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戰略投資者之惑
(2005-09-08 18:39:14)
下一個
於寧 《財經》
◆ 匯豐百道並進中國,卻仍然無法形成穩定預期。原因何在?
今年6月20日,交通銀行(香港交易所代碼:3328)登陸香港資本市場,以2.80港元開盤,隨後一路飆升,目前穩定在每股3.40港元左右,成為各路資金追逐的對象。
對於匯豐集團而言,這是一個值得額手相慶的時刻。幾乎整整一年前,2004年8月6日,匯豐以每股1.86元的價格入股交通銀行19.9%股份之時,仍被業界普遍視為一筆風險投資;甚至有傳聞稱,匯豐董事會在對華投資戰略上出現意見分歧,在公司內外招來“孤注一擲”的惡評。
結果是,匯豐向交行投資的21億美元(約合160多億港元)當前市值約為300億港元,賬麵上已淨賺約130億港元。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投資平安保險上。自2002年以來,匯豐先後三次總計向平安保險投資18億美元,獲得19.9%的股份。按當前每股13.5港元計算,匯豐持有的這部分股份市值為166億港元,已經有超過10%的賬麵回報。而在匯豐入股之初,這同樣也被外界認為是一次“高位接盤”。
無論基於遠見抑或“賭運”,匯豐集團都已成為在內地金融業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金融機構——匯豐對內地金融機構的投資規模超過40億美元;加上自身業務發展的投資,合計已超過50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匯豐集團甚至幾乎是中國金融市場上惟一真正有戰略意圖的“戰略投資者”。相對於目前蘇格蘭銀行、美洲銀行入股中行和建行5%-10%的比例,匯豐持有交行和平安保險19.9%的股份顯然更具分量。不惟如此,匯豐還一再高調承諾,“我們不是進來拿分紅的,而是想成為外資和本地銀行合資的典範。”
然而,合資畢竟是一種充滿變數的安排。由於合作雙方利益訴求的不同,加之中國金融業開放進程的不確定性,戰略合作轉化成戰略競爭、戰略投資者演變為財務投資者的故事並不鮮見。傾注了大量投資的匯豐集團,如何保證其中國戰略得以實現?“十年規劃”願景
8月23日,在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於今年4月就任匯豐集團總經理兼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的王冬勝接受了《財經》的專訪。前一天,王冬勝被委任為交行非執行董事及審計委員會成員。
“我們希望雙方(匯豐與交行)能承諾一個長遠的發展計劃。十年之後,交行在內地能像匯豐在香港那樣做各方麵的業務。”王冬勝對《財經》表示,“我們今後在內地的銀行業務,都將圍繞和配合交通銀行展開。”
作為戰略投資者,匯豐與交行在入股之初即簽訂了“技術支持協議”。據此,匯豐委派五位專職人員作為雙方合作的顧問團隊,統籌人力資源管理、風險控製等方麵的合作。此外,參與管理也是雙方協議的一部分,匯豐委派了原中國業務總裁葉迪奇出任交行副行長,主管零售業務。
截至目前,匯豐和交行合作的業務重點仍然在信用卡方麵。去年10月,雙方成立了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由於外資銀行會尚未獲準與中資銀行成立合資信用卡公司,雙方合作組建的信用卡中心還隻是交行的一個業務單元,不過由匯豐委派了首席執行官(CEO)和20多位專家。
“匯豐在信用卡業務方麵已經投入了很多人力。除了開發產品,還有後台支撐的科技、信用及推廣力量,加起來有幾百人。”王冬勝說。
在他看來,“長遠規劃”是開展業務繞不過去的前提。例如,對客戶資料進行數據管理,需要建立強大的數據處理中心、統計中心和科技平台,進而把客戶購物的資料全部輸入係統進行分析。
“沒有這些數據管理零售業就發展不了,但這些業務發展都需要投資。要是沒有長遠規劃,我們怎麽會投資呢?如果投資大,我們的回報是什麽?”王冬勝反問。
然而到目前為止,王冬勝所稱的“十年願景”還隻是一個草圖。
“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目標。我們在一步步建立管理架構(management structure),在董事會和工作層麵能夠進行溝通。”目前,身為第二大股東的匯豐集團在交行董事會有兩個席位——整個董事會有19名董事。
事實上,這也正是合資項目的焦點所在。外方的投入是以長遠的穩定預期為前提的,其中當然也包括對於公司長遠發展戰略的話事權。然而在外方缺乏控股權的情況下,要達到這一穩定預期是極為困難的——這也正是多數外資機構甘作財務投資者而不願付出更大投入的主要原因。
對此,王冬勝的回答帶有理想色彩,“我們和合作夥伴沒有計較那麽多,比如投資多少,拿到什麽。我們認為如果有一個好的發展計劃,想辦法去發展,結果一定是好的。”
在他看來,長期規劃得以實現主要基於內外部的軟約束,“一是匯豐和交行的合作,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包括國務院和監管機構,在這種壓力下,我們的合作會好一些;第二,匯豐和其它人合作的經驗比較好,我們知道如何適應當地員工的文化。”
對於控股權問題,他表示:“我們不一定工股,但風險和收益要對等。”
重整中國布局
自2001年開始,匯豐集團即對中國金融業開始了試探性的投資。四年下來,盡管所獲頗多,但也顯得博而不專。僅僅在銀行領域,匯豐直接和間接投資的機構就已有四家,即上海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和交通銀行;此外還在保險、基金等領域廣泛撒網。
匯豐將如何協調這一蕪雜的投資格局,對於業界而言,一直在饒有興味地觀察。
對於銀行業的投資,王冬勝非常肯定地說“不會再做投資”,今後的業務將圍繞著交行展開。至於入股平安保險,則主要意在幫助平安保險集團進入銀行業,匯豐提供部分技術支持,但主要還是靠平安自己發展,合作內容也不會和交行發生大的重疊。
除了入股內地銀行,匯豐銀行目前在內地已有12家分行。至2006年底,外資銀行可以向居民辦理人民幣零售業務。對於匯豐如何協調自身業務與交行的競爭,王冬勝表示二者並不衝突,因為盡管匯豐將在內地發展匯豐品牌,但其開設分支機構是有限的,“匯豐銀行與其控股的恒生銀行在600萬人口的香港都可以共存。”
不僅銀行,匯豐在其他金融領域也四處出擊。去年9月,匯豐投資管理(歐洲)有限公司與山西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就已宣布成立匯豐晉信基金管理公司,匯豐出資6600萬元,占33%的股份。此後,由於政策允許外資持有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份最高可到49%,匯豐重新申請將持股比例提高到49%,目前正在審批之中。
然而此後,交行與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也成立了合資基金,這令人大跌眼鏡。匯豐解釋說,這是一個技術性的誤會,匯豐一直認為對外資進入基金管理公司的政策是“1+1”,可以參股兩家機構。所以匯豐在去年8月和交行簽約之前,就已經和山西信托洽談完畢。今年初,銀行獲準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之後,匯豐再和交行洽談成立合資基金時,才發現政策大門已經對其關閉,交行隻好另行尋找合作夥伴。
“我們現在說銀行的業務和產品盡量和交行合作,就是不希望再有誤會發生。”王冬勝說。
在保險領域,盡管已成為平安保險第一大股東,但匯豐在發展非壽險業務方麵亦有所考慮。王冬勝稱,從國際保險集團的經營看,一家機構可以和兩家保險公司分別合作壽險和非壽險業務,因此匯豐和平安的合作並不意味著不能再和其他機構合作。
據悉,匯豐集團的保險業務占全球盈利的10%。目前除了入股平安保險,2003年,匯豐與上海華域資產管理和北京中科築邦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簽訂合資協議,合組北京匯豐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匯豐持有合資公司24.9%的股權。
對於匯豐下一步的投資,王冬勝坦言,很可能是證券公司,但尚未確定目標。
對於四處開花的投資,王冬勝多少有些無奈,“匯豐在中國投資的格局是曆史原因造成的,基本上是中國銀行業開放的過程中,開一點門我們就進去——我們不知道哪一扇門會打開,所以‘女朋友’就多了一些。因此我們希望,將來能夠有看得到的方向,與管理部門多一點溝通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