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養生園

柳江華:執照針灸師(中藥學學士、醫學碩士、天然藥物學博士。德國洪堡基金學者;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原遼寧中醫學院和南加州醫藥大學教授),英文專著《傳統草藥的研究方法 》主編。接受遠程診療。
正文

針灸與經絡(2)經絡的實質

(2024-04-18 12:50:08) 下一個

古人雲:“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分肉(即肌肉)間存在著許多組織,如神經、血管、淋巴管、筋膜等。根據古人對經脈的描述,經脈所附著的組織,應該符合以下五個條件:(1)與分肉相關;(2)內屬於髒腑;(3)外絡於肢節;(4)在機體呈連續,對稱分布;(5)針刺後產生酸脹感。

經絡到底是什麽?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經絡的實質進行研究探討。目前經絡的假說主要有三種:(1)經絡是以神經係統為主要基礎,包括血管、淋巴係統等已知結構的人體功能調節係統;(2)經絡是獨立於神經、血管、淋巴係統等已知結構之外(但又與之密切相關)的另一個功能調節係統;(3) 經絡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結構,也包括未知結構的綜合功能調節係統。中國中醫科學院張維波研究團隊認為經絡是間質水通道, 也有學者認為經絡結構主要與筋膜和皮神經有關。

筋膜是遍布全身,包括所有包裹在肌肉、肌腱、血管、神經及某些髒器之外或之間的結締組織。不同筋膜具有不同類型的神經支配:內髒筋膜富含自主神經支配,淺筋膜與皮膚機械感受器和熱感受器共享,深筋膜在本體感覺中起作用。此外,不同區域也表現出不同的神經支配密度和類型。淺筋膜是僅次於皮膚的第二高神經支配軟組織。我個人認為經絡可以包括筋膜,但經絡絕非簡單地等同於筋膜。

著名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韓濟生院士從1965年開始從事針灸原理研究,1972年以來從中樞神經化學角度係統研究針刺鎮痛原理,發現針刺可動員體內的鎮痛係統,釋放出阿片肽、單胺類神經遞質等,發揮鎮痛作用。他曾連續13年獲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RO1科研基金用以研究針刺鎮痛原理,並獲NIH重點科研基金與哈佛大學合作研究針刺戒毒原理。他先後應邀到到世界各地100餘所大學和研究機構演講200多次,介紹針灸的針刺原理。他的研究結果對針灸在歐美國家的應用推廣起了重要促進作用。

根據“經絡是運行氣血、聯係髒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位骨骼和肌肉等組織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係統”這個定義,經絡的物質基礎是現代醫學裏的神經和循環係統(血管和淋巴管)。神經調節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同時神經又需要血液的儒養。循環係統包括了血液和淋巴係統。內分泌係統的腺體或細胞的分泌受神經調節,腺體分泌出來的激素(荷爾蒙)和淋巴細胞產生的免疫因子等都需要通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血液輸送到達靶向細胞。

研究者們認為“經絡是中醫確認的人體生理綜合調控係統”。而較新發現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和循環係統基本可以從宏觀上描述這個綜合係統。我個人認為,和氣一樣,經絡是我們的祖先在古時沒有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現代術語的情況下對人體功能調節係統的一種形象描述。

讀者可以上網搜索北京針灸骨傷學院的秦立新醫師寫的《經絡係統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比較研究》一文做參考(http://www.wfas.org.cn/lunwen/wfas10/201109/3273.html)。

如果針刺到汗毛孔或皮下血管會產生明顯疼痛,而不是酸脹感。如果針刺入後,患者仍感覺疼痛,一般是針刺到血管了,拔針時針孔多會出血。但血管符合上麵所說的五個條件的前四個。針灸是不該針刺到血管上。但針刺經絡可以調節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及血流速度。

美國的李永明博士發表過多篇關於經絡的文章(聶廣的博文 - 李永明關於針灸經絡的研究文章)。還有一篇向大家推薦的文章是台灣清華大學的Shyang Chang教授寫的關於經絡係統和針灸作用機製綜述。他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經絡係統(The meridian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A comprehensive review. Part 1: The meridian system)中對經絡進行了探討(Taiwan J Obstet Gynecol. 2012 51:506-14)。在綜述文獻後,他總結出“經絡係統被破譯為神經血管束及更小的分支”的基礎上,從數學角度提出了經絡是混沌分形波連續體的理論(chaotic wave theory of fractal continuum)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