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在群裏與小粉紅爭辯台灣與愛爾蘭

(2025-05-21 05:43:59) 下一個

永遠的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

 

從同濟受到教育的人都知道,那地方特別左傾或假愛國,有些人從那裏出來在海外幾十年都不改變。更有人可能是國家派出來的,他們是有任務的。已經有海外校友在國外受到監視,幾位回國後被請去喝茶。

 

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讀了我的題為《製度自信才能讓中國和台灣統一》文章後,有位校友要求我去讀愛爾蘭與英格蘭的曆史。這是為什麽,愛爾蘭不是已經獨立了嗎?他難道讀毛選不徹底希望台灣獨立,他顯然在五毛學校讀書沒有及格。

他讓我讀愛爾蘭史?我讀過很多,從葉芝的詩到James Joyce的介紹都讀過,了解愛爾蘭的苦難曆史。我尤其明白,葉芝深得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讚揚是他在愛爾蘭獨立運動中所起的作用。

 

這位校友是想讓台灣類比愛爾蘭獨立?還是像北愛爾蘭留在UK? 我最好的美國朋友彼得是愛爾蘭裔,他給我講過很多愛爾蘭故事。我也去過愛爾蘭,參觀過James Joyce在都柏林的故居。

可以參考我遊愛爾蘭的文字。1。乘海輪從英國去愛爾蘭,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309/61002/5636.html; 2。中美文科教育完全沒有可比性,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002/202309/7711.html,3。愛爾蘭的發展秘決與中國的背道而弛;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002/202309/9154.html;4。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002/202309/10703.html;5。愛爾蘭人民背井離鄉的海港;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002/202309/13546.html;6。擁有一位這樣的美國朋友就知足了,https://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act=articlePrint&blogId=61002&date=202309&postId=23636;7。終於在愛爾蘭陽了;https://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act=articlePrint&blogId=61002&date=202310&postId=18314;

引自文章:“這是我們第二次乘渡輪跨越海峽,上次是從丹麥到挪威,這次是從威爾士去愛爾蘭。應該說是大同小異,都是車與乘客同行,裏麵沒有郵輪那麽豪華,但是也相當舒適。專門選擇渡輪是為了親身體驗海峽,當然可以看周圍的風景,在威爾士那端的沿途風光旖旎。

 

根據ChatGPT, 從Holyhead到都柏林的距離是105公裏。我們的船走了兩個半小時,為廣闊的海域,據說當年英國人開著現在看來的功效不足的戰艦與愛爾蘭反叛部隊戰鬥。作為對比,分隔台灣與福建的台灣海峽長達160公裏,幾乎是世界上最寬闊的海峽。小粉紅或老粉紅們如果要征戰,自己或送兒子上戰場,別指望拉我們楚國的子弟去送死。”

文章裏分享的是我們在二年前遊曆愛爾蘭的照片,我幾乎肯定會重返愛爾蘭。感謝彼得親自駕車帶我們參觀都柏林附近的莊園和山地,照片中還留有他的身影。

愛爾蘭開始被英格蘭全麵實施殖民統治,始終處於被壓迫的狀態,與我這次在高雄與台灣人的談話差不多。我們可以將漢人類比為英格蘭人,台灣人類似愛爾蘭人。愛爾蘭在土豆饑荒時,英格蘭人還從愛爾蘭運送食物到海外,英國人幾乎是見死不救。

 

愛爾蘭人自己的語言沒了,彼得以前放愛爾蘭語的廣播給我聽。他說那是他們故鄉的語言,我以為是吉普賽語。IRA(愛爾蘭共和軍)以前采取暴力爭取北愛爾蘭回歸,歐盟出現後IRA逐漸放棄。他們想通了,就讓北愛爾蘭留在UK, 那裏是基督新教,愛爾蘭是天主教。

黃色部分的北愛爾蘭在愛爾蘭島上,與英國本土完全是分離的,但是現在仍然屬於UK。

 

以前彼得小時候經常從波士頓去愛爾蘭過暑假,他爸是麻省理工學院院長,他說當時愛爾蘭很窮。美國早年也歧視愛爾蘭裔,現在愛爾蘭的平均GDP比美國還高。

 

台灣與愛爾蘭還真有些相似,不同的是,漢人仍然是台灣的主體民族,直接從大陸移民去的占絕大多數。

 

愛爾蘭與台灣的相似處還在於他們都在大眾文化上引領他們所在的區域,我們幾乎是在台灣流行巨星的歌聲中長大的。愛爾蘭也是,雖然他們的科學不盡人意,但是在文學,藝術和音樂都是世界頂流的。

 

這同濟的家夥把時間也弄錯了,他認為愛爾蘭獨立在英國虛弱了才能實現,言下之意是中國現在強盛了台灣不能獨立。我們不談台灣的統獨,但是在辯論上首先應該把事實弄對。1916-1921的愛爾蘭獨立運動發生在UK的頂盛時期,英國僅是經濟上在十九世紀末期被美國超越。英鎊當時還堅挺,英聯邦也沒解體。

 

這家夥還將愛爾蘭的人種弄錯,認為與英格蘭不同,這個我還真請教過彼得,他說英國殖民愛爾蘭時看不出他們在人種上的差別。我看不出愛爾蘭人與蘇格蘭人有區別,曾經與蘇格蘭人討論過,蘇格蘭島嶼的語言與愛爾蘭土語相同。

 

ChatGPT: “愛爾蘭人和英國人在人種上非常相似,但在曆史、文化和民族認同上有顯著區別。人種與基因層麵:大多數英國人和愛爾蘭人都屬於凱爾特人後裔,尤其是愛爾蘭人、蘇格蘭高地人和威爾士人;英格蘭人則是凱爾特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諾曼人等混合的後代。遺傳學研究表明,愛爾蘭人和英格蘭西部、威爾士、蘇格蘭等地居民在基因上高度相似。英格蘭東部則與日耳曼移民(盎格魯-撒克遜)有更多基因關聯。總體而言,兩者都屬於歐洲高加索人種(Caucasoid)。

 

文化與民族認同:愛爾蘭人多以凱爾特文化為自豪,語言上也有傳統的蓋爾語(Irish Gaelic),盡管現在使用英語為主。英國(特別是英格蘭)則以盎格魯-撒克遜和日耳曼傳統為基礎。宗教上也曾有重大分歧:愛爾蘭主要是天主教徒,而英國則以英國國教(新教)為主,這種宗教差異在曆史衝突中起過重要作用。從人種和生物學角度來看,愛爾蘭人與英國人非常接近;但從文化、曆史和民族認同的角度,兩者有較深的分歧和複雜關係,尤其由於數百年的殖民統治和反抗曆史,愛爾蘭民族意識非常強烈“

 

彼得告訴我,凱爾特人是從歐洲中部移到愛爾蘭,當然途經英格蘭。彼得是個書蟲,文理學院的畢業生,MIT化學博士,華大MD, 讀了太多閑書,弄得45左右才結婚。

 

這家夥在群裏攻擊校友實屬不應該,校友會的群管也不出麵製止,他公開說攻擊我是因為我的三觀不正。我問他有什麽樣的三觀?讓他說出來聽聽。這是他的回答:“當網紅,抄作熱門話題無可厚非。你抄作COVID, 中國間諜。都是胡編亂造。台海問題和政治瞎聊。都看出你三觀不正”。

 

我是寫熱點新聞的人,遇到與中國相關的事情,當然會跟進。去外地旅行擁有自己的觀察和觀點,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我擁有自由民主國家的世界觀,沒有專製國家人的井底之觀。他提及的愛爾蘭類比和參與的辯論,很多事實都不能在辯論中站住腳,幾乎是牛頭對馬腳,我可是當過辯論裁判的人。

 

海外校友群裏的這位同濟校友一語破涕:“你和一個小粉紅爭什麽呀,人家看什麽都先有立場,你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這讓我可以轉個在五校群的對話,正好應景。

 

耶魯老爸:“不要忘了,國內從1952年院校調整以後就取消了邏輯課程。簡中自媒體批倒批臭川普的地攤網文,基本上都是根據極其有限的片麵的信息寫出來一篇又一篇沒有邏輯的“雄文””

 

我的回複:“經過科學訓練的人不會,不然論文和基金不可能通過評審。在五校群的一個廣泛和有力的證明是,智力遺傳是複合的和多因素導致的。有些人無論是自己畢業於北大或清華,還是孩子讀了HYP, 思辯力都堪憂。處理的辦法是秒刪,根本不看、不讀、更不會回””

參觀都柏林的James Joyce故居完成了我的一個心願,我對講解員說:“我是一個做科學的人,來這裏是想弄明白為什麽耶魯教授使用James Joyce將一個擁有最好數理頭腦的人,變成了一個英國文學專業的畢業生?”,其實我參觀完後也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

我其實一般不怎麽回複讀者留言的,不然我會24小時不睡覺都答不完,我是看在校友的麵子上才與他聊這麽多。現在想想有些後悔,對他的跟貼應該秒刪,因為他是帶任務的。他留言的目的就是為了激怒作者,完全應該避免。

 

朋友提供的什麽粟裕將軍在上世紀70年代訪問法國諾曼底的視頻裏,很多是妄想。我們可以判斷視頻基本上是胡說,盟軍當年連諾曼底的碉堡都沒摧毀,粟將軍什麽都不懂,事實都弄錯。粟應該把基本事實弄清楚,別事後紙上談兵。

 

諾曼底隻是選擇之一,當然也是精心策劃,當時視天氣等各種變化做決定,也有欺騙德軍的策略,最後選擇了諾曼底。曆史事實是諾曼底並不是最佳的選擇,盟軍沒有清理德軍戰堡,德軍的機槍正對著奧馬哈登陸的盟軍,這是盟軍傷亡那麽重的原因。中國人喜歡瞎編故事,幸好我們去過諾曼底,在那裏的海灘走過,也讀過不少材料。

 

貓兒需要多少錢養“西岸-影”之流,我推薦同濟美國牛人,這家夥現在被川普弄得賦閑在家,至少應該為養幾條德牧賺點狗糧的錢。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台灣人並不重要?? 真TMD一個畜牲[敲打][發怒]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