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為民服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要吃米找萬裏”是某些文人的憑空捏造

(2015-07-17 18:52:13) 下一個

“要吃米找萬裏”是某些文人的憑空捏造


2015-07-16  來源:合肥論壇  作者:邊緣戰士

按照可比價格,1980年安徽農業增加值比1976年下降7%,這就是萬裏在安徽推行農業改革的真實情況。

《中華兒女》雜誌2004年第12期刊登了王立新《要吃米找萬裏的由來》一文,堪稱是近年來中國文史界歪曲曆史事實文章的典範。

首先,該文標題是“要吃米找萬裏的由來”,但是文中並沒有去追索“要吃米,找萬裏”的出處,也沒有找到誰先提出這個口號,因此,內容與標題是完全脫節的。

其次,文章花幾乎所有篇幅介紹萬裏在任安徽省委書記期間的政績,可是卻不敢披露最關鍵的統計數據——1980年安徽省糧食產量比1976年增長多少,1980年安徽農業比1976年增加多少。

本人曾經在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新中國50年統計資料匯編》上看到統計數據:


1980年比1976年增長 12 -13.7

1976年安徽人口4559萬,人均產量370公斤,超過全國平均305公斤20%以上,而1980年全國平均325公斤,安徽當時人口4893萬,人均297公斤。

另外,同書顯示,按照可比價格,1980年安徽農業增加值比1976年下降7%。

這就是萬裏在安徽推行農業改革的真實情況。

可見,所謂“要吃米,找萬裏”純粹是一些文人附和權貴憑空捏造的。

第三,文章中說萬裏想到當年曾希聖的教訓,並稱當年曾的包產怎樣救助饑荒中的安徽人民,事實上這又是文人捏造的一個彌天大謊。同是《新中國50年統計資料 匯編》一書的數據顯示,1961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60年增產2.8%,而曾希聖推行包產的安徽下降7%,跌破了1949年的水平,並且成為建國後安徽 糧食最低產量年份,這就是曆史的真相。

第四,文中稱小崗村1979年糧食大增產是緣於包產到戶,也是不談曆史背景的,事實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對糧食征購部分提價20%,對超購部分在此基 礎上再提價50%,減少征購數量,降低支農工業品價格,在各種措施作用下,1979年全國各地都增產豐收,小崗村並沒有什麽突出,那一年全國增收、第一次 吃飽的地方不計其數。

第五,文中對公社時期的安徽農業大加詆毀,事實如何呢?《新中國50年統計資料匯編》顯示,1961年安徽糧食產量629萬噸,1976年1684萬 噸,15年間增產1.7倍,年均增產6%,人均糧食產量從1961年的低於全國水平變成超過全國20%以上。這就是文中敘述的公社製度給安徽製造的災難真 相。

由此想到,本來萬裏在安徽時期的統計數據都是明擺著的,可是最近20多年以來,中國文人根本不去引用最原始數據,而是鼓足腮幫把一個讓安徽糧食大幅減產、農業大幅倒退的人吹捧為“要吃米,找XX”,並且吹噓了幾十年,中國文人的品質想讓我不鄙視都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