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散步

遠離喧囂的塵世,走進密林深處。一邊做著深呼吸,一邊聽著鳥的議論、樹的低語。不期然,與鹿撞個滿懷,從她清澈、純靜的瞳孔裏,猛然地,
正文

第二代移民學中文的窘境

(2013-04-17 07:39:07) 下一個

筆者根據自己和朋友們近20年的加國生活切身經曆,說了說下一代學習、保持母語的艱難,以及由於語言問題造成的兩代人溝通上的困境。上一代英語有障礙,下一代母語有障礙,兩代人不能通暢、深入地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人生中一大悲哀。

每一位新移民為了孩子學習、保持母語,都作過艱苦的努力。說中國父母對子女不負責任是不切合實際的。身為中國人,哪位父母不把子女的前途放在人生目標的首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中文在當今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對孩子前途的重要性,已無需論證。

開始的幾年,筆者做了這樣一些努力:給孩子規定了讀寫中文的時間,定期用中文給國內的親友寫信,一周一次中文學校,等等等等。最初的三五年裏,孩子在兒童少年期,與父母的交流還算緊密,交流的內容局限在日常生活方麵,簡單的兒童用語,感覺不到隔閡。孩子一進入青春期,情況馬上急轉急下,孩子不再按你的設計運轉,甚至開始抗逆,與你的交流越來越少,母語從這個時候開始走下坡路。下一代的母語一般停留在少兒水平上——簡單的兒童式的日常口語,讀寫能力基本廢了。

這些當然是我所見到的一般情況,普遍情況。在一般情況之外,肯定還有特殊情況,個別情況,勿庸贅言。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他的“大把大把的”朋友的孩子都當了醫生,也沒耽誤母語仍然和父母溝通良好,孩子英漢全通,甚至還精法語。這是難能可貴的,我要通過這位網友向他的那大把大把的朋友表示祝賀。他們不僅教子得法,我想他們也是幸運的。我的一位(隻有一位)醫生朋友就沒那麽幸運。還有一位朋友,在德國讀了博士後(物理學方麵的,叫什麽“大分子”,說是屬於新材料範疇,他說了好幾次我也沒搞清楚。)來加拿大後沒找到專業工作。他的兒子卻找到了專業工作,法學院剛一畢業,就被美國一家大律師行選去。我想說他也不那麽幸運,他也在一般的範圍內,隻會說兒童式母語,不會讀寫,與父母親溝通困難 。十幾年前,朋友移民加拿大,兒子5歲。我跟他們說,不用擔心孩子的英語,關注的應該是漢語。新移民聽老移民的話,他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要讓孩子英語中文雙優秀。媽媽是中文專業,孩子的學習條件得天獨厚。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的漢語很棒,曾獲得故事大王的稱號。昨天晚上,我與這位朋友通話,問問故事大王申報哈佛的情況,順便問問他的中文水平現狀。朋友說,別提了,你的孩子認識10個中文字,他一個都不認識了,隻會說簡單的漢語對話,氣死人了。不幸運者很多很多,還有趙小蘭(Elaine chao ),還有那位讓中國人包括海外華僑華裔興奮了好大一陣子的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Gary Fay Locky ),他們連兒童式普通話都說不好。趙小蘭(Elaine Chao ):我希望我的普通話好一點,(用標準的老外腔);駱家輝(Gary Fay locke )則坦承:我不會說普通話,我代表的是美國。(用標準的英語)

筆者隻是談論下一代學習母語的困難,以及兩代人因為語言問題不能通暢深入交流的窘境,不想評判是否學漢語的利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