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tiger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照顧弱勢群體也是原罪?

(2025-08-14 18:05:27) 下一個

活久見,今天看到某帖子說:加拿大照顧弱勢群體太過分,這也是一個國家的原罪?

啥是弱勢群體(under privileged)?老弱病殘,收入低的底層群體?不是直男直女的群體?

牛津字典對弱勢群體的定義:Underprivileged refers to individuals or groups who have less money, education, or opportunities compared to others in society, often resulting in a lack of basic rights and privileges. It describes those who are disadvantaged or deprived due to their social or economic conditions

加拿大隊對老年人過分嗎?

1,60歲以後開始拿CPP( Canada pension plan), 65歲以後拿 OAS( old age security),哪怕是沒有在加拿大工作過一天有身份的居民,隻要在這裏生活了10年,你就可以拿到這些補貼,如果不夠最低生活費,還給你補到每月2千以上;去住老人院不夠,社工幫你申請補上去;不會因為你沒錢就不讓你住。

2,65歲以後收入低的每年隻要交100塊口服藥費,其他的都是政府補貼。

3,老年走不動了,還想住家裏,可以申請社區護理,護士護工,PT/OT 免費到你家照顧你,雖然時間不會有你要的那麽多,但至少每周有人給你洗2次澡或帶你出去買點東西。

嫌棄老人占用資源的人要不家裏沒有老人,也許自己根本不想變老。

加拿大對弱勢全體照顧太過分?

什麽是弱勢群體,天生有染色體缺陷的人?國人俗稱的底層人?

1,今天從健身房出來去了商場,幾個有唐氏症的中/小朋友跟幾個工作人員在那裏吃東西,可能是 Group home 的,我弟妹曾在 group home 工作過,她有時會帶她照顧的人回婆婆家吃飯。這些孩子有部分自理能力,政府出錢照顧請人照顧,家人可以照常生活工作。

2,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唐氏症者,我在 Tim Horton's  見過幾個, 打掃衛生的,也見過有先天脊柱癱瘓做計算機工程師的,我健身房打掃衛生的就是殘疾人。

3,免費給有智力問題的小朋友專門補課;

4,低收入家庭小朋友進幼兒園的補貼,小朋友的每個月的牛奶金等;

5,那些先天後天殘疾後拿EI的;

6,生完孩子後享受一年產假的媽媽們;

照某些人的說法:做這些都過分了?

病殘人群?

1,免費醫療不應該是嗎?讓生病的政府官員和流浪漢住同一個病房,享受同等的醫療待遇不應該是吧?應該像國內一樣,稍微高點官職的人專人特護。

2,有些家人不願意讓病人去護理院,接回家自己照顧,除了用免費的社區資源,近幾年安省有費用給家人。

3,住院免吃免醫療不要你請護工,出院了要康複要照顧有免費的社區護理;要去癌症中心做治療不會開車的會有義工每天接送你;出院後假如工資低不能負擔藥費,可以申請政府免費,這2年連低收入的牙醫檢查也開始了。

4,那些大病康複後要坐輪椅的人:每個城市的幾乎每條街道接街口的地方都是可以走輪椅的,絕大部分公共汽車也可以降低高度讓推手車或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也有專門接送坐輪椅人的小型汽車;火車有專門車廂讓坐輪椅的上下車,機場有輪椅和工作人員護送輪椅人上下飛機。

照某些人的邏輯,照顧這些病殘人群的做法太過分?

普通低收入人群:

1,看我家的房產稅,1/3進了公共交通,但我一年難坐一次公車,我能說:把公車班次和路線改少了,別收我那麽多稅。我能忘記剛來多倫多沒車的時候也每天坐公車嗎?那時的我想要公車班次頻繁些還是少些?過河拆橋啊。

2,社區中心圖書館等:免費的圖書館不對嗎?很低費用的社區中心沒用是嗎?你從來不用社區公共資源嗎?

不是直男直女的人群:

電視上和 duolingo 軟件上經常看到男男婚女女友,我不習慣左派的那種政治正確,也不喜歡過分的強調他們該有這樣那樣的權力,我認為享受跟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就好。我同事就有幾個同同,人非常好,也沒有享受過特權。

希望某些人不會認為黑人是弱勢群體,認為黑民貴做的太過分;我LD說幾十年前也曾有過婦女革命運動,那時幾乎每個單位會提拔一些基層的婦女到高層,讓一些很有能力的男生無法升遷,這是政治家的政治正確。黑人在這片土地上是幾百年的主人,很多人也非常聰明有頭腦,有些國人不知道哪裏來的底氣無論到哪都自我感覺良好,覺得高人一等。

更希望某些人不認為土族是弱勢群體,他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其他人都是移民;照顧好他們是政府的義務,是吧。

這2年看到太多關於加拿大太多印度移民的文章,的確,我能感覺到印裔群體的增加,比如 Tims, 不論去哪裏幾乎都是印裔開的,還有其他快餐店;醫院工作人員也一樣,過去,菲裔多,這2年畢業的醫生和護士印裔多;我不反感印裔,他們花錢買下快餐店旅館做生意沒錯,而且不管買賣多小都收信用卡,貢獻稅收有啥錯?我不太喜歡他們做的事是:似乎他們隻招印裔員工,雖然英語沒問題,但不招其他族裔不對,過去很多在快餐店打工的都是高中生和大學生,他們需要這些工作,不能讓非法打工的印裔拿走,這個加拿大政府一定要管。

我不喜歡有些中國店和中國公司不收信用卡隻收現金的做法,這些人隻想薅羊毛,虛報收入,哪怕賺很多到年底報稅也是負值,政府還倒貼錢給他們。也是這些人,高收入卻享受著低收入人群的福利,還天天抱怨這不好那不行,天天當掏空家當的老鼠,還嫌家裏不夠豪華。

加拿大能當上發達國家,跟鋪天蓋地的現代化城市建築高速高鐵毛關係沒有,這裏的稅要服務民生,一個國家宜不宜居,看的是如何對待底層的弱勢群體,而不是服務於高管權貴有錢人,平等不是口頭喊出來的,而是每個人親身體會出來的。

[ 打印 ]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