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得把核” 猜想
----東大有多少核武器?
2025年9月底,美國總統在準將以上美軍大會上聲稱:“我們的核力量無人可比”。他最近走進美國在落基山脈地下核倉庫中,向全球展示其數千枚核武庫存,叫囂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核武國家動武的能力。美國把核能力擺在對方麵前耀武揚威,為自己壯膽。俄羅斯也不示弱,打算擴大核武到萬枚級別。美俄各自撕毀核裁軍,打破和平衡,核武問題已經不能阻止人們為地球毀滅的擔心了。引起我們的問題:東大究竟有多少核武器呢?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和美國等機構的估計,東大核武庫正在擴張,截至2024年初,估算數量已達500枚。這個數字不敢說別有用心的貶低,就是戰略上藐視的典型說法。錯的太離譜了。其實中國官方對自己的核能力早有論述:“夠用”。
東大是被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分別進行過核訛詐和核威脅過的唯一大國。
19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不斷被美國人核訛詐,催生了中國人一定要有核武器的執念。1969年在蘇修的手術刀式核威脅麵前,中國人一方麵挖防空洞進行“防核”,另一方麵就是加緊核武器的生產加以“反製”。在這種壓力下,寥寥數百枚核彈頭就“夠用”?太不了解中國這個民族了。我們既然能勒緊褲帶造出核武器,就能接著勒緊褲帶造出足夠數量的核武器。
在這種壓力下,僅僅數百枚核彈頭就形同被滅。中國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唯一國家。為什麽?就是說,中國不允許首先對中國使用了核武器的國家能繼續存在下去。這種表述存在兩個核心因素。一是核武器的種類和威力,二就是核武器的總數量。在中國核武器出現初期,由於技術的限製,數量上的擴張是唯一選擇。
多少算“夠用”呢?
一是看核材料。
原子彈的原材料就是放射性元素,鈈,鈾。這東西毛時代是買不來的,隻能自己開采。在東大地大物博的廣袤國土上,不乏原核武需要的任何材料。1969年12月23日,中國鐳提純達到96.77%以上,正式走入鐳時代。為核武器的量產打下物質基礎。(參見文章《從“功勳鈾礦”到“核電糧倉”,向新向智向未來!》和《中國是怎樣走進鐳時代的》)
二是看需求。這個需求就是麵對美蘇的核威脅,必須同時具有對付他們及其盟友的核能力。於是看官可以想象東大需要多少才能足以算“夠用”。
三是看生產能力。除非受到原材料的局限外,中國的生產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鑒於1970年代前蘇聯核武壓力下,中國的武器生產可以用“隻爭朝夕”來形容。那就是加班加點,玩命向前衝。
下麵要把中國的核工業發展做一個回顧。
中國的核工業早在建國不久就放在實際操作中,1956年7月28日原子能事業部成立形成管理和生產的規劃發展體係。1958年,原子能事業部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繼續對原子彈的理論和實踐的路徑進行研究和試驗。核工業的成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1964年解決了原子彈的製造技術,1967年成功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並在1967年6月17日成功空投了330萬噸當量的氫彈,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標誌著中國核武器發展進入新階段。高速和精準載具的研發也獲得成功。剩下的問題就是量產。
毛時代中國已經擁有不亞於美蘇的核武器數量。保守說是數量級上沒有差別。
我不知道中國為什麽對這個數字保守秘密,可能是不願意和美蘇一起限製核武器吧。但那個時代,中國人不穿褲子也要造核武器,特別是蘇修要給我們手術刀式的核打擊時,中國人加緊生產核武器?那時是加班加點玩命幹,一不留神搞了個世界第一。所以,悄悄地不說,要問,回答是絕對夠用。“夠用”這個詞是指與其他核大國的平衡。也就是在數量和質量上與主要美蘇核武器大國實現的戰略平衡。
一般來說,核武器本身是不大用得上的,就是戰略威懾。所以,把家底亮出來沒啥不好意思的。所以,美國蘇聯在核裁軍談判中,各限製在五六千枚核武器(公開的數量,可千萬別被他們的數字騙了。實際上應該更多,也不排除誇大吹噓的可能)。這個數量好意思嚇唬中國?中國不比這兩家少,兩家加起來一起對付,都是夠用的。於是少於三千枚,不足以用“夠用”來表述。照中國人“悶頭趕超,回頭一看,一騎絕塵。對手早在後麵歇菜”現實來看,不保守估計,逾萬枚核武也不是什麽稀奇事。隻是為了不自縛手腳,這話絕不能說出來。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把工作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許多軍工項目,包括核武器都逐漸慢下了。但從來沒有停工和撤銷。特別是核工業從來都是國家和民族的壓箱底的寶貝兒。
1980年5月18日,成功完成了“東風五號”洲際彈道導彈的全程飛行試驗。 這次試驗是在中國本土酒泉發射場進行的,火箭精確擊中了太平洋上的預定目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進行洲際彈道導彈全程飛行試驗的國家,大大提升了中國在運載火箭技術上的水平。
1982年5月4日,第二機械工業部改革了核工業體製和民用軍用的協調發展,並改名為核工業部。新時代中國核軍工把重點放在高質量,小型化,無汙染,高精準,遠射程的核武發展理念,並實現載具的精準打擊,高超音速。這些核武器載具獲得極大提高。
1996年台海危機時,中國就算沒有航母,核武器一點不輸於美國。才有底氣跟美國硬剛。美國對這一點也不是不知道,美國人就是耍奸,到跟前才軟下來,沒膽量跟中國人玩命。朝鮮戰場的打法美國人根本不敢跟中國玩。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膽量跟中國拚命,膽敢這麽想就是找死。
中國在2025年4月下旬成功試爆了一種名為“非核氫彈”的新型武器,這種武器雖然不含核材料,但其威力堪比戰術核彈。在一次測試中,僅2公斤的氫化鎂裝置爆發出了直徑超過3米的火球,持續燃燒時間達2.3秒,溫度超過1000℃。這一爆炸物被稱為“高熱低衝”,專門針對輕合金裝備,從無人機到戰艦上層建築都難以逃脫熔毀的命運。
2025年9月25日8時44分,東大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射1發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1甲改(DF-31AG)準確落入預定海域。射程達一萬二千千米,其準確度冠絕全球。這次公開試射,讓世人驚呆。但聯係過往的發展曆程,就該知道,這種領先優勢不是偶然的。
中國核工業的成果在2025年9.3大閱兵中,出現已經服役的路基東風-61、東風31-BJ,海基(潛射)巨浪-3和驚雷-1 空基遠程導彈等,這些陸海空基戰略重器將亮相,表明中國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已具規模。也表明了中國核武器品質上已經領先全球,不輸美俄的現實。前文提到的東風-5火箭已經更新換代到東風5丙(DF-5C),這種火箭成為“覆蓋全球,全時戒備、有效威懾,砥定乾坤”的壓軸鎮國神器。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核武器在數量上也不輸美俄,但官方總是保持低調、保守的作風。隻是不說出來,大概是有很大局限性。難道要等核大戰打起來再說嗎?那時誰都承受不起。此文就是要告訴世界,在美俄麵前打仗是滅國,在中國麵前“核嘚瑟”就是自尋滅種。
在全球範圍內核大戰中最大可能生存的國家,隻有中國。為什麽?孫子兵法中有個核心觀點,不是贏,而是不輸。別忘了在1970年代中國防止核武器的“深挖洞,廣積糧”的全民動員,建成了比萬裏長城更長的地下防空體係。這為現在的人民防空設施打下良好的基礎。一旦情況緊急,要首先完善和健全這一設施,並進行全民動員和預防演練。防核也是核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知道國際上那些叫囂全麵核武戰爭的狂人們想清楚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