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為民服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利用穀開來的愚蠢和信任 王立軍賣主求活命

(2013-08-25 13:49:34) 下一個

利用穀開來的愚蠢和信任 王立軍賣主求活命

2013-08-25 13:05:27  美國之音

 

  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

  薄案庭審長達四天,應該說,給外界看到的庭審實錄並非全部,而是經過嚴格篩選後的部分“實錄”,關鍵情節被屏蔽不少。

Advertisement

  我對《庭審實錄》的總體印象

  我仔細閱讀這些庭審實錄,發現第一天的實錄有數處不銜接,比如薄熙來指責唐肖林證詞矛盾時,有薄的自辯卻無唐肖林的原證詞。第二天庭審幹脆多由新聞人代述庭審過程,公訴人的內容較詳細,對薄的自辯則一語帶過。與此同時,官媒還萬炮齊轟地對薄的自辯行為加上“無賴狡詐”等批語,完全忘記被告有自辯的權利。第三天有關與王立軍的當庭質辯及500萬元貪汙則比較詳細,但因為庭審編號混亂,也不能據此就說已經公布了全部。第四天庭審過程短,對外公布的信息更加簡略。

  盡管如此,隻要仔細爬梳,裏麵還是有一些很值得推敲的細節。魔鬼往往就在細節之中,它至少可以讓觀察者更接近真相。

  薄熙來這幾天堅持庭辯,我個人認為,不管結果如何,這是他的權利,他自己要根據目前處境做出最優選擇。但薄熙來顯然受限於幾點:

  一是信息嚴重不對稱,比如,他在庭審時完全不了解,穀開來殺人案的證詞表明,王立軍不僅在20111112日為穀開來提供了毒藥,參與了此事,還有意偷錄了穀開來述說此事的講話。無論是法庭還是他的代理律師,都未向薄提供這條信息,王立軍本人當然也不會在庭上講出來;否則薄可能指稱王不誠實。在西方,證人不誠實,其證言就不會再被法庭采信。

  二是由於深感被妻子及曾經深深受惠於自己的親信們叛賣(包括寒微時結交的朋友唐肖林),傷心之下,在庭上用了許多批評對方人格的詞。其實,這時候用事實細節說話更有力。不過,這是共產黨政治文化特點,兩代為中共權貴的薄熙來不可能改掉這一從小就浸染的政治文化。就他的個性來說,他在法庭上的表現已經算很克製了。

  王立軍的“不安全感”究竟來自何處?

  讓薄熙來迅速成為階下囚的直接事件當然是他與王立軍反目,“導致”王立軍出奔成都美領館。其中反目的原因,據王立軍所言,是他不想幫“五哥”穀開來隱瞞殺害海伍德的事情,找薄熙來談此事,惹怒薄,最後招致一拳(薄說是一掌),王立軍感到,“當時很危險,首先我受到暴力,我身邊工作人員和案件的偵辦人員失蹤了。”(見“王立軍與薄熙來當庭對質 講述叛逃緣由(實錄)”)。

  但是王立軍的證詞顯然不真實。有幾件事情可供將來真相還原參考。

  在薄案庭審中,王立軍作證說,他是20111114日中午才知道穀開來殺人的(2012128日王找薄談穀開來與海伍德死亡有涉也是這樣說的)。但根據王立軍在合肥穀案審判中的供述,他1112日下午幫穀拆裝毒藥,13日指使徐明安排人誣告尼爾販毒並實施監控,13日晚送穀上車去賓館見尼爾,然後故意不接穀的電話,直至14日中午穀詳述殺人經過,他用手機偷偷錄了音。(見“穀開來案激辯暴露19大疑問”,新浪網,20130308日)

  如果在美國、日本,薄熙來的的律師絕對不可能放過這點,一定會用這一條證明王立軍不誠實,其證言不足采信,讓案子峰回路轉。但薄的律師沒有抓住這點,在與薄熙來的四次見麵中,顯然也未提及此點,以至於薄本人根本不知道王立軍在穀案庭審時有這份證詞。對於這點,我隻好這樣想,並非律師無能,而是律師被中國當局“接受”的前提是配合當局順利完成庭審大戲。

  這個細節極為重要。至少可以據此判斷,在穀開來準備殺海伍德時,王立軍已經開始著手在抓薄熙來的把柄。這個動作說明,王立軍此時已經有嚴重的“不安全感”了,這是他為自保而采取的措施。但這不安全感並非來自薄熙來這一方,因為此時薄夫妻對王立軍的信任未減,還是視為“忠仆”對待。穀開來仍然讓“王立軍負責瓜瓜在美國的安全”,並且越過丈夫找王立軍幫忙殺人,這等於將全家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給王立軍。這種情況下,王立軍的不安全應該不是來自薄熙來,而來自於他對政治形勢的判斷(這種判斷既有他自己的,也可能會有別人提點的)。

  從重慶開始,薄、王二人早就結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誰比王立軍自己更清楚這一點。王立軍離開遼寧時,在其任過職的鐵嶺、盤錦都留下一大堆冤案,當地早就冤聲動地。薄有望入常,王立軍那些事情就不會有人挑出來說事;但如果薄熙來政治前途遇到危機,王立軍在遼寧與重慶任上許多胡作非為之事,就會成為獲罪之由。因此薄王的利益同盟是否穩固,以及王對薄的忠心,都建立在薄熙來的政治前途之上。如果薄一露出失勢現象,一旦有比薄更大的政治勢力對其遊說,並許諾隻要有立功表現,可免死罪,王立軍上述有意抓把柄行為就可以解釋了。

  我曾在薄熙來案的重重疑雲一文裏排列了一個時間表:20111115日英商海伍德被發現死於重慶南山麗景度假酒店;2012128日王立軍找薄熙來談穀開來與海伍德之死有關;22日王立軍被解職,轉任重慶市副市長;26日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告訴美國外交官有關海伍德的謀殺案。

  王立軍的真實角色:海伍德死亡案嫌疑人兼薄案推手?

  在201111.15海伍德死亡案到2012128日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麽?王立軍為什麽既要促成穀開來殺人,又要在1114日刻意留下穀開來自述殺人經過以存證?根據媒體上後來透露的消息,遼寧其實早就在查王立軍製造的冤案。他臨離開盤錦時指示要辦成涉黑大案的張俐眾案,已經於2011111 日由錦州市古塔區法院一審判決判定“涉黑”罪名不成立。王同時也知道,他在鐵嶺製造的冤案也在重新調查。富有政治經驗的王立軍從中嗅出靠山不穩的信息。但他此時還不敢作出選擇。

  由薄主導的重慶模式宣傳到20119月之後就基本停止了。2011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期間,一直被外界冠上左右路線之爭的薄熙來與粵督汪洋握手言歡,彼此祝賀對方主政區域所取得的成就,並表示“渝粵合作,十分愉悅”。2012111日,薄熙來在香港對記者斷然宣稱,“我們從沒提過什麽重慶模式”。我曾就此寫過一篇“‘重慶模式’的戲劇”,認為薄已經受到巨大壓力,因此主動降調收斂,終止問鼎之舉,以求保全。

  但至今仍然不清楚的是,這段時期內,王立軍對形勢的判斷,是否受到其他人“談話”的影響。外界隻知道,這段時期,薄家進入多事之秋,先是穀開來多年老友海伍德突然現身,索要1400萬英鎊中介費(對這點我將在有關穀開來的分析中談自己的看法),說要威脅瓜瓜安全;穀開來不找瓜爹商量,而是找王立軍商量,並且讓王準備了毒藥去殺人,還被王悄悄錄了音。王立軍持證據兩個月,未曾舉報,但在自家主子2012111日宣布我們從未搞過重慶模式中看出了主子將要失勢的信號,於是去找主子通報主母的殺人罪,為自己後來反水做準備。

  他去美國駐成都領館到底是自選動作還是高人指點,這隻有留待時間來查證了。也許永遠是個謎。

  薄熙來在庭審時的一段話說明,薄在第一時間的反應很準確。據薄說:“自己聽王立軍講穀開來殺人,突然來了這個事情,是怎麽回事;我個人有一種隱約的感覺,我覺得,他是不是還有種別的什麽想法,甚至覺得這裏麵他有個人目的;因此我當時確實心情不好,進了辦公室,就是我那個1號樓。以後我就質問了王立軍。”

  薄希望妻子與王立軍到庭,就是想看看這兩人是否“良心”發現。VOA記者安華在824日文章中有段文字頗值參考:“仔細觀察,薄熙來一直盯著王立軍看,眼中並無仇恨和怒氣,倒是有些長輩的慈祥。王立軍盡量避免和薄熙來有 目光接觸,但是不多的幾次目光對視中,王立軍顯得有些局促和緊張。”

  從私交層麵說,王立軍顯然有愧於恩主,賣主以換自己安全,他充分利用了穀開來的愚蠢及信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iamhereforfun2 回複 悄悄話 Never really trust the one whom you trus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