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IT 的天才

(2013-04-06 05:44:00) 下一個
 當初要到美國的時候,由於怕美國的生活太過無趣,所以在準備寄到美國的包裹放了二十幾部有版權的電影VCD,前一陣子趁著老婆小孩還沒有過來之前的空檔,把兩部我一直很喜歡的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和「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拿出來重看一遍,卻意外地發現這兩部電影的主角和MIT都有一定的關係。「美麗境界」的男主角John Nash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係博士班,立誌要提出一個原創性的理論,因此每天在宿舍的窗戶上作數學運算,終於如願以償提出著名的Nash equilibrium (納許均衡),成為賽局理論的基礎理論之一,數十年後也因此得到諾貝爾獎。在博士班畢業之後,John Nash來到位於MIT的惠勒實驗室(Wheeler's lab,該實驗室的教授說電影中的Wheeler's lab和現實完全不符),也曾經被邀請到五角大廈協助軍方解碼,但也就是在這裏John Nash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的幻想症變得更加嚴重,一天到晚自我陶醉在幫軍方解碼的想像中,家人隻好將他送到精神病院強迫治療,最後他靠著自己的意誌力不理會幻像,才逐漸回到正常的生活。這部電影讓我想到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在赴美之前曾經參加過美國基金會的赴美前準備的座談,顧問陳亮月先生曾經提到,在MIT的大門台階上你可能會碰到許多不修邊幅看起來好像流浪漢的人,但是你不知道他們可能就是網際網絡的發明人或重要計劃的主持人,MIT的畢業生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裏可以說是世界天才的聚集地和人才的創造地。然而,我想到的第二件事就是創意工廠MIT一書中的一段話:每年都有MIT學生因為受不了課業壓力而自殺,甚至有人聽到同學在汽車內燒炭自殺時第一個反應竟然是馬上用汽車的排氣量來計算同學的死亡時間。一個天才的聚集地、人才的搖籃卻同時也是天才的墳場,此時心中不免有一種想法:他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活得很好,為什麽要跑來這裏受罪呢?

  「心靈捕手」的主角是一個絕頂聰明、過目不忘但是行為偏差的青少年,他在MIT掃地打工的時候,花了一個晚上就把數學教授花了一年才解出來的難題解開了,解數學難題對他而言就像是吃飯一樣簡單,甚至曆史、化學對他而言都是看過就會的簡單科目,他的大腦就像是一個無限大的硬盤把整個圖書館的書都裝在腦子裏,隨時都可以從腦中調閱出來回答各類的問題。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看星期天的<星艦奇航記Star Trek>,有一集提到他們到一個星球發現了一個機器,隻要裝上某門知識的磁帶,坐上去的人大腦內就會裝有這門知識,後來在駭客任務The Matrix也看到類似的概念。每當我在考試前都會想起這一集,恨不得把所有課本都裝在機器上然後上去坐好就可以上床睡覺了,這時候也特別羨慕別人有圖像記憶的天份,可以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就像心靈捕手中的主角一樣。在學校也看過許多同學明明出去玩都少不了他的份,放學後也沒花太多時間在課業上,但是成績硬是全班前幾名,而我們必須讀到三更半夜才能勉強過關,心中不免懷疑難道他們真的是所謂的天才嗎?

  後來我才逐漸了解一件事,對我們而言,可能有些人真的是天才,因為他們和我們付出一樣甚至比較少但是卻得到的比我們多很多;但是對其他人而言,我們可能是他們眼中的天才,我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通過某種證照的考試,而且拿到的證照就此束之高閣,但是許多人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補習,經過三、四次的失敗才好不容易拿到證照。但是重要的是,當天才真的會比較快樂嗎?上帝把這些天賦給他們真的是比較恩待他們嗎?聖經上說:「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托誰,就向誰多要。」(路加福音12:48),這也印驗了能者多勞這句話。上帝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美好的計劃,也因這個計劃給每一個人不一樣的天賦,我們不必羨慕別人擁有多少天賦,而是要找出自己的天賦並使用這些天賦在造就自己和別人的地方。再者,從這兩部電影的主角看來,天才未必是快樂的,因為他們自己和世人會賦予他們更高的期望和托付,比起平凡老百姓,他們可能擁有更少的休閑時間以及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人生快樂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麽,而在於我們想要什麽。當想要的多過自己擁有的,快樂自然愈來愈少:當擁有的多過自己想要的,快樂就離我們愈來愈近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