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企的改革,網絡媒體自然是最熱情的。網絡媒體為什麽最熱情?因為幾大門戶網站的性質擺在那裏,因為網絡媒體是未來私有經濟試圖主導中國的宣傳依靠。
為什麽政府會順應網絡媒體的呼聲走?表麵看是網絡媒體首先用十幾年的時間把國企弄臭了,臭了就要改,尤其是近幾年火力全開,隻要有一丁點負麵信息,必定要把整個“國企”當耙子拿出來批判。從深層次看,把國企當包袱看的原因是馬克思主義者不相信馬克思了,社會主義的宣傳者不相信社會主義了。
為什麽“混合所有製”會脫穎而出承擔改革國企的任務?“世行方案”和“383方案”都不是百姓憑空製造的,都是在寵大經費支持下的重大項目,它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國企,他們的主要指導原則就是轉製,再往深裏思考一下,後麵的話就不必多言了。
現在,我可以肯定地講,沒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夠阻止“混合所有製”的前進,正如前三十年導致幾千萬人員下崗的改製過程一樣,麵對現實,成了唯一選擇。對於中國出現這樣的一個趨勢,作為共產黨員,本想說說自己對國企改革的看法,現在純屬多餘,目前能做的最大努力也就是分析分析平民應該持有的思想觀點,哪怕一毛錢的作用都沒有。
第一、“混合所有製”到底是基於哪一種發展模式的創新?共產黨搞社會主義 是理想、是信念、是追求,因而,新中國一成立,便選擇了走社會主義道路。對舊社會私有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成了重要的一項任務,其中就經曆了“公私合營”這 麽一個過程,雖然與我們今天所提的“混合所有製”不完全相同,但本質上是歸一的,也就是公與私的短暫共生關係。
搞了將近70年的社會主義,經曆了幾十年的全民所有製國企,突然又要回歸曾經作為過度性階段的舊企業模式中去,這種創新到底有何作用?更直白一點講,到底有何目的?
第二、“混合所有製”到底是不是憲法框架下的改革?實事求是地講,我並不 排斥私企的發展,隻要合法經營的私企,國家應當給予其合適的法律空間。但是,我也非常注重審視憲法,憲法總綱第六條明確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 濟製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公有製,即全民所有製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製。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 度。
用“混合所有製”逐步改造國企到底符不符合憲法呢?生產資料的公有製和經濟製度的公有製主體地位是繼續被削弱還是得到加強?好端端的國企為何一定要硬性減少公有製比重?如果是削弱了,則明顯有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退還給資本家並讓其重新掌權的傾向。
客觀地講,如果中國國民整體上認為公有製已經不很重要,需要向私有製方向 發展,我認為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我們要尊重民意。如果中國整體上接受了私有化方向,我認為現在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盡快修改憲法條文,必須讓國家的根本 大法適應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步伐,如果走經濟發展脫離憲法的不入軌方式,最終會出大問題,因為“依法治國”的大原則被破壞了。
第三、“混合所有製”到底如何個混法?有何法律法規作為約束?按目前的信 息看,私人占比是不超過30%,這個比例是誰定的?憑什麽由他(他們)說了算數?五年後呢?十年後呢?會不會達到60%甚至是直接達到100%?占比的多 少到底由誰說了算?另外,要控股一個企業,也並不需要50%以上,10%甚至更低就有可能達到控股的目的?誰來保證國有股不在改革中被逐步稀釋和吞噬?沒 有任何法律法規,突然就來了一個“30%”的初步設限,是拍腦袋的結果還是精確計算的結果?
第四、“混合所有製”是改革國企的良方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在判 斷國企與私企到底孰優孰劣的問題上,不要去做一對一的比較,那沒有意義,把華為的特例來比較某劣質國企也沒有指標意義,我們必須從整體上看,目前,能夠承 擔與外資企業進行競爭的主要力量毫無疑是國有大型企業,尤其是國家戰略產業和國防產業。最為值得關注的是,現在剩存的國企多數都經曆了幾十年的運轉時間, 有些企業甚至是與新中國同齡,而中國現有的有競爭力的私企則一般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除華為外,絕大部分為代工企業,轉瞬之間都有可能從眼前消失。
某些經濟學家偏執於用“混合所有製”改造國企的一個重要理由是更有利於提 高管理效率和防止腐敗,形成“用私權製約公權”的局麵。理想地看,這種說法是成立的,但從事實經驗看,這必然會走向失敗,要論監督,擴大國企的“全員議事 製”比所謂的現代企業製度好百倍,取之於日本私有化背景下的現代企業製度中國隻學到了毛皮,除了文書做得差不多,其它都不象,國有企業的關鍵決策和人事製 度還是個人說了算,99%的員工當了“不管先生”。
私企憑什麽要出錢進入國企?這個問題非得要搞清楚。它進去就是要賺錢的,並且還要賺大錢,甚至還打著必須吃掉國企的算盤。這樣的資本家進入國企,國企將發生什麽樣的改變,結果還預料不到嗎?
忽略枝末看本質,任何企業的競爭力都來源於科技水平,不管國企還是私企都 是一樣,索尼、鬆下曾經輝煌得要上天,現在也不怎麽行了,不是它們管理水平不行了,是它們再也沒有領先世界的科技支撐了,管理再出效益,碰到技術變革飛速 發展的時代,頂多也就出點人力效益,絕不是決定性效益。
第五、“混合所有製”到底有何戰略性功效?直白地講,中國未來的方向就是 權貴化方向,其決定性因素是私有製的快速發展。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私有製社會定性為壞的社會,因為私也是人性共有之物,但是,私有製社會一定是權貴社會,一 定會有大部分人因為在“私欲”的競爭中力不從心而淪為中下層人士。中國第一波權貴產生於國企改製和股份製公司上市,第二波權貴產生於前十多年的房地產井 噴,第三波權貴將產生於“混合所有製”改造國企的過程,並且這一波權貴將是終極權貴,是大權貴,他們有一部分源於前兩波人士,另外,還會產生一大批新貴。 當所有權貴構築起屬於他們的權利架基礎時,中國的未來形勢就無須揣測了,質言之,“混合所有製”的戰略目標是製造貴族。一個小平民百姓,再怎麽混合所有, 也不關你的事,把國企分光了,你也不可能獲得改製的任何紅利,這根本就不是遞給你的麵包。
在提出上麵五個問題之後,還想給朋友們提幾個建議:
其一、想盡一切辦法參與到國企私改的大浪潮中來。不管是資本大的還是資本小的,緊靠政策吃飯是最聰明的辦法,小資本人士可以聯合起來先組建有一定能力的集團公司,進而才有資格成為分食國企的一隻蝗蟲,大資本的人士都是老江湖了,絕不會對本輪改革過程袖手旁觀。
其二、國企員工應當做好被擠壓的心理準備。我曾經說過,國企領導再怎麽腐 敗,他都是偷偷摸地搞些錢,再貪都不可能把賺的錢都卷走,尤其是大型國企。私企就不一樣了,每一個利潤都是他私人的東西,你還不能說他腐敗,他想在中國花 就在中國花,他想存到美國,你也拿他沒一點辦法。
私企入國企不是去做慈善的,他要賺大錢,“減員增效”這句老話又會被祭出 來,下一批人的崗不算什麽大新聞。有人說,減員增效不好嗎?我說不一定好,單從利潤來講是好,但是,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不能象歐美一樣比人員多少,同樣技 術水平、同等規模的企業,在日本可能用1000人,在中國可能用3000人,是不是中國企業就劣質了呢?不是。如果每個中國企業都采取日本式低勞動力用人 模式,中國才要出大事,巨量的勞動力將變成失業大軍,給社會帶來的不穩定因素遠超其就業正能量。從另一個方麵講,中國勞動力成本相對而言低幾倍,人數給企 業競爭力影響並不大。
私企是不是就一定高效呢?完全不是。除了華為等少數私企,中國99%的規 模性私企都是處於低效管理水平,絕大部分沒有走出家庭模式和江湖模式,甚至有些私企還是黑社會模式,因為他們都處於產業低端,沒有可以用來支持高端競爭的 高技術平台,這樣的私企獲得競爭力的最好方式是壓低工資和漠視社會責任,要麽就是以破壞環境資源為目標。
其三、一般人請獨立於“國企”與“私企”的爭論之外。不少網友一聽國企腐 敗就恨國企,就恨不得立馬解散國企。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不是客觀公正的心態,我已經多次分析過這個問題,今天不再分析。我們在設定對企業的感情時,一個 最核心的標準是責任,不管你國企還是私企,你承擔了什麽責任?經濟責任、就業責任、勞動者權益責任、社會責任等方麵,誰做得好就支持誰。如果私企能夠做到 國企同樣好甚至比國企更好,那當然要支持這樣的私企,如果私企隻能以一己之私為出發點和歸宿,你運轉得再好,也不必支持,因為賺得越多,說明他壓榨得越 多,他個人的帳戶越厚,與國民主體關係不大。
其四、請馬列主義者盡量獨立於自己的理論愛好。在網絡世界,活躍著大量馬 列主義信仰者,他們執著於研究和宣傳馬列理論,同時也宣傳中國化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現在,我認為這些人不必再那麽執著了,至少二十年內可以放放, 硬是要執著,權當個人愛好為上,不必費勁地去喊推廣了。你想想,人家正統界的那麽多人,研究了90多年,形成了無數“新理論”,出版了無數宏篇巨著,現 在,他們自己也不信了,“公理論”已經不被納入到行動指南了,僅僅隻有口號意義了,業餘的信仰者何必硬撐呢?撐也撐不住的。
混合所有製,隻有五個字,但它代表一種方向——新一部分人將要大富起來!
原載孫錫良博客>>>>
“混合所有製”?就是一夫多妻(妾)製!控股方是誰呢?是國企嗎?是民族資本嗎?怎麽”混“?誰說了 算,搞來搞去最終是外企控股。無論是中國的國企,還是中國的民租資本,最終都會變為“妾”,連名分的“妻”都混不上。“妾”是讓外資玩弄的,沒有任何話語 權的,說“休‘就"休"的。民族資本家要清醒,“覆巢之下無完卵”,下場還不如胡雪岩。民族資本家起碼要學學榮毅仁,這對你們有好處。
李克強政府報告中未提“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政府未來五年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指導中心思想違反憲法和黨章,因為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就是“為人民服務”!請問政府你在為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