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庵

一間。謂即一來果,由善修聖道故;或生天上,即於彼處定證寂滅。或生人間,即於此處定證寂滅。
正文

劫富濟貧還是放水養魚(讀《華爾街教父》之三)

(2013-06-01 09:27:38) 下一個
格老不肯把自已對抗經濟危機的建議“給失業者提供無抵押貸款”,與“湯森計劃”的給60歲以上的老人按月發放60美元的養老金歸為一類,不應該是他的疏忽。我想,格老認為這二者之間有著實質性的不同。貸款是將來可以收回的,不會造成通貨膨脹,而發放養老金要無償地增加貨幣,會造成通貨膨脹。

一個流行的說法是,政府多發錢,就是從百姓口袋裏偷錢。因為錢多了,社會財富沒有增加,則必然造成貨幣貶值。百姓既得的貨幣減少的那部分購買力正好等於政府多發的貨幣的購買力。所以政府偷了百姓的錢。這個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政府增發的錢,隻用於增加政府的財富,那當然是在偷百姓的錢。像1947年到1949年間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所造成的通貨膨脹,就是這種情形。由於狂印濫發,完全不顧百姓死活,所以已經不是偷竊而是掠奪。

如果政府多發的錢,通過擴大就業等措施,讓消費能力不足的低收入群體有了消費能力,從而提高了社會的現實購買力,消化了生產過剩的產品,那麽這種增發實際上是保護賣家,而且不會造成明顯的通貨膨脹。因為政府如果不發錢,這些產品就會積壓,賣家就會虧損。可怕的是,在社會化大生產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裏,一個行業的危機很容易蔓延成係統性的危機,從而對所有的賣家都造成損害。

隻有政府發的錢用於購買生產不足的產品時,才會造成更大的商品稀缺性,從而抬高物價。因此,政府怎樣發錢,就是頗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個很好的辦法是發購物券,而且指定在哪些商店購買。政府要求這些商店致力於采購過剩的產品,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出售。提供特定用途的貸款當然更是好辦法。

如果能發明一種辦法,比較有效地偵測出哪些產品出現了相對過剩(像2008年美國的次級貸危機,其實就是住房出現了相對過剩,很多利用次級貸購買住房的人其實沒有足夠的消費住房的能力——還不起貸款),政府就可以通過減少供給或增加購買力來抑製局麵的惡化,防止經濟危機的發生。在現代超強的社會監測和統計能力下,相信這個問題終會得到解決。

也許美國政府已經察覺到了這個隱患,但因為深陷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債台築得太高,實在沒有財力再來拯救房市。真相究竟如何,可能永遠是一個謎團了。

為什麽社會財富不斷增加,仍然還是周期性地爆發經濟危機?原因是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均,占人口極少數的富豪們占有了社會的大部分財富。富豪們的消費意願很低,而投資意願很強,不斷地刺激生產擴張以圖獲取更多的利潤。而構成消費主體的普通民眾占有的財富很少,消費意願強但能力有限。一旦社會投資過熱,生產擴張過度,產品提供過多,整個社會就會因消化不良而害胃脹病。

表麵上看,政府多發錢,流通貨幣增加,貨幣相對貶值。由於占人口少數的富人(都是賣家)占有的財富多,從而受到的損失大。窮人(都是買家)因為本來錢就少,而且還能得到救濟,購買力反而增加。這不是劫富濟貧嗎?

但是這種做法目的隻是為了保護賣家遭受經濟危機的打擊,所以其實是在保護富人。現在富人們都懂得這個道理了。

窮人買不起產品,富人就會破產。所以幫助窮人就是幫助富人。窮人和富人的關係正是水和魚的關係。政府在生產相對過剩的時候發錢給窮人其實是放水養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