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是銀行,他們用所謂的“杠杆”賺取暴利。例如:銀行從美聯儲以3%的利息借貸一百美元,然後以5%的利息放貸三千美元,獲利90美元=150美元(利息)-60美元(營業費用)。在這裏,銀行貸款的是信用,而不是真正的貨幣。銀行通過杠杆實際上變成了貨幣發行人,做起了無本買賣。
但是賺取暴利的同時,杠杆也使貸款風險大幅度提高。在經濟發展良好的市場環境下,大部分銀行的壞帳率大約為1%左右,銀行就會損失30美元。當經濟發生問題,一旦壞帳比率上升到3%左右,銀行的損失就達到了90美元。隨著壞帳率提升,銀行虧損會急劇上升,2008年次貸危機讓所有美國銀行都陷入危機,變成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政府被迫介入限製“杠杆”,這相當於沒收了銀行私下發行的貨幣,使得市場上一度泛濫的貨幣產生了短缺。想象一下貸款規模一下子縮小好幾倍的恐怖場麵,如果美聯儲不增發貨幣,大部分經濟活動都會因為沒有流動資金而停止,那樣的話,經濟就不是危機而是崩潰了。雖然聯儲局大規模QE,但由於現在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其實並沒有比過去增加,隻不過聯儲局發行的正式貨幣取代了過去銀行私下發行的虛擬貨幣而已,當然不會存在通貨膨脹的壓力。
--------------
下麵是這個問題的技術分析,沒有興趣的網友就沒有必要看了。想要敲拍磚的人則請讀完後再攻擊我。
美國政府沒有發幣權,而隻有發債權。發幣權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其成員由美國總統任命,參議院批準。董事會的職責是管理全國12個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和分支。董事會代表政府,這些銀行和分支代表私營部門。其實它並不直接控製發行貨幣量。它通過主要通過以下方法控製貨幣流通量:
1. 買賣美國政府支持的債券,這種投資工具來調控利率。如果想要降低利率,美聯儲會購買大量證券,為銀行係統注入現金(這和過去美聯儲控製市場中流通貨幣量的情形有些相似)。隨著可用資金越來越多,利率就會下降。如果希望提高利率,美聯儲會出售證券。通過這樣的方式,美聯儲調整了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間短期拆借利率。
2. 美聯儲還可以調整貼現率美聯儲貼現率:這是美聯儲銀行向金融機構的短期儲備貸款收取的利率。提高利率, 金融機構融資成本上升, 可用資金就會越來越少。下調利率。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就會增加。
3. 法定存款準備金:這是金融機構必須在活期存款賬戶中預留和儲備的比率。如果美聯儲提高法定準備金率,銀行就會減少可以借貸的金額,這將抑製貨幣供應量的增長。
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政府是永遠缺錢花的。所以幾乎所有政府控製發幣權的國家都會產生貨幣超發的問題,常常對國家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美國政府有貨幣發行權,很難保證他不用超發貨幣來解決其巨額國債問題。美聯儲獨立於政府國會之外,除了工資,根本沒有需要用錢的地方,所以也沒有超發貨幣的壓力,可以真正根據市場需要的來決定貨幣發行量。美聯儲主要是根據通貨膨脹的數據來估計市場的貨幣流通量。通貨膨脹在可控範圍內,就維持低利率以促進經濟。通貨膨脹升高, 就加息減少貨幣流通以保證美元市場穩定。這本來是很完美的設計: 即保證了美元的信譽,又平衡了經濟發展所需的貨幣流通。可是,高科技和全球化和高科技破壞了這種完美。
1)全球化,本質上說全球化讓貿易逆差國的通貨膨脹分散到其他國家,貿易順差國則得到了其他國家的市場而使其經濟快速發展,這是一個雙贏的設計。但在經濟危機時,各國的經濟問題也互相影響,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成為雙輸。因為全球化使通貨膨脹與貨幣供應量的關係不再像過去那樣密切。也讓美聯儲難以通過通貨膨脹數據來掌握貨幣的流通量,使得美聯儲在資金泛濫的時候仍然維持低利率。
2)高科技,在電腦和網絡時代,銀行不再需要用實際的貨幣來提供貸款。所有的轉賬貸款,改變的都隻是電腦記錄,貨幣在保險櫃裏根本沒有動窩。銀行貸款貸的是信用,而不是實際貨幣。這就為銀行通過“杠杆”人為增加貨幣供應量創造了條件。銀行從美聯儲以借貸一美元,卻放貸三十美元。假設美聯儲利息是3%,那麽杠杆30倍後的借貸成本就隻有0.1%,幾乎是無本買賣。但銀行賺取暴利的同時,風險也大幅度提高。一旦有3%的壞帳,銀行就會虧損,而且隨著壞帳率提升,虧損會急劇上升。在手工操作時代,銀行杠杆到十倍,資金周轉就非常困難了。而在2008年,多數銀行都杠杆到30多倍,冰島有些銀行甚至高達60多倍。
高科技和全球化讓經濟數據失真,讓美聯儲成為了瞎子和聾子。市場上因為杠杆而產生的虛擬貨幣泛濫成災,利令智昏的銀行和投機商為了暴利開辟了次貸市場。當2008年次貸壞帳率超過5%時,金融危機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結果了。所以高科技和全球化是這次金融危機的幕後殺手。當然,人性的貪婪是其真正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