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34)
2013 (161)
2014 (103)
2015 (100)
2016 (50)
誰都看得出來,強軍備戰兼痛批安倍的中國,反倒幫了日本一個大忙——成了推動其國會兩院通過新安保法,解禁自衛權的最大功臣——就像1996年台灣選舉時,大陸對台灣外海發射了兩枚導彈,反倒幫助了李登輝高票當選一樣!
戰後都70年了,中國仍舊不釋宿怨,也不忘雪恥,深懷對日本的不原諒、不友善、不和解、不讓步的凜凜敵意並擦槍磨刀,令戰後早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外奉行了70年和平主義國策的日本感覺情勢大變,情勢不妙:和平逃跑了,安全感也沒了,再不解除禁令準備自衛,恐怕真要遭受報複挨打啦!
作為一衣帶水的近鄰,中國的戰機與戰艦,頻頻在鄰居家門前演習奪島也頻頻越界。這一番咄咄逼人的姿態,擱到哪個國家頭上,都沒法裝成沒看見,也沒法不反彈,不應對,是不是?正因為日本人的和平主義空想,被武裝崛起的中國人打破了,所以,早已解甲歸田的日本武士才想到要重新武裝起來,以備不測——通過新安保法,不就是日本武士自我鬆綁,準備自衛的解禁令嗎?
作為中國人,咱也不妨反躬自省一下:怎麽44年前21歲的馬英九帶頭“保釣”時,大陸民眾全都一無所知呢?2012年大家一覺睡醒之前,怎麽全國老百姓大多不知道,日本還霸占著我國海上一個小島那方神聖領土都70年了呢?換言之,怎麽2012年之前兩國政府又簽約又互訪又友好的,怎麽隻字不提歸還釣魚島呢?怎麽政府這些年一直全力阻止保釣人士出海登島,導致老百姓一不知情、二沒參也三不抗議呢?怎麽2012年突然一股風地全國就遍地掀起了砸車打人的保釣風潮啦?
也難怪,“一個國家是民眾由於對鄰國的共同厭惡以及對自己曆史的共同曲解而團結起來組成的”(艾什語)。更難怪,“如果我買了一把手槍並威脅鄰居,倘若他居住在一個沒有法律與警察製度的社區,必定也會去買一把手槍以求自保。到那時,我們兩人必定會發現生活變得難以忍受”(羅素語)。
如上所述,假如相鄰兩國之間的外交失敗,成了零和博弈,譬如中日兩國吧,開始了軍備競賽。事態就難免要步步升級:一旦軸上了軍備競賽,接著就會是冒險對抗;然後就是追求優勢,就會推倒均勢的連串骨牌,到那時,中日之間重新走向戰爭就一觸即發啦,“永不再戰”的誓言也就化為笑談啦——殘酷的史實是:當年兩國一再交惡並一戰再戰,都是由“不原諒,不信任,不和解,不讓步”步步升級爆發的······。
日本戰敗前之所以一直稱“支那”而不稱“中國”,就含有擺脫曆史上宗藩屬國地位朝貢於“中央之國”“中土上國”的考量。被日本人稱為“自國中心主義”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自命不凡也妄自尊大,這已成了我們“致命的自負”(哈耶克語)——陸權強國的中國挑戰海權強國的日本,雖然我們倍感今非昔比,其實仍無勝算,隻會自討苦吃,自食惡果。
《環球時報》回應日本解禁自衛權說:“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軍事上進一步壯大自己!”來而不往非禮也,假如日本也有樣學樣地回應過來:“我們唯一能做的也是軍事上進一步壯大自己!”媽媽咪呀!試想吧,中日兩國的軍備競賽不就從此開始啦?
所以,但願“自我中心,目無他人”的中國人能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理解日本對中國崛起的不放心、不信任、不安全感到底是怎麽來的!日本從戰後廢墟上奇跡般和平崛起的一個重要成因,就是70年來不必在軍備上徒耗資源。然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如解除軍備都70年後的日本,如今又被磨刀霍霍的鄰居拖進軍備競賽的馬拉鬆,甚至真的重返軍國主義,那麽,誰也不難發現,那一定是被軍國主義的鄰國帶壞的!
說到底,中日之間到底是當夥伴好呢,還是當敵人好?中日之間到底是合作好呢,還是對抗好?說穿了,汲取兩國一再交惡也一再交戰的曆史教訓,中國人不妨拎拎清爽:到底是跟日本人做生意劃算呢,還是跟日本人打仗劃算!
中國原本宣稱過“既不走二戰時德國、日本暴力掠奪資源、爭奪霸權的老路,也不走冷戰中大國爭奪主導權的道路”。而且,由於擔心“崛起”二字太具威脅性,過於爭強好勝,“和平崛起”都已被改成了“和平發展”啦!如今中國遊客已占訪日遊客的1/4,今年前8個月多達334萬,僅8月份就高達創紀錄的59萬人——顯然,跟日本人做生意比跟日本人打仗劃算,老百姓早已用腳投票,寫出答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