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月品茶夜談

生於美麗的杭州。小時愛在西湖邊上賞月納涼,品茶夜談。好詩詞,小說,和數學。1989年人在北京,那一天,那些人,那些事,從此改變了我。風花雪月隨歲月遠去,政治,曆史成為了我的新寵。
個人資料
正文

風青楊:給陳副省長上一堂愛國教育課

(2013-07-29 22:16:15) 下一個
 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的貴州省副省長陳鳴明,因7月28日轉發評論一條美國槍擊案的微博後,引起網絡的軒然大波。他的評論原文如下:“這些人不愛國,為成為中國人感到悲哀,讓他們趕緊去美國,越快越好!敗類,人渣!”;“去之前,先整形,不要讓人家看出是中國人!”。同時,麵對網友的質疑,陳鳴明表示願意接受對自己家人和財產的調查。

    29日此消息經過一天一夜的發酵,副省長的言論成為了網上最熱門的聲討話題。為此,下午三點左右,陳鳴明通過自己的官方微博表達了歉意,主題是“有話好好說”。對此致歉有不少人讚同認可他的態度,也有人認為其誠意不足。但不論陳鳴明的致歉效果如何,陳副省長和中國的大多數官員一樣,都需要上一堂關於愛國主義的教育課。

   什麽是真正的愛國?

    陳獨秀曾寫過一篇題為《我們究竟應當不應當愛國?》的文章,文中說:“要問我們應當不應當愛國,先要問國家是什麽。原來國家不過是人民集合對外抵抗別人壓迫的組織,對內調和人民紛爭的機關。善人利用他可以抵抗異族壓迫,調和國內紛爭;惡人利用他可以外而壓迫異族,內而壓迫人民。”所以,“若有人問:我們究竟應當不應當愛國?我們便大聲答道:……我們愛的是國家為人民謀幸福的國家,不是人民為國家做犧牲的國家。”

    從這段話裏,我們可以給副省長普及兩點關於愛國的常識:一,政府不等於國家,批評政府不是罵祖國;二,政府是納稅人的血汗錢養活的,做得好是必須的,做不好就該挨罵。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人都在把偉大的“愛國主義”標簽往自己身上貼。在很多人眼裏,隻要他“愛國”了似乎就可以登上道德的製高點了,可以驕傲地俯視一切芸芸眾生,就可以不再受道德的約束羈絆。而一旦貼上,那些行為就是合理的,就會有人趨之若鶩。更有甚者動不動就拿出“我代表國家代表某某”,來強詞奪理實施流氓行為。

    於是,那些在平日裏這些屬於流氓的行徑,在愛國的名義下,一切都變得那麽理直氣壯。那麽,愛國愛什麽?應該怎麽愛?其實就三點:一是愛國要愛她的人民,二是愛國要愛她的文化,三是愛國要愛她的國土。愛國主義的核心是愛人民,如果不愛人民,其他的愛都不值得一提。這是愛國主義的核心內涵,也是愛國主義的基本原則,任何抽離了這個基本原則的愛國主義,或者用其他原則淩駕於這個原則之上的愛國主義,都是扭曲的愛國主義,都是毒藥。

    批評和讚美哪個更愛國?

    陳鳴明在微博回應中還說:“國家同樣需要鼓勵,這對凝聚社會共識,推動國家進步同樣有好處。”看來,陳副省長更偏愛讚美這種“愛國”的方式了。現在的確有一些人,認為愛國就是要無條件對政府的行為說好話、唱讚歌。一見到批評者,他們立刻就把漢奸、賣國賊的帽子給你扣上。愛國,是否就意味著放棄對這個國家的狀況、政府批評的權利?是否就必須千人一麵、眾口一詞?難道批評者就不算愛國嗎?  

    要說“愛國”,古往今來,最受中國人尊敬的愛國者非屈原莫屬。可是你看他的文章作品,什麽時候為朝政唱過讚歌呢?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是些批評、發牢騷的文字。按照當下某些“愛國者”的理論,屈原完全符合他們“帶路黨、賣國賊”的標準。屈原他既不像某個央視退休的主持人“從不給國家添亂”,更不像某個大媽“從不投反對票”那樣去愛國。相反,他成天喋喋不休地反對、阻止楚王已經成竹在胸的既定國策,和那些隻知道說好話的邪佞們做鬥爭。然而恰恰就是屈原,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愛國主義者。

    而當下中國,像屈原的這種愛國方式,之所以不太容易讓人接受的原因在於,批評這種愛國方式,往往與講真話連在一起;而講真話往往要擔風險、付出代價了。有教師陳平福甚至僅因為發了幾篇博文就要被審判了,事實證明用這種方式愛國你注定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不論是屈原的投江而死,還是魏征的數次涉險,中國曆史上總是不斷演繹著忠臣抬棺進諫的故事。相比之下,歌頌總讓人比較舒服,別人也喜歡聽,風險小,收獲大,所以,往往歌功頌德者多。

    但從建國1949年以後的曆史來說,凡是民眾和知識分子失去了批評當權者的能力的時候,就是我們民族遭受最大苦難之際。每一個民族災難降臨之前,其實都有微弱的批判的聲音,這種聲音總是被打壓下去之後,災難就接踵而至了。回憶中國的文革時期,到處都充滿了令人惡心的阿諛;永遠都是形勢一派大好。可實際情況如何呢?那些總是吹捧讚美的,又幾乎無一不是心口不一和兩麵三刀的;因為古往今來的中國社會早就有大量這樣的事例,證明誤國誤民的奸臣正是那些專會阿諛奉承的邪佞之徒。

    異議是愛國的最高形式

    事實上,一個社會,如果真是萬眾一心,眾口一詞,幹什麽都一邊倒的時候,這個社會,一定是充斥著危機、危險的社會。我們的報紙越幹淨,社會則越肮髒。電台越和諧,世道則越可怕。電視越美好,生活則越難過。電影越高尚,真實則越虛偽。一個正常的國家,不是隻許歌頌,而是可以反對,不是隻能感謝,而是可以批判。一個擁有眾多批評者的國家,說明它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光明的前景;而一個本國人都不想去批評的國家,說明它已經完全令人絕望,它的國民隻想盡快離開它,移居到別處。

    “異議是愛國的最高形式”這是美國第三任總統湯托馬斯·傑斐遜的一句名言。但在中國,總有一些人把社會不穩定的原因,歸結於批評者。但批評者的作用,其實就如同“扁鵲之於蔡桓公”。蔡桓公正是因為一開始,聽不進扁鵲的“說三道四”,結果病入膏肓。難道蔡桓公之所以病入膏肓,是因為扁鵲的說三道四?正是因為沒有人說三道四,或者,你聽不盡說三道四,才會病入膏肓。

    正因如此,請每一個當下的中國人都牢記,當你密切關注民族命運之時,就是這個國家走向文明的開始;當你毫無恐懼地質疑政治機器的腐朽,就是這個國家不甘沉淪的萌動;當你自由投出心中神聖一票,就是這個國家融入世界的關頭;當你強烈感受中華民族風雨飄搖,就是這個國家成熟的征兆;當你接受了國家對你的愛,這個國家才值得你去愛!所以,在當下的中國,我們能夠想到的最好的報效祖國,熱愛國家的方法,就是允分發揮批評的作用,批評它各種不足之處,揭露邪惡的東西……(文/風青楊)

    文/風青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