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的這些照片大多是在火車或汽車行駛中拍攝的。單從照片上來看,恐怕很難得出朝鮮農民在饑寒交迫,水深火熱之中的結論。城鄉差別不僅存在於朝鮮。中國同樣存在,甚至更大。一個被資本主義世界封鎖了幾十年的國家,一個被社會主義兄弟姐妹們拋棄了的國家,能搞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多虧了社會主義體製,沒見過哪個非社會主義體製國家能堅持這麽久的。
如果一個國家也可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其它什麽山寨機構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朝鮮最有資格。如果真的申請到了,那要比造一百顆原子彈更能保護這個國家的安全。任何想要改變朝鮮現狀的企圖就都成了破壞文化遺產。這樣國家不就保住了嗎?隨著前來參觀旅遊人數的增加,再在平壤開上幾家五星級賭場,朝鮮人民的生活水平很快就會趕上澳門了。到那個時候,朝鮮的村民每天開著寶馬和奔馳去公路和鐵路兩旁的農田裏去上班。上班前先把車停到附近的地下停車場,然後換上破舊的勞動裝,扛著鋤頭來到田間,擺出各種姿勢等著從哪裏經過的遊客們爭先恐後的從車廂裏為他們拍照。對不起跑題了,不會有人來找我麻煩吧?
好,那我們就先從鐵路和公路兩旁的牛車說起吧。多數同行的遊客看到後第一直覺就是朝鮮農村生產力水平低下。但沒人想到牛車綠色環保的一麵。
1 小鎮街道上的牛車
2 牛車依舊是農村運輸的主要工具
3 藍天白雲黃土地,朝鮮牛車交響曲
4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
5 有時也能看到隻鐵牛
6 田間用手推車的農民
7 田間用背簍搬運肥料的農民
8 在地裏撒肥料的農民
從下麵的兩張照片上可以看出,朝鮮的肥料生產無法滿足農業上的需要。入冬之後需要挖河泥來當肥料。不過生產出來的可都是有機食品呀。
9 挖河泥的農民(這張照片要放大了仔細看才能看清人和牛車)
10 農民們在破冰挖河泥
朝鮮農村的很多地方還是靠燒柴來做飯和取暖。在開城參觀的時候,看到有人背著稻草和柴火從路上經過。一個農村孩子,身上背比自己身體還大的一捆稻草與自己同齡的城裏孩子走在一條路上,雙方對此似乎早已習以為常了。
11 背木柴的人
12 背稻草的兒童
13 背稻草的農村孩子和城裏孩子
包括首都平壤在內,朝鮮為大眾服務的第三產業十分有限。在平壤以外,可以看一些路邊小販,不知朝鮮有沒有城管?
14 看上去像是剛賣完東西的農民
15 路邊小商販
16 賣東西的比買東西的多
17 路邊的一個商店
18 鎮上的農貿市場
朝鮮農村的住房條件看起還可以。有些漂亮的住房後麵有矮小的平房。但看上去起碼也是磚木結構。
19 山腳下的小村莊
20 躲在小樓房後麵的平房
因為出行和拍照隻能在一定的範圍內進行。我所能看到的朝鮮農村隻有這些。也許還會有比這更糟的一麵,可還能糟到哪裏去呢?其實這樣已經很糟了。要知道七十年代朝鮮人均GDP約600美元,遠遠高出當時中國人均GDP20倍!
是什麽造成了朝鮮如此低下的生產力水平和落後的農作方式?是製度嗎?是世襲嗎?還是其它什麽?雖然都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朝鮮和中國沒有可比性。因為現在中國根本就是資本社會主義。那就把朝鮮和古巴做個比較吧。同樣的製度,同樣是世襲,同樣都是被封鎖了幾十年,今天的古巴雖然還不發達,但也沒到需要外界糧援的地步。美國中央情報局2013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古巴93,中國96,朝鮮164!真給社會主義製度丟臉呀。
怎麽會這樣?到下一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更多照片
21 平壤羊角島飯店
22 平壤柳京飯店
23 人民大學習堂內
24 阿裏郎表演場
25 凱旋門
26 紀念碑
27 飯店服務員
28 平壤女交警
29 萬景台銅像
(未完待續)
謝謝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