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月品茶夜談

生於美麗的杭州。小時愛在西湖邊上賞月納涼,品茶夜談。好詩詞,小說,和數學。1989年人在北京,那一天,那些人,那些事,從此改變了我。風花雪月隨歲月遠去,政治,曆史成為了我的新寵。
個人資料
正文

[轉帖]清朝末年已容不下一本說真話的書一個說真話的人

(2018-09-13 08:05:17) 下一個

 


 

善商推薦

         

夢醒者的痛苦,在於

他承受了那些沉睡者

和裝睡者以及所有人的痛苦

郭嵩燾是清朝末年的一個夢醒者,

他的呐喊聲從一大群沉睡者和裝睡者耳際掠過,但無濟於事

他被那個時代一大群沉睡者和裝睡者孤立,也被當局拋棄

最後,他老死於荒村山野,死不瞑目

 

1874年,英國駐北京使館的馬嘉理路過雲南時,與當地民眾發生衝突,馬嘉理被殺。1876年,英國就此事要清政府派遣使團赴英國道歉,並作為中國的駐英大使。

在當時,出任“駐英大使”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曆來隻有“蠻夷”派人來天朝朝貢,哪有天朝的大臣去外國“做人質”?士大夫們紛紛避之唯恐不及。最終,朝廷讓曾任廣東巡撫的郭嵩燾“臨危受命”,勉勵郭嵩燾“為國家任此艱難!”

鴉片戰爭的槍炮聲並沒有驚醒“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就算30多年後的1876年,清廷上下還沒有從“天朝上國”的幻夢中醒來。

鴉片戰爭之後的30年,整個滿清還是沉溺在“盛世”的美夢中無法醒來,在士大夫們的想象中,一切都很美好,歲月也靜好,一切都安然無恙。他們早就忘記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帝都淪陷之痛,城下之盟簽訂了一個又一個。

竟然還這樣自大自負,一點都沒有反省的意思。

或許,他們天然是麻木的。傷疤還沒好,就忘記了痛。

或許,他們簡直就是奇葩。在他們的想象中,西方隻是槍炮和輪船比清廷厲害一點而已。要說文化,他們還是“蠻夷”,這麽一想,優越感就來了。

1876年,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郭嵩燾在嘲諷和詆毀中乘船去往英國。士大夫們認為郭嵩燾丟了讀書人的臉麵,堂堂天朝的封疆大吏,竟然去外國做使臣,“當人質”。

郭嵩燾何許人也?這裏簡單介紹一下。

郭嵩燾字伯琛,湖南湘陰人,19歲中舉,道光二十七年的進士,曾任過廣東巡撫,是湘軍的創建者之一,也是我國曆史上首位駐外使節,與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等交好。

在眾聲喧嘩中,經過幾十天的航行,郭嵩燾與副使劉錫鴻等,在1877年1月下旬到達倫敦。

郭嵩燾按照總理衙門的規定,將自己由光緒二年至五年(1876年~1879年)期間在國外的所有的見聞全部用日記記載了下來,題作《使西紀程》寄回總理衙門。

 

在《使西紀程》中,郭嵩燾為中英之間的差別之大,感到痛心疾首。他在英國會見和結識了各界名流;遊覽了英國多個城市,參觀了學校、教堂、公園、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設施。這些讓他感覺到了中國與英國差距何止百年?但國內士大夫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一廂情願的美夢中無法醒來,還將遠遠超過我們的英法視為“夷狄”,這讓他深感不安。

郭嵩燾首先就被英國的先進機器所衝擊,當他親眼看到農田上的百餘種機器時,不得不對此讚歎,“一部機器兼四十人之力,而神速複倍之。”當他看到電話、電報、留聲機等新鮮事物時,他簡直被驚呆了,這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就是神話傳說中的“千裏眼”、“順風耳”,這竟然在一個被清王朝視為下等民族的國家成為現實。這種衝擊是撼動靈魂的!

郭嵩燾此時真切的感覺到,西方人不但但是槍炮和輪船比我們先進,就算是在聰明才智上也不輸於中國人。

郭嵩燾在日記中不單是對科技的記載,還有對英國議會等西方政治體製的描述。他對英國實行的西方體製表示讚賞。在郭嵩燾看來,這種議會政黨製以及行政公開有利於英國統治層了解民意,下情上達。在英國這段時間,郭嵩燾見識到了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的國家,即便細微之處,也折射出了中英之間的差距。麵對他國日漸強盛而自己的國家卻停滯不前,強烈的觀感刺激讓郭嵩燾內心十分擔憂。

他將《使西紀程》寄回總理衙門出版,是想讓朝廷上下知道自己的差距,然後像日本明治維新一樣,對西方文明奮起直追。如果一味固步自封、自欺欺人,那麽若幹年後,恐怕連小小的日本都要騎在我們頭上了。

沒想到,一部介紹西方文明的《使西紀程》,不但沒有讓夜郎自大的清朝士大夫開闊眼界,反而引起他們對郭嵩燾的口誅筆伐。

《使西紀程》一出版,一時間輿論嘩然,群情洶洶。這些自以為是、自負自大、自欺欺人的“愛國者”們,紛紛指摘詆毀郭嵩燾,說他“誠不知是何肺肝”,更有甚者說郭嵩燾“有貳心於英國”,是一個十足的“漢奸”、“賣國賊”。

在長沙準備鄉試的考生,不僅燒毀了郭嵩燾出資修複的玉泉山林寺,還揚言要搗毀其故宅,連老朋友劉坤一也質問他:“何以麵目歸湖南 更何以對天下後世 ”這簡直是要開除他的湘籍了。在“洶洶輿論”下,清政府先是下令將郭嵩燾的日記《使西紀程》詔令禁毀,還於1878年8月下令將郭嵩燾調回,擬將其查辦治罪。 回國後,郭嵩燾在全國上下的聲討與謾罵中度過殘年,最終於1891年悲憤離世。

一個民族要想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沒有一個敢於說真話的人,不能沒有一本敢於說真話的書。

但清朝末年,已經容不下一個說真話的人,也容不下一本敢於說真話的書。

郭嵩燾去世後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慘敗。

郭嵩燾去世後20年,一個不可一世的帝國終於滅亡了。

沉睡者乃井底之蛙,其夜郎自大,固然可悲。但裝睡者那種自欺欺人的嘴臉,兩麵派的作風,尤其令人悲憤!

比如郭嵩燾的副使劉錫鴻就是一個裝睡者。他在英國見識過西方文明,私下裏非常讚許,但他卻密奏郭嵩燾“十宗罪”,處處維護清王朝“天朝上國”的“尊嚴”。

這樣的裝睡者,不因清王朝的滅亡而消失,前些年,一批所謂的“反美鬥士”,一邊在國內的媒體中大罵特罵美國和西方,一邊將自己的家人移民到他“鄙夷”的國度。

如果一個王朝容不下一本敢於說真話的書,容不下一個敢於說真話的人,甚至容不下一篇敢於批判現實的文章,那麽它將在愚昧無知的沉睡者和自欺欺人的裝睡者中沉沉死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Dalidali 回複 悄悄話 確實是好文! 
柳溪郎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