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撲落地,
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
狂心當下息。
虛雲老和尚(1840——1959)1895年在揚州高旻寺“打禪七”期間,因為被開水燙了手而打落了杯子。他聽到杯子落地的清脆響聲,心中豁然開悟——“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從夢醒。”遂作二偈為證。此為其一。
杯子本是盛水之物,但當它打碎的時候,卻能夠震醒迷夢,使人洞見本來!
人類曆史上,有一類值得銘記的人物,他們逸出常軌的行為,正如砰然一聲“碎杯”,令陷於迷惑和偏執的人狂心頓息。下麵試舉四例:
1、馬歇爾大法官
話說馬歇爾是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的密友,且同為聯邦黨人的魁首。亞當斯做總統的第四個年頭任命他為國務卿,離任前1個多月又任命他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希望他為聯邦黨人霸住一塊地盤。
但在“馬伯裏訴麥迪遜”一案中,馬歇爾卻背叛了聯邦黨人的立場,不僅沒有判聯邦黨人馬伯裏勝訴,而且宣布馬伯裏賴以投訴的“硬梆梆的”法律依據《1789年司法條例》第13款的內容“違憲”!
馬歇爾的“背叛”像一聲清脆的碎杯,息滅了亞當斯一夥聯邦黨人利用司法陣地搞黨派政治鬥爭的“狂心”。
馬歇爾精明的妥協不僅使當時美國愈演愈烈的黨派政治鬥爭走向緩和,而且開辟了美國憲政製度的獨特實現路徑。
據說亞當斯總統對馬歇爾貌似“和稀泥”的做法極為不滿,說:“當你把朋友送進高院之後,你就失去了這個朋友。”不過後來他的態度有了180度的轉彎。1826年,亞當斯很快活地說:“把馬歇爾獻給美國人民是我一生中最感到自豪的事情。在我的一生中,沒有任何事情使我回憶起來感到更愉快。”
2、林彪
林彪摔死後,《五七一工程紀要》曝光。一聲碎杯,讓文革的狂熱頓時冷卻下來,“槍杆子”們的逆勢得到扭轉,而“筆杆子”們的風光漸成明日黃花。
題外話:林彪頭上箍著兩圈荊冠。一圈是“陰謀家”,一圈是“野心家”。說林彪是陰謀家是沒有疑問的,因為他是打仗的好手。“兵者詭道也”,擅長打仗的人,一定都是精於搞陰謀的人。但林彪怎麽成了“野心家”呢?他隻有軍功,並沒有地方工作的履曆和業績,在和平年代搞政治並無多少本錢。他身體不好,長期養病在家,性格內向,孤介清高,在黨內高層幾乎沒有什麽盟友。雖然主席很欣賞他的軍事才能,但也明確地說過他搞經濟不行。他在紅軍長征途中和平津戰役進行過程中都和主席發生過較為激烈的爭執,主席對這兩次不快一直耿耿於懷,在悼念羅榮桓的詩中直言不諱地寫道:“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有這些不利因素,他本應該在政治方麵退避三舍的。
最近,我偶然發現,林彪和高崗是鐵哥兒們。林彪離開東北後,推薦高崗全麵主持東北的工作。高崗到中央工作後,兩人更是往來頻繁,鬧得動靜很大。高崗甚至推薦林彪當總理。高崗對林彪的感情簡直就是崇拜。
我推測,高崗的死是林彪生涯中的一個轉折點。對高的死,林彪的感受絕不是兔死狐悲的傷感,而是椎心泣血的哀痛。林的性格是典型的外冷內熱型,不易交心,一旦交了心,就很鐵。猜想對整死高崗的人他無法不心懷仇恨,是報複的衝動刺激起了他對政治的興趣。——好!你們喜歡玩政治搞人是不是?老子就陪你們玩過癮!
嘿嘿,玩到林彪叛逃的時候,幾個人還真的有了高潮的感覺。
3、 何智麗
一次對組織的“背叛”中止了肆無忌憚的“讓球”戰術。詳見本人的博文《從何智麗到斯諾登》。
4、斯諾登
以身試法,讓美國政府正在一路狂奔的對全世界,包括美國國內,進行大規模信息偵聽的念頭驟然降速。
轟轟烈烈的文革,是給林彪一聲碎杯結束的。。。 ??????我對曆史不很明了,樓下西門大官人把我整得更糊塗了。
林彪是絕頂聰明之人,早就想遠離權利中心避禍。是給老毛硬推出來的。出了事之後,說他是“不讀書、不看報、不看文件的大黨閥、大軍閥”,曆來也不會打仗,雲雲。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轟轟烈烈的文革,是給林彪一聲碎杯結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