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為民服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鐵路改革必須走群眾路線

(2013-06-07 15:40:37) 下一個

楊思遠:鐵路放開要謹慎而行

 
中國鐵路資產是國有資產,屬於全民,鐵路改革的主體應當是全體民眾。因此,改革方案的設計不應當是“頂層的”,而應當走群眾路線。因此,鐵路改革必須堅持獨立自主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原則,堅決反對任何外資染指中國鐵路。

   5月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經濟體製改革重點工作,要求形成鐵路投融資體製改革方案,支線鐵路、城際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所 有權和經營權率先向社會資本開放,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既有幹線鐵路。這是繼3月份國務院大部製改革設立“中國鐵路總公司”後鐵路改革的又一重大步驟。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鐵道部在半個多世紀裏曆經裁撤、複起、減員等改革,始終維持著政企合一、政監合一、政資合一的體製。鐵路於國計民生關係極大,鐵路改革也必須特別謹慎。

  要謹防我國的一個戰略產業淪入外資控製。 在虛擬經濟崩潰的時代,中國鐵路尤其高鐵是實體經濟的一個戰略製高點,是國民經濟先行官和巨型產業,也是跨國資本必欲控製的對象。全球性運輸基礎是海上航 運,在海上運輸線被美國控製,而空運價格高、運量小和受氣象條件限製比較大的條件下,日夜不息的鐵路運輸網具有巨大優勢。鐵路產業是國內統一市場建立的基 礎,又是連接國際市場的橋梁。對於如此具有戰略性的產業,中國必須牢牢把握住主動權,以舉國體製確保高鐵和大鐵路網的建成。

  鐵路關乎國防和經濟安全。新 中國第一個鐵道部就隸屬於軍委,第一任部長滕代遠將軍提出了“戰爭打到哪裏,鐵路就要修到哪裏”的口號,彰顯了鐵路對戰爭的意義。鄧小平第二次複出整頓鐵 路秩序時就提出“經濟發展必須鐵路先行”,體現了鐵路對於經濟安全的重要性。如果現在將鐵路市場化,一旦遇到大的戰爭和災難損失將是巨大的。鐵路產業是一 個半軍事化部門,掌握了全國運行圖,整個鐵路調配高度集中,以前鐵道部長都由政治局委員兼任,也是出於國防安全考慮。中國高鐵與中國航空航天、中國高端信 息、中國軍工、中國有色金屬五大戰略產業都關乎國防安全和經濟安全。鐵路分段民營化,國防運輸將無秘密可言。

  鐵路市場化改革要謹防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據《國務院關於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複》,中國鐵路總公司注冊資金為10360億元人民幣,在曆史債務問題沒有解決前,國家對公司暫不征收國有 資產收益。鐵路總公司注冊資本不經資產評估和審計驗資。中國鐵路總公司承繼原鐵道部簽訂的債權債務;承繼原鐵道部及國家鐵路係統擁有的無形資產、知識產 權、品牌、商標等權益,統一管理使用。這裏,鐵道部國有資產構成包括哪些項目,哪些資產劃歸中鐵總公司,資產評估和審計驗資何時進行,何時完成都是未知 數。已經公布的鐵道部國有資產明顯低估,而無形資產就沒入賬。現在允許私人資本和外資進入,賤賣國有資產難免發生。

  要高度注意鐵路投機。 世界鐵路產業發展史表明,市場化運轉必然導致鐵路投機狂潮。美國鐵路投機狂潮始於1860年,華爾街惡魔古爾德、騙子賭徒德魯等都曾混跡其中。當時美國鐵 路建設盲目擴張,產業混亂,投機詐騙、炒作經營屢見不鮮,造成列車事故頻發。直到J·P·摩根的出現,才開始大規模的鐵路企業兼並,促進了美國鐵路的規範 化發展,為後來美國國內統一大市場奠定了基礎。最終美國政府不敢再放開鐵路運行,實行了國有國營體製。

  鐵路安全形勢更為嚴峻。鐵路市場化後,資本隻為賺錢,鐵軌、路基、車輛、車站等基礎設施會超負荷運轉,售票、安檢、食品、乘務等都會從“以人為本”轉變為“以錢為本”,鐵路事故必定會增加。半軍事化管理的鬆弛,惡性鐵路交通事故會上升。鐵路投機還會助長人為的安全事故。

  公益運輸麵臨困境。 《國務院關於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複》明確規定,要建立鐵路公益性運輸補貼機製。這對於鐵路承擔的學生、傷殘軍人、涉農物資等公益性運輸任務, 以及青藏線、南疆線等有關公益性鐵路的經營虧損,能夠起到一定的補償作用。但補貼是否成為杯水車薪,現在還不得而知,資本逐利的本性定會算計。至於如何保 證抗災、戰備物資及時運輸,節假日農民工往返票降價,也隻有仰賴利潤這個指揮棒了。

  票價上漲影響民生。 鐵路市場化改革後火車票價肯定要上漲,甚至超過飛機票價。耐人尋味的是,世界銀行2011年的一篇論文早已指出,中國鐵路客運和貨運服務應該考慮采取更加 市場化的定價機製。中鐵總公司總經理盛光祖也說,“火車票價偏低,今後要按照市場規律定價”。鐵道部12306網站一則消息稱:哈大高鐵夏圖部分G字頭車 次票價現身,原來大連到哈爾濱二等座需283.5元,提速後漲到403.5元。沒有懸念的是,鐵路市場化改革後,百姓很可能“買不起票”。

  貨運價格上升會推動全麵通脹。 中國的貨運價格已經30年沒漲了,因此,火車貨運價格一直是偏低的,應該說低價運輸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未來鐵路貨運價格上漲,全國的物價 會跟著上漲,因為大宗物資運輸主要靠鐵路,涉及麵廣。有學者指出:“貨運會漲,鐵路靠貨運賺錢,來補貼鐵路建設。不要多漲,現在每噸公裏漲1.5分,這就 不得了,漲那麽兩分三分全國物價都要調,為什麽物價由發改委控製,它不敢多漲。如果按照經濟規律,鐵路可以漲票價,每年按1%,還不用說按3%漲,那全國 物價波動絕對更大,它一動動全國。”

  不利於我國鐵路健康發展。鐵路修建意義重大。美國隻有兩億多人口,鐵路裏程達到27.2萬公裏,我國13億人口卻隻有9.8萬公裏鐵路。按照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中國鐵路裏程要達到12萬公裏,未來7年要修2萬多公裏。市場化改革,肯定會影響規劃的執行。

  中國鐵路資產是國有資產,屬於全民,鐵路改革的主體應當是全體民眾。因此,改革方案的設計不應當是“頂層的”,而應當走群眾路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應當就鐵路改革方案進行專門審議,必須交由全社會討論,改革方案要體現堅持社 會主義製度自我完善的方向。鐵路職工在鐵路改革中要有發言權,在整個改革進程中,要建立群眾監督組織和機製,並與專業隊伍的監督結合起來。鐵路是國民經濟 先行官,屬於關係國計民生的命脈行業,因此,改革必須堅持獨立自主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原則,堅決反對任何外資染指中國鐵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