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曲徑金秋時

當旅行成為一種信仰,生命永遠年輕!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曆史不會忘記 - 我知道的切爾諾貝利 (下)

(2021-04-27 16:00:40) 下一個

曆史不會忘記 - 我知道的切爾諾貝利 (下)

(四)事故與分析

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組織國際核安全谘詢組(INSAG)對事故進行了調查和評估,先後於1986年和1992年發布了兩份的報告INSAG-1[16]和INSAG-7[21]。IAEA的INSAG-7是一篇長達135頁的報告。雖然這份報告的結尾指出其對事故的分析是基於當時所收集到的信息,進一步的信息可能導致對報告結論的變動和更新,但到目前為止IAEA未對INSAG-7進行更新。據此我們可以認為,引用這份報告對事故進行分析是基於事實的分析。

1986年8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了第一份事故調查報告INSAG-1。這份報告將事故成因主要歸結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操作員“違反規定的操作”。從這個角度來看,切爾諾貝利事故的起因源於一係列不幸的“巧合”。

如前所述,導致事故的測試需要在反應堆低功率下由經過專門訓練的4月25日當班的操作員來進行。但25日中午電網對電站輸出功率的額外需求使得當班操作員無法繼續降低反應堆輸出功率,以至於關鍵的發電機惰轉測試被推遲。這就意味著測試需要由未經過訓練的下一班操作員來完成。

4月26日00:05由於接替反應堆操作的工作人員未經過執行測試程序的必要培訓,以及缺乏對測試狀態下反應堆特征的基本了解,麵對反應堆功率下降,操作人員沒有意識到長時間處於低功率運行的反應堆造成的“氙中毒”會對裂變的抑製作用,導致反應堆功率下降。當測試時出現反應堆功率驟降到遠低於測試規定的水平時,為了加速提升反應堆功率,盡快完成測試,操作人員違反技術操作規定,從反應堆中抽出超過規定數量的控製棒和安全棒。

00:28,抽出過量的控製棒和安全棒後,反應堆功率回升到200MW。為了盡早完成測試,在違反反應堆最低功率700MW規定的情況下開始最後的惰轉測試。之前,為了模擬汽輪機惰轉測試條件,操作人員已經關閉了緊急核心冷卻係統,區域自動控製係統和緊急停機係統。在200MW功率下運行一段時間後,反應堆內積累的氙135被燃燒減少後,功率快速上衝。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堆內留有足夠的安全控製棒,反應堆裂變反應仍在可控製範圍。不幸的是,為了加快提升反應堆功率,堆芯本應最少保留28根安全控製棒,被當班操作員違反安全規程抽得隻剩下18根。這一操作導致堆功控製冗餘度大幅低於原始設計極限,使反應堆處於因出現微小中子擾動便會發生不可控裂變反應的失穩狀態。

1986年8月蘇聯代表團在IAEA維也納特別會議上做報告的前蘇聯無機化學家瓦列利·列加索夫(Valeriy Legasov)在1988年4月27日留下五盤錄音帶[22]後在公寓樓梯間上吊自殺。雖然列加索夫在IAEA的報告對事故進行了深度分析,並且誠實地討論了悲劇的程度和後果,但因他的錄音當時沒有公開,從而引起各種對列加索夫自殺原因的猜測。

列加索夫的自殺在前蘇聯核工業界引起震動,1991年蘇聯核電安全委員會再次展開對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爐的控製棒設計缺陷的調查。根據蘇聯核電安全委員會的調查,1992年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表了INSAG-1補充報告的INSAG-7。與INSAG-1報告認為事故起因於違反操作規程不同,在確認違反操作規程是導致事故的前提條件後,INSAG-7詳細分析了在切爾諾貝利事故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兩個反應堆設計缺陷:石墨堆的“正氣泡反應性係數”和控製棒前端填充材料。

1:23:04控製室操作員認為反應堆功率重新穩定在200MW後,開始實施測試的最後步驟。但實際上一係列的誤判和違反規程的操作使得堆內安全棒數量低於規定下限,低功率下運行的反應堆處於“正氣泡反應性係數” 下控製冗餘度喪失的狀態。此外,該石墨堆在10%以下功率(200MW)運行使用反應堆控製係統並關閉控製棒和安全棒自動控製係統時,隻能靠堆外探測器來確定反應堆功率,無法探測堆芯的中子通量和分布。操作員在沒有確切掌握堆芯中子通量和能量分布的情況下繼續測試,關閉了冷卻水主泵外部供電,靠汽輪發電機惰轉產生的電量驅動主泵,隨著惰轉產生的電量減少,冷卻係統水流減緩,出現了反應堆溫度上升,堆芯氣泡量增加,從而形成反應堆功率進一步增加的正反饋。

1:23:40 在保護係統齊全的情況下,麵對急劇上升的反應堆功率,反應堆操作員至少有兩種手段可以實現緊急停堆,啟動ECCS向堆芯注入硼水(在堆芯超高溫的情況下存在導致堆芯損害的風險)和按下緊急停堆鈕(AZ-5)向堆內插入安全棒和控製棒。由於ECCS在測試初期已被關閉(並未違反操作手冊規定),麵對躥升的反應堆功率,再沒有經驗的操作員也不會不明白,如果他們無法控製反應堆功率的繼續上升,後果將是無法想象的。

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導致商業運行核電站堆芯熔化事故共有三起:美國三哩島、切爾諾貝利和日本福島。美國三哩島事故是設備故障和操作人員的誤判所造成。切爾諾貝利事故是違章操作和設計缺陷所造成。日本福島事故是自然災害、設計缺陷和電廠管理者錯誤所造成。歸納起來,設備和運行人員問題是導致三起堆芯熔化事故的兩大因素。從設備角度講石墨堆和沸水堆的安全保障不如壓水堆,從運營人員的角度講,如果留給日本福島處理堆芯熔化的時間以小時來計算,美國三哩島以分鍾來計算,切爾諾貝利則是以秒來計算的。

沒有時間過多考慮的值班主任選擇了被認為是緊急停堆的最後手段,按下AZ-5按鈕。AZ-5按下後,控製棒開始以0.4米/秒的速度插入堆芯。由於前邊提到的控製棒設計缺陷,首先進入堆芯的是控製棒前端的石墨部分。當石墨材料占據控製棒通道中冷卻水所占空間時,起到了加劇核裂變反應的慢化劑作用,引入擾動。這在缺少必要的安全棒和“正氣泡反應性係數”的情況下,能量分布不均勻導致堆芯核材料發生局部超臨界。

1989年在英國參加IAEA在職培訓後,我參加了中國首期核電站模擬器培訓班。一起參加培訓班的學員是來自秦山核電廠的中高層技術幹部。他們雖然沒有商用核電站操作和運營的經驗,但都是有著各類核反應堆操縱經驗的老同誌。培訓中,按下緊急停機按鈕(切爾諾貝利的迅速緊急防禦AZ-5按鈕)是我們在事故模擬演練中需要反複進行的。我相信切爾諾貝利操作員所接受的訓練一定是,AZ-5按鈕是控製反應堆內部裂變加劇的最後手段,一旦按下AZ-5按鈕反應堆就安全了。



1 核電站模擬器儀表盤

從理論上來講如果控製棒底端用的不是石墨,按下AZ-5按鈕後所有控製棒全部插入堆芯,反應堆還有一線希望停下來。但是,控製棒的這一設計缺陷並未被核電廠操縱人員所知。因此4號機組操作員根本不會想到,按下AZ-5按鈕竟然成了壓倒4號反應堆這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類似於這樣的問題上信息是否對等透明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即便波音737Max-8軟件設計存在潛在缺陷,如果飛行員對所裝軟件有所了解,熟悉這款軟件的功能,並經一定的培訓,起碼第二起墜機事件應當是能夠避免的。同理,如果切爾諾貝利4號堆操作員掌握控製棒的設計缺陷,明確反應堆在當時失穩狀態下按下AZ-5按鈕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也不會把AZ-5當作“救命按鈕”去按。

不幸的是,即便當時反應堆操作員沒有按下AZ-5按鈕,由於石墨堆設計上正氣泡反應性係數的固有缺陷和之前操作員違反規程的一係列錯誤操作,4號機組反應堆失穩後的高溫高壓導致主回路損壞,從而造成嚴重核泄漏事故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1:23:47,7秒鍾後反應堆功率飆升至33000MW,超出設計最大功率的10倍。事件發生後,全蘇核電運行科學研究所,基輔核研究所和I.V.Kurchatov原子能研究所對按下AZ-5後反應堆的響應進行了研究。雖然他們的研究均確認,堆芯局部功率瞬態分布不均是導致事故的原因[23],但不一致的地方在於,一方認為局部不均勻分布不足以造成燃料元件損壞[24]。對於矛盾之處,IAEA參與調查的委員會認為,針對物理過程的研究,雙方的研究已經包含足夠的信息確認按下AZ-5後反應堆的響應。但沒有接受局部不均勻分布不足以造成燃料元件損壞的結論,因為沒有熱工水力方麵的信息和無法保證所采用計算方法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進一步的研究顯示,長時間低功率運行會對反應堆穩定性構成極大的威脅,反應堆的狀態對極其微小的擾動十分敏感[25][26]。在按下AZ-5後,反應堆功率增速可達每秒400或1000MW。 6.5秒後反應堆功率可升至初始功率的31或64倍。

調查委員會認為除去反應堆控製保護係統控製棒以外,存在其它導致事故的不利因素。超過規定數目運行主冷卻泵導致在冷卻水高流量的情況下,堆芯入口處冷卻水過冷度接近於零,主泵氣蝕,主泵停轉前關閉緊急保護係統信號,冷卻回路泄漏等都可能成為不利因素。盡管如此,事故調查委員會認為,蘇聯提供的研究結果足以讓對事故的調查集中在控製保護係統控製棒的設計,反應堆熱物理特征,以及電廠運行人員的操作上。

堆芯過熱產生的高壓蒸汽導致冷卻回路因無法承受壓力爆炸。回路中的冷卻水與裸露的高溫堆芯接觸後發生第二次爆炸。


2 4號機組事故後廠房內景 (翻拍自切爾諾貝利博物館圖片)

爆炸將反應堆2000噸的上蓋炸飛,4號反應堆廠房被炸掉一半,反應堆堆芯直接暴露在大氣中,據當時在場人回憶,據在場的人回憶,看到堆芯部位的空氣被電離激發產生出一道藍白光柱射向夜空。


3 4號機組爆炸後外景(翻拍自切爾諾貝利博物館圖片)

(五)救災與清理

爆炸中從4號反應堆飛出的部分高溫石墨材料落到相鄰的3號反應堆汽輪機廠房頂部,點燃了鋪設在屋頂的瀝青材料,引發大火。

爆炸發生後的5到10分鍾時間,切爾諾貝利軍事化第二消防站和普裏皮亞季市軍事化綜合消防隊消防員先後趕到現場。兩個小時後基輔市消防隊趕到現場加入滅火行動。

第一批到達現場的28名消防隊員並不知道火災是由反應堆爆炸所引起的。他們一邊用水滅火,一邊用消防鍬清除爆炸後散落在3號機組廠房頂部的放射性殘骸。這時,廠房頂部的輻射強度是2萬倫琴。

人體受到1個小時500倫琴照射後即可導致急性死亡。最先到達現場的消防員一個小時後因出現頭暈和嘔吐症狀而被換下,他們當中隻有16人活到事故後的二十周年。



 4 消防隊員雕像

2點10分,汽輪機廠房屋頂大火被撲滅,成功阻止了火災從4號反應堆廠房向3號反應堆廠房的蔓延,保護了相鄰的正在運轉的3號反應堆。被保護下來的切爾諾貝利3號機組繼續工作到2000年12月退役關閉[27]。

4點50分,4號反應堆廠房內的火災基本得到控製。

6點35分,4號反應堆廠房外由爆炸引起的火災被全部撲滅,4號反應堆內部的燃燒持續了10天。

4月27日晨,首批投入救災工作的蘇聯防化兵核防護部隊2600人,400輛專用車輛乘運輸機、直升機抵達事故現場。據美國學者William Potter 和Lucy Kerner文章,當年參與救援的所有軍人深知災區的危險程度[28]。從4月27日至5月6日,蘇軍直升機駕駛員及士兵冒著高劑量輻射的危險從200米高空徒手向4號反應堆投下了5000噸的硼砂、白雲石、粘土和金屬鉛等混合物吸收中子,並阻止堆芯剩餘的核燃料向外擴散。

在撲滅堆芯部位的明火後,為了避免4號機組內部上千噸高溫石墨塊和熔化的堆芯穿透幾層混凝土樓層後落入地下室與積存的高放射性廢水相接觸再次導致水蒸汽爆炸,3名熟悉情況的誌願者進入4號反應堆地下室打開排水閘門。由於對地下室路徑熟悉,他們避開高輻射積水區域,成功完成打開排水閘門。他們活至2000年以後。閘門打開後,救援人員使用消防泵抽幹了地下室內2萬噸高放射性積水。數月後,堆芯的放射性燃料果然燒穿了廠房地板,但積水早已抽幹,避免了爆炸再次發生。

5月4日起,開始從側麵向反應堆地下打孔後注入液氮,從而起到凍結反應堆下方土壤的作用,避免殘存的堆芯材料熔化後對地下水造成汙染。於此同時調集礦工挖掘一條通往反應堆底部的通道,以便在反應堆下方建造一個隔離帶,目的是起到同樣的作用。後來因堆芯核燃料裂變反應停止,不再有向下熔穿的可能性,礦工挖掘的地下通道被混凝土封死後棄用。

5月初,基輔地區的放射性劑量嚴重超標。為了避免隔離區地表殘存的放射性物質隨雨水流入普裏皮亞季河,對下遊河流造成汙染,沿河修築了130多條堤壩保護1500平方公裏範圍內的河流。

5月20日,在事故得到控製後,為了防止堆芯殘存的核燃料進一步向外擴散,石棺設計工作開始。石棺的建造用了206天。消耗了超過400,000 立方米水泥和7,300噸鋼鐵,終將740000 立方米受嚴重汙染的廢墟封死。石棺上有超過60個觀察孔用於監控堆芯狀態 [29] 。



5  舊石棺(翻拍自切爾諾貝利博物館圖片)

由於事故後建造的石棺隻是直接搭建在爆炸廢墟上的一種臨時防護措施,該石棺本身非常脆弱。如果倒塌會導致進一步放射性泄露。2012年4月26日,耗資9.35億歐元的新石棺開工建設[30]。2016年11月29日,新石棺正式安裝完成。新石棺內裝有能解體舊石棺及清除反應堆殘骸需用的吊臂,以便放射性材料的清除[31]。


6 新石棺建成後切爾諾貝利4號機組外景
新石棺建成後參觀電站的遊客可以在百米左右的距離內觀看這個新地標。周邊的放射性劑量為5μSv/h左右。前文提到的4號機組周邊放射性劑量最高的區域是附近“紅樹林”,約為5 - 50 μSv/h。
 

7 4號機組周邊受汙染最嚴重的紅鬆林區

根據前蘇聯發布的事故報告,4號反應堆總共有180至190噸的二氧化鈾和核廢料。在反應堆大火撲滅後,政府征募了大量清理人員,他們被稱為“清理人”,負責清理現場和石棺建造。

為了避免散落在隔離區內放射性物質的二次擴散,受到嚴重汙染的地麵設施、土壤及植被,全部清除後就地掩埋。因此很多村莊被從地圖上抹去,消失和廢棄村莊的名字寫在廠區一條路兩邊的牌子上。


8 路兩側每個牌子代表一個村鎮

在接下來的兩年裏,大批救災人員參與放射性物質清理。他們分期分批進入反應堆30公裏範圍內的1840個定居點,開展了輻射汙染清理工作。在1986年和1987年期間,救險工作人員受到了0.01-0.5Gy劑量的照射。前蘇聯為60萬參加切爾諾貝利救災和清理的人員頒發了獎章或勳章。

目前,距離4號機組3公裏的普裏皮亞季市區空氣中的輻射值為0.5 - 5 μSv/h。切爾諾貝利輻射防護區內大部分地區的劑量為0.22 μSv/h,略高於天然本底水平。但在這一區域分布著很多上萬高輻射熱點。這些熱點是由當時非常小的散落反應堆碎片所導致的。


9 居民區一處高輻射熱點

2002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十年,在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Human Consequences of the Chernobyl Nuclear Accident A Strategy for Recovery 的報告[32]。該報告在對現狀進行了總結後,對15-40每平方公裏居裏高汙染區內定居的15-20萬人表示關注,同時提出了一係列跟蹤和恢複生態環境的策略,和計劃實施的項目。

2011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25年,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政府分別發布了一份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的評估報告[33][34]。後者主要介紹了聯合國項目在白俄羅斯的情況,以及事故發生25年後對境內生態環境狀況跟蹤和評估,同時給出了對區域內未來幾十年殘存放射性汙染的預測。

烏克蘭報告長達328頁。報告中再次對事故發生原因進行了論述。其表述的觀點與IAEA的INSAG-7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因其采用了通俗易懂文字,該報告更適合於沒有專業知識的人閱讀。

對於隔離區人員的疏散,該報告給出了更具體的數字。有些數字與前文參考資料中引用的數字有些出入。因為這些是動態數字,所以造成出入的原因可以理解成為是數字收集時間不同所致。報告指出,政府在事故嚴重程度和放射性汙染程度上沒有對公眾做到公開透明。存在對外透露信息與本國公民不等同的情況,導致公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和謠言的傳播。

根據這份報告的數據,登記在冊參與清理工作的人員為314,192,其中207,486人參與了1986–1987期間的救災與清理工作,被稱為 “清理者”。報告披露了有關部門對1986到1990年參與清理工作受到輻射損傷的人員,以及從隔離區撤離的居民受到輻射狀況進行跟蹤回訪的數據,以及各類人員輻射劑量與各類疾病,特別是癌症,發病率之間的關係。

報告在回顧了25年來對烏克蘭境內隔離區生態環境檢測體係在軟硬件方麵的建立,並對隔離區內土壤、地下水、河流、野生動物、居民,以及農牧業等地方經濟的影響和目前狀況進行了論述。並提出構建新的屏蔽體係“新石棺”和反應堆退役策略。

報告最後就未來在安全方麵應從切爾諾貝利事故吸取教訓方麵進行了總結。總結的重點放在核電安全、響應的有效性和國家應急響應係統三個方麵。

報告發布十年後的今天,當中的一些目標已經完成,一些正在完成。三十五年前的災難讓我們對核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清醒的認識。救災與清理的教訓被總結成了經驗並為防範於未然而付諸實施,對後續遺留問題的認識將隨著時間而變得更加清晰。這讓我們每個到過隔離區的人對和平利用核能更加具有信心。

(六)未解的疑問

直到今天,在事故發生後的三十五年的時間裏,從不同的角度對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真相的探求從來沒有被放棄過。1991年脫離蘇聯後,經過三十年的時間,烏克蘭逐步成為一個民主國家。烏克蘭方麵切爾諾貝利事故的信息已對外公開,但因為是俄文,能讀懂的人不多,被翻譯成英文的資料十分有限,從而導致對事故真相的發掘隻能依靠這些英文資料。

在我查閱有關資料的時候發現過對事件相互矛盾的描述,原因是未對所引用信息的原始出處進行核實。例如,2009在一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上發表的文章中提到的“ 當地居民是通過國外新聞媒體才得知發生了核泄漏事故”[35]與1987發表在IAEA組織的會議上的文章相互矛盾。在IAEA的會議文章[36]中作者指出“事故發生後曾立即勸告當地公眾減少戶外活動,關好門窗。4月26日,該鎮各接納兒童的公共設施中的所有戶外活動均被禁止。”這在烏克蘭政府發布的一份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的評估報告[34]中得到確認。

因此,疑問的解答需要通過從原始資料中發掘客觀事實來進行,而不是靠主觀推斷或引用非官方文獻。我去過四次烏克蘭一次白俄羅斯。第一次去烏克蘭,先去看了基輔的切爾諾貝利博物館,最後一次去了事故現場。參觀切爾諾貝利博物館能看到的與事故有關的文字和圖片信息比去現場要多。當然,在現場我們可以感受到事故對電站周邊環境的影響,在博物館不會有那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10 切爾諾貝利博物館外景

回到未解的疑問這個問題上來,如果我們回顧從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到處理的整個過程,會發現存在著兩個與人有關疑問。一個是反應堆操作員按下緊急停堆按鈕 AZ-5這件事,另一個是列加索夫留下5盤錄音帶後自殺這件事。

雖然1986和1992 IAEA的兩份報告(INSAG-1和INSAG-7),以及2011年烏克蘭政府發布的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的評估報告已經給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但是仔細閱讀INSAG-7後會發現,事故起因一節(1-4.9)第一句話是這樣的:The event which initiated the accident was the pressing by the senior reactor control engineer of the EPS rod drop button  (EPS-5) to shut down the reactor for some reason which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for certain.簡單的說就是,反應堆高級控製工程師按下停堆按鈕EPS-5這件事尚未確定。這裏的EPS-5就是本文的AZ-5。

這一事件尚未確定的原因是,當時控製室內當班工作人員的說詞不一致,反應堆各項參數記錄不完整,而試圖通過前蘇聯核電站設計部門計算機模擬得出的結果,如前文所述,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INSAG-7中提到的類似的情況還有多處,特別是在確定操作員的操作正確與否方麵,在當時的狀況下,以及與操作手冊之間存在的矛盾,因而無法確定正確與否。INSAG-7委員會希望將來通過蘇方進一步研究可能會為這些情況提供數據證明。

但是隨著隨著蘇聯的解體,以及2000年12月切爾諾貝利核電站3號機組的關閉,社會對切爾諾貝利關注的重點轉移到事故後釋放出來的放射性物質對未來生態環境的影響上來,解答導致反應堆失控的原因的疑問成為無人關心的曆史問題了。

鑒於列加索夫在事故處理團隊中的重要位置,加上錄音帶的內容在他自殺後沒有馬上公開,曾引起各種主觀猜測,因此希望能通過公開他的五盤錄音帶來揭開這個疑問。列加索夫實際上是無機化學家。他之所以受到關注,不僅是因為他在處理切爾諾貝利事故中的技術角色,更多的原因是當時沒有公開的5盤錄音帶。而且因為錄音帶的存在在當時蘇聯的核工業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從已知的事實上來看,列加索夫自殺後,前蘇聯的核工業設計部門開始更加重視對切爾諾貝利事故更深入的模擬和分析。而由前蘇聯提供的模擬數據被IAEA在1992的事故分析報告INSAG-7 中引用。

列加索夫自殺前留下的5盤錄音帶在蘇聯解體不久後全部公開,但錄音帶的英文文字譯文直到2020年3月才全部完成。看過列加索夫錄音的英文文字版後,我並沒有讀到像網上文章中說的留下記錄事故的真相和“對政府表示失望”[35]。他的錄音記錄的是他本人經曆過的事故處理、與決策層有關人員的交往和前蘇聯核電站設計部門已知的反應堆設計技術等問題,並沒有上升到政治層麵。

在列加索夫留下的錄音中有這樣一段話:So I just know that the next nuclear accident will be at the Armenian plant and the whole of Armenia will be affected. Then the next most likely is Bulgaria, Kozloduy. And the next most likely is Leningrad; it will certainly explode. [22] 他說的亞美尼亞核事故並沒有發生,保加利亞沒有,列寧格勒核電站也沒有爆炸。

雖然列加索夫留下的錄音既沒有給出猜測中的那些切爾諾貝利事故被刻意隱瞞的內幕,也沒提到他自殺的原因,但他對前蘇聯核電站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可能導致事故的因素的關切,的確在他身後被進一步的研究,存在的設計缺陷被加以改正。

現在回過頭來看,更有值得回味的可能要是列加索夫在錄音中留下的最後一段話。Reported on what is being done. The question is what was needed from Moscow. Full approval of our actions; very calmly. But I was very pleased with all the conversations with Ryzhkov and with Dolgikh. They were very professional[22]。列加索夫的這段話,讓我們看到了當時蘇聯社會的兩麵性。

一麵是,一個龐大、僵化、行將就木的官僚體製。在這個體製下,被認為是這個體製的優秀工作者們,為這個體製的缺陷和病垢勤勤懇懇的工作著。遮遮掩掩,欺上瞞下成為在體製中生存的潛規則。列加索夫的自殺或許是出自個人身體原因,或許是無法承受生活在這樣一個體製內心靈上受到的折磨,或許是兩者兼而有之。無論是哪一種,隨著他的離去,將成為一個即便是從他留下的錄音帶裏也無法最終找到答案的疑問。

另一麵是,在這個官僚體製內有著為數不少的職業工作者,他們十分優秀,十分敬業,深深的反映出在前蘇聯社會的大環境下,人性光明的一麵。如果我們把視角拓寬到參與整個事故救援和清理的隊伍上,通過切爾諾貝利,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對職責、組織和國家的忠誠,對家庭和愛情的執著,以及麵對死亡威脅的無畏精神。

三十五年過去了,造成切爾諾貝利事故的蘇聯體製已不複存在,但事故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曆史將不會忘記。

 

參考文獻

[1] Interview of Valentyna Shevchenko to "Young Ukraine" (Ukrainian Pravda). Istpravda.com.ua http://www.istpravda.com.ua/articles/2011/04/25/36971/.

[2] 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頒布總統令502/2011,向葉夫根尼·韋利霍夫院士授予烏克蘭3級功績勳章 (Order of Merit),以表彰他在疏散切爾諾貝利居民的貢獻。

[3]《大動蕩的十年》,雷日科夫,第 171 頁

[4] Director: Maninderpal Sahota; Narrator: Ashton Smith; Producer: Greg Lanning; Edited by: Chris Joyce. Seconds From Disaster.第1季. 第7集. 30/40–50 minutes,2004-08-17.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5]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Update Log 12 March 2011. IAEA.org. 2011-03-12

[6] Forsmark: how Sweden alerted the world about the danger of the Chernobyl disaster, European Parliament New, 15-05-2014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news/en/headlines/society/20140514STO47018/

[7] Table 2.2 Number of people affected by the Chernobyl accident (to December 2000)" (PDF). The Human Consequences of the Chernobyl Nuclear Accident. UNDP and UNICEF. 22 January 2002. p. 32.

[8] Table 5.3: Evacuated and resettled people" The Human Consequences of the Chernobyl Nuclear Accident. UNDP and UNICEF. 22 January 2002.

[9] Chernobyl's continuing hazards, by Stefen Mulvey, BBC News

[10] Mary Mycio. A Natural History of Chernobyl. Wormwood Forest: A Natural History of Chernobyl. 2005.

[11] What happened in Chernobyl?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 Greenpeace. 2006-03-20

[12] 切爾諾貝利輻射區:野灰狼群成真正的主人《中國青年報》2018年07月18日

[13] Top 10 Most Expensive Accidents in History. Www.wreckedexotics.com

[14]人禍釀成史上最大核泄漏事故“死亡之城”切爾諾貝利25年祭,《文史參考》2011年第8期

[15]特寫切爾諾貝利事故十年後,《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1996年第3期

[16]核安全文化手冊 30人死亡 國家核安全局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17] Marples & Risovanny. 1996

[18] INSAG-1 IAEA 1986

[19] SCIENTIFI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FOR POWER TECHNOL-OGY,  Physical Startup of the RBMK-1500 Reactor at Unit 1 of the Ignalina Nuclear Power  Plant, Rep. 12.346, Moscow (1987).

[20]  Civil Aircraft Accident Report 4/73: Trident I G-ARPI: Report of the Public Inquiry into the Causes and Circumstances of the Accident near Staines on 18 June 1972. Accident Investigation Branch,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HMSO, London, 1973.

[21] INSAG-7 IAEA 1992

[22] 列加索夫錄音帶(英文翻譯) https://legasovtapetranslation.blogspot.com/search/label/CHernobyl

[23] BCECOK)3HfaIH HAYHHO-HCCJlEflOBATEJlbCKHH HHCTHTYT OOSKCnjlYATAUHH ATOMHblX CTAHUHH/HHCTHTYT ATOMHOH3HEPrHH  HMEHH H.B. KYPHATOBA, PaspaSoTKa nojmoMaciiiTa6HbixMaTeMaTHHecKHx MOflejiett flHHaMHKH A3C c PBMK-1000 H anajiH3 na HX OCHOBCnaiajibHOH CTaflHH asapHH na HepnoGbiJibCKOH A3C, OTHCT,HHB. Ms07-2821/89, MocKBa (1989).

[24] HAyHHO-HCCJIEflOBATEJIbCKHH H KOHCTPyKTOPCKHfl HHCTH-TVT 3HEPrOTEXHHKH, O6omeHHbifi anajins asapHH Ha 4 GJIOKC HA3C,13.168 Ox, MocKaa (1990)

[25]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FOR POWER TECHNOL-OG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ernobyl Accident, Rep. P-34962, Moscow(1986).

[26] USSR MINISTRY OF POWER, Addendum to the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ccident at Unit 4 oF the Che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 on 26 April  1986, Soyuzatomehnergo 4/611, Moscow (1986).

[27]Radioprotection et Droit nucléaire [eds.: Ivo Rens and, Joël Jakubec, collection SEBES, 1998, pp. 247–261

[28] William Potter and Lucy Kerner, 1991, The Soviet military's performance at Chernoby

[29]Higginbotham, Adam (26 March 2006). "Chernobyl 20 years on". The Observer. London.

[30]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開建"新石棺" 全球核能信心待提振。 2012-04-26

[31]國家地理,重返危機現場-驚爆切爾諾貝利。2014-04-26

[32]A Quarter of a Century after the Chernobyl Catastrophe: Outcomes and Prospects for the Mitigation of Consequences National Report of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Ministry for Emergency Situations, ISBN 978-985-6765-69-1

[33]Twenty-five Years after Chornobyl Accident: Safety for the Future. National Report of Ukraine, Ministry of Ukraine of Emergencies, ISBN 978-966-1547-64-2

[34]The Human Consequences of the Chernobyl Nuclear Accident A Strategy for Recovery A Report Commissioned by UNDP and UNICEF  with the support of UN-OCHA and WHO 6 February 2002

[35]突發性災難中媒體傳播社會信息的方法和責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www.scio.gov.cn 2009-11-03 http://www.scio.gov.cn/XWFBH/llyj/Document/453714/453714.htm

[36] Ilin, L.A.; Pavlovsky, O.A. Rad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Chernobyl accident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measures taken to mitigate their impac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clear Power performance and Safety- IAEA-CN-48/33, Vienna, 28 September - 2 October 1987

[37]切爾諾貝利事故調查後自殺的物理學家瓦列裏·列加索夫(Valery Legasov)的悲劇故事https://chi.tivoyageur.com/tragic-story-valery-legasov-physicist-who-committed-suicide-after-investigating-chernobyl-959419

 

英文縮寫

RCPS         Reactor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

PPDDCS      Physical power density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

DBA          Design basis accident

DREG         Diagnostic parameter recording program

ECCS         Emergency core cooling system

EPS          Emergency protection system

LAC-LAP      Local automatic control and local automatic protection system

LOCA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林間曲徑金秋時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把源碼中的 rgb 0,0,0 改成 78,78,68.
林間曲徑金秋時 回複 悄悄話 古樹羽音 發表評論於 2021-04-28 00:04:59
---------------------------------------
人類已經離不開能源了,盡管深知代價的沉重。謝謝留言。
cowwoman 回複 悄悄話 你把頁麵底色變成灰色是怎麽做到的?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能源啊能源!人類為此付出的沉重代價。感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