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
2020 (38)
2025 (3)
自從孩子加入了“芝漂”的隊伍,我的觸覺就開始對風城芝加哥頻頻發電,時不時地找個茬子去關懷一下自在飛翔的孩子,慢慢地對這個城市就有了感情,也有了想更多地了解它的願望。
對於芝城的認識,總是離不開“樓”的。
現代人,沒住過樓房的恐怕不多了,但居住摩天大樓的經曆還是局限的,要麽是在匆忙的差旅途中,要麽剛好在空中之城打工。從實習到開工,孩子這幾年進進出出了好幾棟超高大廈,我也跟著熟悉了生活在雲端的城市族們。
在鄉下住慣的人,對城裏的高樓大廈是有很多負麵印象的。大廈的周遭,是川流不息的車陣,是神色匆匆的人流……所以,剛接近鬧市中林立的公寓樓時,感覺這裏完全不該是居住地帶。
然而走進大廈,發覺裏麵完全是一個折疊世界。我的幾個印象是:“安靜”,樓裏的空間似乎是獨立的存在,大都市的喧囂瞬間都被靜音掉了;“年輕”,這自然並不奇怪,迷戀多彩都市生活的肯定都有一顆年輕的心髒;
“便捷”,樓下的健身房,街角的酒吧,對麵的劇院…… 還缺什麽?
“現代”,大廳都是很專業的布置,力爭第一次就能打動看房的客人;
“舒適”,樓的頂層常常是公共活動空間,可以仰望天空,可以俯視人間;
“眩暈”,恐高恐怕是我難以克服的心裏障礙……
室內一角
通過一係列的親身實踐,我對在大城市生活慢慢地恢複了信心,對芝加哥的路標性建築群產生了親近感。原來,它們並不是千篇一律的乏味, 而是各有各的風采和性格。仲夏之際,乘坐著建築主題的郵輪,一邊從水上穿梭過不同時代和不同風格的建築叢林,一邊聆聽著它們背後的趣味曆史,我漸漸地領悟到了 “芝加哥長期以來一直是建築創新和實驗的實驗室“這種說法的含義。
熱門的Chicago Architecture Tour
這種風格叫Art Deco
這個叫International Style, 你懂的。
不知不覺中,我也可以當半個導遊了。每一棟大廈背後的傳說,往小的方麵說,有如顆顆小水珠,透亮晶瑩;往大的方麵上講,卻像陽光下的小水珠,折射著大千世界的變幻。忍痛割愛,就挑選兩顆水珠,耀眼的……
“混搭的圓形的塔樓”
但凡啥事兒占了史上第一的寶座,都是有要give us colour to see see的厲害。作為芝加哥的名片之一,Marina City就獨霸了兩項世界冠軍。
首先,它們是曆史上第一對圓形公寓建築。我們常常稱它們為“玉米樓”,這個小名是一種生動的形象描述。每粒玉米都是一套獨立居室,玉米芯的地方是電梯和公共活動空間。這裏似乎更適於單身狗居住,客廳、臥室、餐廳謙遜地合三為一,寬敞的陽台則有些奢侈,可以盡情地飽覽日出日落下的芝加哥河美景。
此外,Marina City是集住宅和商業為一體的多功能型建築的鼻祖。上世紀60年代,城裏人一窩蜂地奔向廣闊的郊外農村。為了拴住年輕人的腳和心,設計師Bertrand Goldberg費勁心思地設計了城中之城 (city within a city)。在這裏,看劇,健身,血拚,聚餐都是一步之遙,走進樓下的船塢,你可以直接蕩起雙槳……
現如今,混搭的或圓形的大廈,都不再是個事兒了,但首吃螃蟹或者番茄的人卻隻有一個。
仰望雙塔,我會突然走神。地麵上的頭十八層都是停車場,看著每輛車車尾向外停放,恐高的我還是有些心悸。
不同角度眺望“玉米樓”
“她不紅是沒道理的”
摩天大樓的特征是極為雄性化的。鋼筋水泥傳遞給我們的信號,是沒有溫度的硬剛冰涼,是讓人透不過氣的挺拔威嚴。在芝加哥本土成長的Jeanne Gang,是闖入男性一統天下的建築界江湖的一名女傑。她的作品讓你相信,林立的都市也有垂柳掠過麵頰的陰柔,也有微風吹起卷發的浪漫。
“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從此我開始孤單思念。”
這是我看到Jeanne Gang設計的Aqua Tower和Vista Tower的第一反應。遙相呼應的兩棟大廈以獨特的形態和優雅的韻律,為芝加哥的城市天際線增添了無限的魅力。2020年前,前者享有女性建築師設計的第一高樓的美譽。2020年後,後者繼續擔當這一榮光。
Aqua 大廈的表麵,是波浪般此起彼伏的形狀不一、錯落有致的涼台。 這樣的設計非常利於左鄰右舍/上鄰下舍之間的溝通,不知有沒有文人墨客以此樓為背景,編出一個家長裏短、談情說愛的肥皂劇。
Vista 大廈的線條很美,有如三位佳人,在水一方,亭亭玉立,外部的寶藍色澤也很美,與樓下湛藍的湖水和樓頂蔚藍的天空和諧地交融。
水陸仰望Vista 大廈
芝加哥的建築之旅引人入勝,我雖然不是托兒,也願意做個義務宣傳員,廣而告之。
畫家筆下的大廈
芝加哥河環繞的Loop居民區, 高樓聳立。夜幕之下,燈光格外璀璨,倒影特別迷人。這是一幅暖人心扉的畫麵,萬家燈火中,在一扇橘黃色的窗口裏,有我熟悉的身影……
我二十年前去芝加哥開過一個會,印象不錯,國際大都市的風範!謝謝圖文並茂分享!
走在馬路上感覺比紐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