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在“幾曾回首”論壇裏看到了hfhfndt上的一張好貼。因為比較短,幹脆轉貼過來。
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朝鮮戰爭退伍軍人紀念園也舉辦了紀念活動,有將近5000人出席,其中包括了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國防部長哈格爾。奧巴馬表示,朝鮮戰爭也給美國留下的教訓,提醒美國不能匆促撤軍,導致局勢失衡,美國也必需維持全球最強大的軍力,確保盟友的安全。
美國總統奧巴馬:“我們的盟友與敵人必需知道,美國會持續維持全球最強的軍力,永遠無人可以匹敵,這就是美國。”
奧巴馬也表示,這場戰爭,獲勝的其實是韓國。
美國總統奧巴馬:“那場戰爭並非平手,而是韓國贏了。當5000萬韓國人生活在自由、強勁的民主與世界最蓬勃的經濟體之一時,朝鮮的鎮壓與貧窮與韓國形成強烈對比,這就是勝利,這就是前人留下的遺澤。”
奧巴馬說,朝鮮戰爭雖不像二次大戰是場勝利,也不像越南戰爭改變了美國社會,但卻是一場不該被遺忘的戰爭,因為沒有戰爭該被遺忘。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表示,美軍目前仍有2萬8000人駐軍韓國,其中包括了所有的軍種,他們隨時準備好捍衛自由,並維持朝鮮半島與東亞的和平與繁榮。
評論: 有人按朝鮮戰爭後人民生活水平論輸贏-----北朝鮮不如南韓,朝戰結果:美韓贏!
可是,有位睿智網友出來指出,二戰後,德國人民生活水平優於蘇聯人民。因此,德國贏,蘇聯輸。
同理,日本國民生活水平優於亞洲其它國家人民生活水平。因此,日本贏,其他國輸。
順勢推導出:是希特勒和東條英機贏了二戰。
奧巴馬自以為得意,其實不咋聰明。
本來,朝戰是美國人不願意觸及的一個敏感話題,因為理兒不全。到仁川登陸的時候都好講,再往後,打過三八線,非要來個“徹底的勝利”,把姓金的給滅了,就不好講了。中國政府在公開場合發出了清晰的警告,但以麥克阿瑟為代表的好戰派置若罔聞,結果被打得頭破血流,最後還是止於三八線。三八線真是一條神奇的鴻溝,誰越過誰倒黴。
中國方麵呢,恰好相反,仁川登陸以前不好講,仁川登陸以後好講。不記得我是什麽時候知道朝戰開戰的真實原因的,但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知道是因為金胖子跑過三八線去滅人家,而且中方出兵後也並不是隻和美國人及南韓人打,還與很多別的國家的軍隊在打,是和聯合國軍在打!我非常吃驚,覺得自己被人蒙了,以前被灌腦的關於朝鮮戰爭的概念其實是被PS過的!
昨天看到有人用貼子揭露在聯合國通過譴責北朝鮮入侵南朝鮮的決議時,蘇聯代表故意缺席,不動用否決權,我又感到人心的叵測,真是遠超過大洋、叢林。如果蘇聯覺得是北朝鮮理虧,它就應該勸令金小弟撤軍,如果它覺得這個仗該打,它就應該動用否決權。放任(或唆使)金小弟去滅人家,又不敢承擔大哥的責任,真是懦夫!
奧巴馬配合著美國重返太平洋的大戰略,跑到麥克風前講評朝戰,成為美國60年來第一個公開講評朝戰的總統。其矛頭所向,人人心知肚明。用了給勝利“重定義”的詭辯手法,向韓國送了個飛吻,隻是他順水推舟做的一個人情而已,醉翁之意不在此。
本來,“勝利”的概念無非是交戰雙方經過一番武力的較量,一方使另一方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或意誌。完勝是把對方消滅光,或把對方打得滿地找牙,跪地求饒(二戰後的日本哈),大勝是把對方的主力消滅掉,但沒有讓對方徹底垮掉,中勝是把對方打跑,小勝是讓對方停在原地不敢向前進攻(如果對方本來有進攻的意圖的話)。如果一方雖然勝了,但代價沉重,就是“慘勝”。但是,大概人是天生的勝利教徒,崇拜“勝利”勝於黃金。勝利這個詞太亮麗了,誰都想拿來在自己臉上鍍一鍍、抹一抹。所以,“勝利”就像“愛情”一樣變得又俗又濫。普通人胡亂用用無所謂,像奧仔這麽幹,迷惑性太大,就值得說一說了。
貼子用了一個簡潔的歸謬法,就把奧仔的這個把戲給戳穿了。痛快。中國人是真聰明,不好蒙。
如果隻從中國出兵之後算,可以說中方是勝利方,因為中方把對方打回了三八線。但若從金胖子越過三八線算,隻能說沒有勝利方,因為最後交戰雙方都守著三八線不想打了,都還有作戰的能力,但都失去了作戰的意誌。朝鮮作戰是一個經典的和局,但韓國成了獲益方,金家也是獲益方。單從一家一姓的角度來說,金家獲益最大。上百萬(或接近上百萬?算上朝鮮因戰爭而非正常死亡的人口,應該過百萬吧)個生龍活虎的生命被硝煙吞噬了,他們以及他們的家庭成了受損方,套用奧仔的邏輯,是輸方。還有傷殘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他們雖然還繼續活著,但生活質量被大大降低了。其中有些人,可能會有生不如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