層人民群眾來說,由於不變的社會主義傳承觀念,由於為人的良知,他們成為毛澤東的忠實衛護者、捍衛者。正是毛澤東同誌的領導,他們才得以徹底改變了個人與家庭命運。雖是他們沒有那些所謂文化精英的如簧之舌,沒有那些利令智昏精英的生花妙筆,但他們卻比那些人多了良心。他們明白是,所謂的毛澤東之錯,就是有人恨、嫉、羨心理所致使,因為自己再怎樣拚命也無法及其那樣的高度,所以,索性徹底否定了的好。麵對圍繞毛澤東展開的諸般詭異情狀,他們極其不齒於有精英的極端無知無恥。 

  於是,毛澤東同誌悼羅榮桓元帥的詩句便會浮現心頭: 

  “……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而從真正GCD的政治高度看,建國前,毛澤東同誌就是一個為改造社會、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的畢生奮鬥不已的革命者、卓越領導人。是一個不屈服於任何邪惡勢力,不計一己之私,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的勇往直前戰士。建國後,毛澤東同誌沒有躺在功勞簿上歇息,沒有追求自己以及家庭的享受,為了人民的江山永固,毛澤東同誌毅然開始了繼續革命的壯烈行程。為此,他更不惜與昔日的戰友疏遠開來。也許,那時的毛澤東思考更多的問題是,時不我待,人生有限,或許他能感覺由他親手發起的文革運動會在身後被否定,但點燃起了一把火,便將火種留在了人間。即便是被人為強力撲滅,但難免會有星星點點的火種留下,所以,一旦條件適宜,這把火仍會重新燃起。 

  而以一個社會、國家乃至世界意義而論,毛澤東改寫了中國的曆史。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麵。他用很短的人生奮鬥,留下了如此鮮明與深刻的紅色記印。這抹壯麗的紅色,雖是被人為淡化,但紅色的記憶與印跡,卻永遠被留下。並且,我們深信,總有一天,那有些模糊的紅色印跡,會被那些矢誌不渝的理想主義者,重新再書寫更加壯麗燦爛的紅色篇章。 

  毛澤東同誌雖是逝去了,但他卻分明永生著。從最廣大人民不變的紅色記憶中,從永遠驅不散、趕不走的紀念人群中,從紅色之都韶山的尋根熱潮中,從鋪天蓋地的紅歌聲中,從一串串的追憶之淚滴中,我們更看見毛澤東同誌正大步回歸! 

  毛澤東同誌還如一麵巨大的鏡子,能反照出一個無比詭異的社會,一群急功近利、利令智昏的精英們的原本麵目!毛澤東同誌更是一個最客觀的、打不爛搬不掉的參照物,他能使得一切口是心非的私有化精英,在毛澤東同誌無比偉岸的身影下,逐漸顯現出猥瑣、渺小的身形!毛澤東同誌還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足以讓那些顛覆國家政治麵貌、開曆史倒車的的私有化精英,在這座大山麵前,碰個粉身碎骨! 

  難怪圍繞毛澤東同誌的評價,會有如此多、如此詭異的結論。 

  最後還須強調一點,僅以一個真正GCD人的政治使命而言,毛澤東同誌無疑是具有楷模的意義。但那些與他同時代的戰友,以及後來表示作與時俱進改革者,無論被怎樣的十全十美化,但以GCD人的標準來檢驗,是否都夠格?我們知道,中共建立政權前有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古代的很多次農民起義也曾打出過“均田地”的政治口號,所以,僅以土地革命而言,還不算一個真正GCD人的標準。而抗日戰爭的參與者與領導者,最多還隻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即便是解放戰爭取得完勝,也充其量是一個舊政權的成功顛覆者。而隻有建國後的社會主義改造,走公有製發展道路,才是具備了一個GCD人的政治使命要求。那麽,接下來的WEN GE動,才是對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繼續革命。才是一個不屈的革命者,一個完美的共產主義奮鬥者。 

  而僅以上述意義而論,除過毛澤東同誌,又都還有誰能夠稱為是合格的共產主義戰士? 

  難怪是,一個放棄革命的所謂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且更還與時俱進的政黨,要對毛澤東同誌作出所謂的“三七開”了!也難怪一個特定社會會對毛澤東同誌作出那樣離奇、詭異的否定與妖魔化評判了!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