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為民服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習李五戰四挫,再示舊路已死 ---薄熙來案“終審”後的再思考

(2013-12-03 21:11:04) 下一個
習李五戰四挫,再示舊路已死 ---薄熙來案“終審”後的再思考

2013年12月2日

"中國民主社會主義"社論



習李為保上位,卑鄙倒薄,世人不齒,登基後急於取信,一年中匆忙發起“抓作風”、“懲腐敗”、“推改革”、“揚軍威”、“控輿論”五大“立威戰役”,欲急速 收拾民心,卻屢遭重挫;不得已之下,居然悄悄改薄姓“重慶模式”為黃姓" 重慶探索”,鄙夷可笑之外,隻證明了一件事:舊改革路線已死,新改革路線,才是不二之選。


一、五戰四挫,舊路已成死路


習政治紈絝,並無實質執政綱領,被各權貴集團簇擁上位,除了左右忽悠,就是揮霍前輩積累,靠搞運動出政績。於是想以五大戰役立威,結果弄巧成拙,反而證明了舊改革路線的失敗:

“抓作風”。為收編左派,取悅百姓,習祭起毛澤東“群眾路線”。但目下權貴橫行,對待群眾態度,已非作風而是立場所致,於是習便親自表演侃歌星、喚“美女”、 吃農家等低俗親民秀;各級權貴,明裏電視作秀,報刊出演,暗中繼續野蠻執政,暴力維穩,卻仍然難阻群體事件不斷,恐怖活動升級,安全事故頻起,青島輸油管道的一把大火,更是把虛偽的“抓作風”焚燒殆盡。

懲腐敗。“王打虎”以抓人代反腐,而眼下“滿目官員盡成貴,遍地富貴皆傍權”,不該抓、不該殺者尚餘幾何?你王某就不是“虎”?若全數抓捕,黨尚存乎?!而坑爹劇《習仲勳》中,中國首腐溫家寶重讀314倒薄講話,更明示了選擇性反腐、以反腐消滅政敵的真實用心。

推改革。習極欲打好可內外討好的這一仗,先是出馬高調向全世界捧出劉鶴,再讓劉鶴大膽放風“383”血腥改革方案,被俞正聲誇張為“範圍之廣,力度之大,都 將是空前的”改革。孰知即便是“零敲碎打式改革”的三中《決定》,方一出台,各地權貴便激情“土改”,最後隻好被迫叫停“小產權”,令股市狂跌。改革秩序 混亂之中,習不得已,急忙要求各地“不要……盲目推進”、“不要搶跑”、“不要倉促推開”、“不要急於求成”、“不要超前推進”,這五不要,把剛剛燃起的 “看準了就要大膽幹”的豪情,瞬間滅去大半。

揚軍威。苦思冥想了一年的“識別區”,無疑是要為“崛起”揚軍威、亮肌肉。而執行第一天,不僅美國藐視,日本挑釁,連韓國都跑來打太平拳,被網友憤指為當年赫魯曉夫“先冒險主義、後投降主義的古巴導彈危機”再現,甚至悲侃為“武大郎全程監視西門慶奸妻”,自己被打臉,國人更無顏!


二、左右忽悠,心存走舊路僥幸


五大戰役中,唯一算得上未完敗者,是“控輿論”。學得父輩權謀之術,加以紅二代善使政治花槍,居然能獲一時“左派喜、右派悅”之雙豐收,使習心存僥幸,真以為水軍們“習總萬歲”山呼是真,可以繼續其“100年不變”了。

這種“安定”外表,其實毫無根基。隨著中國開始邁向後工業社會,政治主體逐漸中產化。而中產階級理性重於革命性,思安求穩,訴求溫和,故目前中國能維持一個和平外表,根本不是靠治國有策。

江朱雖然腐敗自用,但畢竟老道,看出舊路已有問題,提出“兩個大局”和“西部大開發”為替代品;胡溫盡管昏庸無能,但苦孩子出身,害怕民間動亂,被逼出“科學發展、以人為本”,一度緩和矛盾;習李則集腐敗、昏庸、低幼、狂妄於一身,係儲君製培養之極品昏官,全不知舊路已死,新路得道,更拿癡人夢語給百姓當 “政治肉糜”,隻能靠“控輿論”維持“太平盛世”形象。但能否長期穩控,已成問題:剛被收編入習李禦林軍的張宏良,見揚軍威慘遭铩羽,便破口大罵“紙老 虎”招致“1840年以來最丟人的幾天”;不得已,隻好恭請隨時要打翻天印的茅於軾、厲以寧等反共大腕來吹喇叭、抬轎子,政治操守蕩然。


三、偷梁換柱,舊路已然難混


就在11月30日這個剛被美日韓“輪奸”(張宏良憤而出此言)後的很晦氣的日子,各門戶網站都悄悄刊登了《重慶多項改革探索獲重視》一文。此中或藏有欲要挾西方“你再逼老子,老子就放薄”小把戲,但與當時橫蠻凶狠倒薄行徑相比,畢竟大相徑庭,事出蹊蹺。

張德江早就代表中央在十八大上惡狠狠宣布:“根本就不存在重慶模式”;孫政才更是深揭狠批:“……超越發展階段、脫離現階段實際,提那些看似激動人心、卻不切實際的高指標、空口號”,“……違背發展規律,搞那些勞民傷財、貽禍子孫的麵子工程、政績工程”,且掀起了為重慶黑社會翻案狂潮;黨控媒體也大造“重慶模式寅吃卯糧,不可持續”、薄熙來“搞民粹主義”等輿論;而薄被判無期,更表明誓將重慶探索焚屍揚灰的決心。

所以,搬出“黃奇帆探索”,無 疑是被迫之舉。除了改革走投無路和權術需要外,更大的可能,是各方壓力下的選擇。五戰四挫再次證明了舊路不通,高層中反應勢當強烈:“既然薄熙來的新改革路線深得民心,現成道路,為何不走?”這恐怕是高層中那些尚存良知者,很自然地要向習提的一個問題,一個令其壓力極大的問題。

於是不難想象,習會再耍一個“紅二式”小聰明:“那就以‘黃奇帆探索’代替‘薄熙來模式’吧。”


四、窮途黑道,還有幾步可走?


然 而,無論是偷雞摸狗的“探索”小動作,還是李代桃僵的“模式”大作秀,薄熙來道路中的一個精髓,是習李既學不了、又不願學、更不敢學的,這就是: 麵對中共的全黨腐敗全官腐敗,必須通過集中打黑反腐,使絕大多數官員脫黑入白,較快地建立起一個好政府,才可使改革根基實、依托穩,才可真見實效,真得民 心;舍此,難有其它捷徑。

黃奇 帆無疑是比李克強優秀上千倍的總理人才,但薄熙來到重慶前,他渾身招數,又能有何為?重慶警察,原先是那樣地黑到讓百姓絕望,薄去後麵目一新,難道是原先 “逮誰抓誰”的力度不夠?重慶黨委政府曾曆經賀、汪等“精英級”領導,百姓仍一直怨氣衝天, 而薄領導下僅僅4年,就成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讓百姓真心叫好的中共政權,難道是原先“硬道理”不夠硬?黃奇帆的招數,多早已有之,隻是在薄熙來“好政府路線”之下,才能上行下效,暢行無阻。例如公租房,全國許多地方都搞過,但不是被壞政府拿去給資本家當“送禮工程”,就是被壞官們據為己有,早被老百姓指 為“壞改革不如不改革”,成為地地道道的“失民心工程”,唯有在薄熙來治下的重慶,才會成名副其實的“民心工程”。

前已說過:倒薄之後,高層 將陷入“舊路走不動,邪路不敢走,新路不會走”困局。理由很簡單:習李在倒薄中確位,就必須代表權貴,也就必然堅持維護權貴利益的“壞政府路線”。而這條 路線,其實就是“先富路線”的必然歸宿,它在鄧胡時代曾經有效,但到了江朱時代就已顯出過時,胡溫時代已試著要改弦更張。而薄熙來道路出現後,三、四、五 代領導一齊發現:自己家族的利益,已被緊緊捆綁於“先富路線”,於是求得共識,凶惡倒薄,重新祭起舊路線大旗。

習李執政一年中,外有西方深陷經濟危機,顏色革命進入低潮,內有毛、鄧兩代積攢本錢,百姓思安求穩,本是施拳腳、展抱負好時機,卻演出五戰四挫醜劇,內外失顏,章法大亂,徹底暴露 了舊改革路線已病入膏肓,再不另辟新路,隻能是越走越黑,最終或將使習李獲千古罪人頂戴。而從被迫借道“黃奇帆探索”一事則可以看出,高層中明白新路線是中國不二之選者尚在,甚或已對舊改革派造成了相當壓力?

窮途黑道,舊路還有幾步可走?缺才寡德,習李確須夢中小心!

曆史已經、且必將繼續證明:薄熙來路線順天道、得民心,具有無法置疑的正確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