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美國第五架實際執行太空任務的太空梭奮進號(Endeavour),在服役20年完成了25次太空任務之後正式除役,猶如戰後的老兵回到養老的家鄉,奮進號的最後一次任務是從佛羅裏達州肯尼迪太空中心到它永遠的棲息地-位於洛杉磯的加州科學中心。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747太空梭運輸專機將奮進號負在背上,橫跨整個美洲大陸抵達洛杉磯國際機場,雖然從機場到展出的加州科學中心隻有短短的20公裏,卻花了超過三天的時間,因為太空梭的高度將近有5層樓高,寬度達24公尺,任何一條運送途徑都會遭遇到許多樹木、電線杆和建築物等障礙物,運送時隻好迂回前進以避開難以排除的障礙物,在砍掉了400顆行道樹之後,奮進號排除萬難抵達最後任務的終點站-加州太空中心。
加州太空中心並不僅有奮進號這個亮點,它本身是一個館藏豐富的科學博物館,包括航太、生態、科學等多項展覽,在館外更陳列了一架退役的隱形偵察機。在奮進號進駐的展覽中心內,展示了太空梭內部的各種設備,包括太空廁所、廚房與模擬肯尼迪太空中心的控製中心,在太空梭的兩旁陳列了曆年來每一次的太空梭任務的成員和內容。一開始我還在尋找登陸月球的阿波羅11號,後來才發現在登月成功的1969年當時太空梭還沒有誕生,太空梭首次始用於太空探險的是哥倫比亞號,因為發射火箭的成本極高,太空總署積極尋找可以重覆使用的太空載具,因而產生太空梭的構想。哥倫比亞號在1981年開始正式服役,但不幸在2003年執行第28次任務時,在發射時燃料箱的隔熱泡棉脫落,將太空梭左翼撞擊出一個破洞,在完成任務後穿越地球的大氣層時與控製中心失去連係,不久後在德州上空爆炸解體,機上七名宇航員全數罹難。
第二架執行太空任務的太空梭是挑戰者號,中國人最熟知的全世界第一位華裔宇航員王贛駿所乘坐的就是這架太空梭,他在1985年4-5月乘坐挑戰者號太空梭展開為期七年的太空旅行,並完成自己設計的物理實驗。不幸的是,在八個月後1986年1月,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進行第10次太空任務時,因為右側固態火箭推進器上一個O形環失效,導致一連串連鎖反應,在升空後73秒爆炸解體墜毀,造成7名宇航員的犠牲。為了替補挑戰者號留下的任務空缺,奮進號因此誕生。奮進號是以發現號和亞特蘭提斯號建造合約中一批同時生產的備用結構零件為基礎,額外組裝出來的太空梭,但這並不表示它的功能較遜,相反地,科學家們吸取了過去失敗的教訓,將許多新一代的太空梭儀器設備首次使用在奮進號上,在1992年奮進號由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首次升空,在20年間完成了25次太空任務,其中有多次是用來支援國際太空站計畫。
2011年5月16日,在奮進號執行完最後一次任務後宣布除役的同時,NASA也宣布終止太空梭計畫,未來美國將朝向「太空事業民營化」的方向發展,換句話說,就是將發射太空梭的工作交給民間的業者。就美國政府而言,政府不需花大筆的預算養一大群工程師去設計並製造太空載具和訓練宇航員,隻需要將精力集中在準備在太空中執行的科學或戰略任務。對於民間航太產業也是一項利多,如今製造太空載具的技術已臻成熟,民間可以像航空公司訓練空服員一樣訓練一批宇航員,專門提供服務給各國的科學家和想圓宇航員夢的富人。如此說來,或許以們我們都有機會和王贛駿一樣從外太空來觀看美麗的地球喔!
奮進號太空梭
太空梭的緊急逃生出口
太空梭的外部
太空梭的底部
太空梭的噴射引擎
首位華裔太空人王贛駿(Taylor Wang)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