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在女兒睡覺前講床邊故事變成了每天晚上重要的節目之一,每天在幫女兒多多刷完牙之後,她就會很期待地躺在床上等待今天的故事,從三隻小豬、七隻小羊到嫦娥奔月都曾經是我們故事的主角,但是時間一久,說床邊故事變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原因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但是小時候聽過的故事卻都已經講得差不多了,所以要不斷地在網絡上尋求貨源,以免出現開天窗小孩不肯睡覺。除了不斷開拓新的貨源之外,我的創造力也成為另一個重要的來源,許多童話故事經過創意改編也可以改頭換麵,變成一個結合日常生活的床邊故事。曾經編過一些很好笑的童話故事續集,例如在烏龜在賽跑中跑贏了兔子變得很驕傲,結果兔子不服氣,和烏龜再次約好一起比賽,這次比得是遊泳,原本烏龜以為贏定了,結果兔子找來鱷魚幫忙,站在鱷魚的背上比烏龜更早遊到了對岸,驕傲的烏龜也嚐到了失敗的滋味。幾次之後,發現惡搞童話故事其實有很大的樂趣,像是小紅帽因為一直戴著帽子而且頭發太久沒洗變成臭頭小紅帽,七隻小羊認媽媽白白的手變成了七隻小豬認豬媽媽身上的豬騷味,白雪公主變成佩子(尿片)公主,講這些和女兒生活結合的故事變成我們之間非常快樂的時光。
和三歲小女孩講故事還有一個挑戰,就是她們不懂的事很多,問的問題也很多,例如講到狐假虎威的故事,光是老虎、狐狸和其他動物之間的害怕關係就解釋了好多次,但是女兒還是聽不懂;講三個和尚挑水喝的故事,最難的卻是解釋"和尚"是什麽;國王的新衣難度就更高了,這是一個描寫人與人之間的權力心理遊戲,這麽複雜的故事女兒卻聽得很高興,原因是聽到有人沒有穿衣服。講到賣火柴的小女孩,說到小女孩燒完最後一根火柴就凍死在路邊,女兒這時候也安靜下來,好像也為這個小女孩的身世感到難過。
去年底由於太太要帶小孩回台灣過年,有一陣子我沒辦法每天在她身邊講故事,所以一直和太太討論比較好的解決方案,討論的結果是我從一個月前把每天和她講的故事用錄音筆錄下來,再轉成CD讓她帶回台灣聽,就這樣在一個月內錄了二張共三十二個床邊故事,我把它稱為"費雪的一千零一夜" 。由於故事是在我對她說故事的時候錄下來的,意外發現最大的笑點反而不是在故事本身,而是在她在我講故事的過程中說的童言童語,例如講到七隻小豬(改編自七隻小羊)的媽媽在樹下找到吃完六隻小豬正在樹下睡覺的大狼,肚子中的小豬還動個不停,於是豬媽媽拿了一把剪刀把大狼的肚子剪開,把小豬們救出來,接著放了許多大石頭進去,這時女兒在旁邊說:“還要把佩子(尿片)、垃圾還有把拔的電腦丟進去",這時候我才知道在她心目中我的電腦和垃圾的地位差不多。
改編童話故事固然有趣,心裏其實還蠻擔心的,會不會女兒對童話故事的印象已經被我們搞到錯亂了,到底是三隻小豬還是三隻小恐龍?七隻小羊還是七隻小豬? 龜兔賽跑最後到底是誰贏?到底有什麽影響容我留待日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