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遠不要以為恐怖襲擊離你很遠

(2015-11-14 22:43:55) 下一個

俺昨天發了一篇《從巴黎黑色星期五連環恐怖襲擊到槍支管製(上)》, 這裏有必要對漸漸浮出水麵的巴黎黑色星期五恐怖襲擊數據進行一些更新如下。

PARIS ATTACKS:

  • 129 dead
  • 350 injured
  • 7 suicide bombers
  • 3 terror teams
  • 3 just arrested in Belgium
  • 13 nationalities

今天是一個平常的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又似乎有著不平常的氛圍。一樣的Brunch, 但是俺們都不約而同地盯著電視-關於巴黎, 關於恐怖襲擊, 關於Security concerns across the globe。

打開微信朋友圈,又是《宣傳片<當恐怖襲擊來臨時>, 你該怎麽辦?》,《永遠不要以為恐怖襲擊離你很遠》等等等等,Somehow the world has changed。

如下是俺隨手拍下了電視屏幕字樣。

(一)Fear(恐懼)從歐洲擴散開來

據電視新聞,當然現在很多情況還未搞清,這次恐怖襲擊的人員裏頭就有利亞混入歐洲的難民,最小的是十五歲,還有的是居住在比利時的穆斯林。歐洲各國互相接壤,互相出入境極為方便,特別是申根國家,擁有申根簽證,可以隨意進出。將來(其實過去就早已存在)的歐洲,關於穆斯林的問題,將會是一個矛盾重重,經久不衰,問題窮出的社會。

事實證明,在西方國家生活第二代穆斯林移民中極端恐怖主義分子依然可以為了響應伊斯蘭國的聖戰號召回國參戰,他們哪怕受著西方的教育,享受著西方國家的福利, 但是依然延續著他們父兄輩的仇恨。

如今的社會是個不安寧的社會,每每這種恐怖事情發生的背後,往往都會帶來了無數倍放大了人們心底的fear 恐懼,世界從此,或者早已經開始不太平了。。。

而每每出現這類事情,新聞媒體往往很少把恐怖襲擊的人所在國家單列出來,而是一概貫之以穆斯林(的恐怖分子),這就是事情的可怕之處,他們不是以一個國家個體出現,而是以一種宗教形象出現,而這種宗教是不分種族和國界的。2002 Bali bombings巴厘爆炸事件,八十八位澳洲人遇難,成為澳洲人心頭永遠的一個傷痛。這事件發生在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印度尼西亞,按理印尼的人種和中東的人種不一樣,但是這件事的結論都被歸結為穆斯林恐怖分子所為。

澳洲這兩年發生過至少兩次同穆斯林極端分子有關的恐怖襲擊,一次是2014年澳洲悉尼咖啡廳人質事件,還有一次則發生在最近的 2015年十月- 一個隻有十五歲的中東背景恐怖分子槍殺警察事件。曾幾何時,世界已不太平。。。

(二)它不在這裏,它無處可尋

突然想起前幾天聽的搖滾音樂會的一句歌詞“它不在這裏,它無處可尋”,這裏用來比喻人們心頭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恐怖襲擊的恐懼,也算是一種黑色幽默吧。

(三)澳洲的穆斯林移民

澳洲大約有六七十萬的穆斯林移民,占總體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二,三,比例不大。很大一部分是黎巴嫩難民。黎巴嫩人移民澳洲多是源於第五次中東戰爭,又稱黎巴嫩戰爭,爆發於1982年6月6日。 因此黎巴嫩移民澳洲的曆史要長於中國大陸移民。中國大陸大部分移民起始於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之前和之後。

有趣的是,在澳洲黎巴嫩移民多經營些奶吧,水果店等小生意,他們的生意經營前任一般是更早到來的希臘意大利移民,而他們後來生意接力棒買家則多為中國大陸移民。

澳洲作為美國的聯盟國,2003年曾出兵中東,貌似得承擔道義上的責任。這次歐洲難民潮的結果,出於道義澳洲將要接受兩萬多難民,不過據說隻考慮接受有基督教背景的敘利亞和中東難民。

(四)從波琳·韓森Pauline Hanson的反亞裔移民到今天她對穆斯林移民擔心的言論

從電視上,俺看見曾經在90年代以極力反對亞裔移民而聞名的波琳·韓森Pauline Hanson,她是咱們亞裔移民心頭的一道疤,在當時澳州的地理位置和經濟上同中國習習相關這樣的大環境下,她是為主流價值觀所摒棄的。我相信在主流價值裏頭對她的反對,有一部分人是出於真心反對,還有一部分的人是口是心非,為了政治正確的表達。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來自大陸的移民大多已經安居樂業,並且中國大陸移民普遍守紀律,勤勤勞勞地努力適應所在國的生活,尊重所在國的秩序,事實證明,華裔移民為人口嚴重不足的澳洲帶來了活力和持續性的發展。

而今天早上看到她在電視上的關於對穆斯林移民言論,不同於前十幾年,作為亞裔移民俺對她的極不喜歡,今天我居然對她的電視采訪有同感起來。在澳洲這樣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裏頭,大家應該是有權力發表自己的不同政見,隻要不觸犯他人隱私,不進行人身攻擊,而她向來對移民的排斥心態,恰恰說明她的思維理論言行的一致性,前後有邏輯關聯不相矛盾。這點正是使我感覺自然的地方。如果一個人,TA說的話前後邏輯不通,你還真的要懷疑TA是否同某些功利性的東西相連。或者因為嚴刑拷打,晚節不保,變成了叛徒甫誌高。

 

其實今天她表達對將要湧入穆斯林難民的擔憂確實也是我們的擔憂。

 

(五)波琳·韓森Pauline Hanson的背景     

波琳·韓森Pauline Hanson為純種英國人的後裔,祖上是否是犯人不得而知。這裏的題外插話,文學城很多的北美華人說起澳洲人就以犯人的後代來揶喻,其實我一起工作過的澳洲同事,在介紹自己家裏情況的時候,經常要主動補充性說明自己的先人不是犯人那一批的,這種急於洗白白的態度,讓俺覺得很有趣。當然本來就不是所有來自英國的澳洲人祖上都是犯人。不過英雄不問出處,在澳洲即便是紅五代又能怎樣呢?

 

話說波琳·韓森原來是昆士蘭省的一個普通魚薯店女老板,後來因為反對移民的言論特別是反對亞裔移民的言論,擁有不少支持者,並且很長一段時間是風口浪尖上的人物。她還一度成為政府議員。

 

澳洲的昆士蘭省同相對擁多數移民的別的省份不同,比如以悉尼為省府的新南威爾士州和以墨爾本為首府的維多利亞州,昆士蘭省則擁有較少的移民以及較多的農場主,少見(移民)則多怪,以及澳洲五六十年代農場主相對於其他群體更為優越的生活條件,到了後來全球經濟一體化,三十年河西,農場主們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下降,滋生的反移民(當時的背景主要是反亞裔)的情緒就是有邏輯關聯了,因此昆士蘭省的當時反對移民土壤要比別的省份來得嚴重。

 

從一開始,每每在公眾視野,波琳·韓森總是以土得仿佛身上還飄著魚薯店油煙的小業主形象出現,後來經過專業的演講培訓包裝,舉手投足顯示出一種有獨立見解的“憤青”,這另一方麵也體現了在一個能夠言論自由的國家,人人都可以平等擁有表達見解的一種機會。

(六)題外大發揮-蹲在家門口曬太陽逍遙度日的穆斯林哥兒們的無為人生

而今天我看到她的言論,其實也反映了我們心中的擔憂,那就是全世界性對穆斯林恐怖主義的擔憂。其實穆斯林移民對所在國當地的經濟文化並不產生威脅性的影響。在墨爾本最貧窮的街區,就是以穆斯林的移民為主,因為他們並不急功近利地發展經濟,而是生了孩子一個又一個。俺曾經在那個街區走過,基本上能夠感覺背後有很多雙盯著你的眼睛,他們的眼神其實還挺友好的,那就是每家每戶都有坐在門口曬太陽的主,曬著澳洲明媚的陽光,享受著能者多勞,劫富濟貧的澳洲福利,其實我倒沒覺得他們中間有什麽不良份子,有的時候我也感慨他們的日子過的其實是挺有品質的:有一個衷心崇仰的宗教,有衣食無憂的醫療免費的社會保障製度,有澳洲安全的藍天白雲以區別於母國的戰火紛飛,又不需要像我們大多數亞裔一樣,天生就是個離不開功名利祿,聽媽媽講個過去的故事還要你衣錦還鄉的群體。

普遍來說,咱華人總體形象就是總是要房子買了一棟又一棟,做一個生意,又想開第二間,又花錢又出力地在孩子的教育方麵不遺餘力等等等等,既可歌又可泣。

這裏,讓我們向這些天天在家門口曬太陽的穆斯林兄弟姐妹們的生活理念學習學習吧,其實大部分時間在澳洲的藍天白雲下,各個民族是是可以和平共處相處的,受過教育的那部分跨越了種族文化的障礙,在一個共同的工作場所工作著,跨越不過去的或不願跨進去的,完全可以生活在自己族裔的社區裏享受著劫富濟貧稅務體製下的福利,澳洲現在各地,除了原有的天主教,基督教教堂, 這幾十年還建了不少佛堂和穆斯林殿堂。

從哲學意義來講,這些穆斯林兄弟姐妹們的生活其實非常人性化,他們仿佛早就參悟了生命的本質,這個世界上不論你屬於何種宗教哪個種族,人類終歸都是赤裸裸地來赤裸裸地去,既然生命的本質如此,咱們為何不在有限的生命裏,懶散一回,瀟灑無為地度日呢?   

    

(七)對穆斯林恐怖分子“摻沙子”的恐懼

 

言歸正傳,其實正如大部分的理智的文章所言,極端穆斯林恐怖分子隻是占穆斯林人口的極少一部分,而穆斯林兄弟姐妹善良的還是占大多數。記得我們曾經去治安不那麽令人放心的馬來西亞旅遊,在被幾個出租車司機爭搶著要做我們生意的遊樂園門口,有看著就彪形大漢,有點蠻恨的印度司機,還有戴著白色帽子看似文弱的穆斯林司機,我們自然而然就選了後者,因為覺得有個宗教信仰的人,內心應該比較良善,在人生地地不熟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的一種本能的選擇。

 

而因為穆斯林恐怖主義分子所為,這個群體如今受到異樣眼光,也是人之常情。就像如果在墨爾本街頭,看著披著黑色頭巾的穆斯林婦女,俺的心頭一定也會飄過一種複雜。

 

現在問題來了,或者早已經存在,那就是可能出現的穆斯林恐怖主義分子“摻沙子”的結果,在多元文化多種族多宗教的社區裏,你真的不知道明天有可能發生什麽,而且永遠不要以為恐怖襲擊離你很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之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惜福666' 的評論 : 是的,這世界有點不太平。從去年前年開始,我們就不敢選穆斯林國家旅遊了。
之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注冊了不能發言' 的評論 : 謝謝留言。前一段有討論所以定出隻考慮接受有基督教背景的敘利亞和中東難民還必須是有護照嚴格挑選出來,因為有的難民是沒護照的
之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齡齡媽媽' 的評論 : 謝謝妳!就看見俺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了
惜福666 回複 悄悄話 這種恐懼的心態已經彌漫到我家了,我家幾口最近都有出遊計劃, 正擔心呢。
注冊了不能發言 回複 悄悄話 加拿大對接收敘利亞難民爭論沸騰,不知澳大利亞如何?
齡齡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非常誠懇的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