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5)
2019 (77)
2020 (50)
2021 (34)
經常能看到文學作品裏使用“苟且偷生”,“苟且之事”,“苟且”這類的很有文藝性的詞匯。這些修辭給給作品以潤色。燃鵝,蛋事,你們有木有思考過“苟且”其實是漢語裏一個很奇怪的詞匯。為什麽這兩個字的拚湊就代表了它後麵的那些涵義?這不夠科學,哦no,不夠文學。
首先,苟且兩個字拚湊成一個詞,這就很奇怪。現在我們複習一下漢字詞匯的構成法:
偏正式、聯合式、動賓式、補充式、主謂式、重疊式、附加式
如果單單從兩個字的字麵意思來理解,它們的構詞方法是不在這七種之內的。
【苟】字的意思是:
1. 姑且,暫且:~安。~延殘喘。~且。
2. 馬虎,隨便:~得。~合。不敢~同。
3. 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貴,無相忘”。
4. 姓。
【且】字的意思是: 1. 且 [qiě]2. 且 [jū]且 [qiě]尚,還,表示進一層:既高~大。尚~。況~。表示暫時:苟~偷安。姑~。表示將要、將近:城~拔矣。年~九十。一麵這樣,一麵那樣:~走~說。表示經久:這雙鞋~穿呢!文言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說。姓。
適時上你會發現,甚至於現今苟且二字的意義,其中一條是從“苟且”一詞而來。並不是兩個字通過意思構成了詞,而是由於出現了苟且一詞,添加了苟和且的新釋義。
在考慮苟且偷生和苟且之事兩個詞。苟且之事,多指男女之事。後來則引申稱為不可描述之事的意思,進而有了轉意。那麽苟且+偷生又是什麽意思?進行不哭描述的事情來沒羞沒臊的活下去?
如果深入思考和研究,你會文理不通的地方越來越多。
幸好,經過笑談民間文學理論愛好者小8的研究,今天為大家解開了這個漢語文字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注,此處應有掌聲。稍作停頓。)
笑談的另外一位民間文學理論愛好者,笑比哭好,曾經給大家解釋過“且”這個字的古文釋義,那就是且是古漢字中的象形文字,起源於故人對二弟的形象描述。同時笑比哭好還介紹過且的對應漢字,“也”字。
直至今日,尚且有一些正式的漢字學典籍對苟且的解釋是:
苟,代表草率。且,代表JJ。那麽男人草率的使用JJ的行為,被叫做苟且。這種不可描述的事就被稱為“苟且之事”。
事實上他們解釋的都不對,我這才是正根。根據漢字複合詞的構詞法,苟且是一個聯合式構詞。所謂聯合式,就是說構成單詞的兩個字是同等對應的漢字。比如,歡樂,陰陽等。聯合式構詞裏有並立和對稱兩種方法,說俗點就是哥倆好和夫妻配。那麽苟且到底屬於哪類呢?苟且屬於後者。從漢字書寫來看,如果且代表陽,那麽苟則代表陰。那麽苟具體是怎麽來代表陰呢?需要你自己寫出來自習觀察體會。總之,不可描述,但是故人突然就覺得這個字可以代表陰,所以就代表了。當然,不通於“且”是由形而生,“苟”其實是因為長得像後來被拿來借用造了這個詞。就像“也”本身已開始也不是用來代表陰的。
有了苟和且兩個字的正確解釋,我想現在大家自己就都明白什麽是“苟且之事”了吧?
燃鵝,問題又來了,那麽苟且偷生又如何解釋呢?呢?呢?
為什麽苟且就能偷生?錯!請不要往計劃生育方麵理解。這個苟且偷生的意義則又把苟且的本來含義轉意變得高大上了。
這裏不得不提到馬洛斯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人類需求的最低層次。
這個理論恰好解釋了什麽是苟且偷生。苟且,代表了飲食男女中的男女需求(當今社會更有男男,女女,變男變女和不男不女等新形式),這是人類生存的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在中國古人眼中,生存的形式應該是高層次的,是以自我實現和社會認同為理想目標的。所以,當一個人被迫放棄了更高層級的需求而降低到最低人類生存需求為底限的時候,那就是“苟且偷生”。按古人的標準那還不如死了算球。但是後世中國古人的生存也是困難,比不得人們追求“舍生而取義”的年代了,所以後世人不但苟且偷生,還發明了好死不如賴活著。
愛內歪,就不多探討生存和生活了。重要的是俺又闡釋了一個重要的偉大的民間漢語言詞匯研究新發現。您今天,苟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