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仔細聽WSJ的視頻,正是萬斯護主心切,導致了幾乎可以葬送美國自杜魯門創立的全球領袖地位。如果這是轉折點,萬斯的破壞作用是巨大的。
耶魯教給萬斯無窮的辯才,但是沒有教給他作為領袖必備的國際視野,萬斯的原生家庭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的壞痕跡。萬斯從南俄亥俄的鄉下貧困家庭長大,通過耶魯法學院爬到美國聯邦參議員。他最終住進首都的副總統官邸的古董房後,就開始妄自尊大了。萬斯自己才不知道感恩,他訓斥外國元首像訓他的美國和印度的混血兒。
在此視頻中擁有如此多的沒有編輯的留言,成千上萬(超過9600條)的美國人幾乎都是同情澤連斯基和批評川普和萬斯。這是很強的民意,而且還是來自保守派的群體。
美國人因為民主黨太濫選了川普和萬斯,有些人是捏著鼻子選的,選了還不敢說。川普和萬斯如果做得太極端也會翻船的,奧斯卡己經有人直接對川普罵娘了。美國在很多方麵都是通過軟實力成功的,我們不是說讓美國總統或副總統虛偽,但是基本的禮儀還是需要的。
萬斯應該向誰學習?向聖路易男孩Sam Altman創立的ChatGPT學習,你看ChatGPT多麽會說話:“你的分析很有意思,尤其是關於萬斯的國際視野和軟實力的部分。確實,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不僅依賴於硬實力(經濟、軍事),更依賴於軟實力(外交、文化、價值觀)。如果一個領導人在國際事務上表現過於狹隘,或者缺乏對外交禮儀的基本尊重,可能會影響美國的國際形象,甚至削弱盟友的信任。至於保守派選民的態度,如果連他們內部都有不少批評聲音,說明萬斯的言行確實引起了爭議。選民雖然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支持一個政黨或候選人,但如果政策或行為太過極端,反噬的風險也是存在的。你怎麽看,萬斯的影響力會不會在這種爭議中削弱,還是會因為迎合某些選民的情緒而進一步鞏固地位?”
丘吉爾在杜魯門總統的陪同下來到我們密蘇裏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講。
我找來這些丘吉爾的演講為抵抗俄羅斯侵略的烏克蘭人民打氣,特別是澤連斯基。這是我帶領每位學生必須精讀的曆史文獻性的演講,屬於每個字和句子都必須弄懂的精讀材料,丘吉爾這位天才真是出口成章。當時丘吉爾剛當上英國首相或者英國才從法國海岸的Dunkirk接回受傷的英軍和法軍的殘部。歐洲大陸幾乎全部淪陷,英國隻是頑強抵抗的孤島。
德國軍機頻繁空襲倫敦,我們參觀的聖保羅大教堂都在空襲中受損,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仍然拒絕參戰。英國與德國軍力存在巨大差距,德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丘吉爾的演講鼓舞了英國,他擁有罕見的語言藝術才華。
丘吉爾在法國戰役期間在1940年的5-6月份的短時間內連續發表的三場演講,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政治演講之一。這些演講幾乎奠定了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基礎:5月13日的《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6月4日的《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以及最後在6月18日發表的《This was their finest hour 》。
諾貝爾委員會在1953年授予丘吉爾諾貝爾文學獎時,評審委員會特別提到了他“在曆史和傳記寫作中的掌握力,以及他捍衛崇高人類價值的光輝演說”。
1940年5月13日的題為《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的演講,這是丘吉爾就任首相後的首次演講,向國會和全國表明英國將誓死抵抗納粹,並直言不諱地告訴人民戰爭的艱難:“我能奉獻的隻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You ask, what is our policy? I will say: It is to wage war, by sea, land and air, with all our might and with all the strength that God can give us; to wage war against a monstrous tyranny, never surpassed in the dark and lamentable catalogue of human crime. That is our policy. You ask, what is our aim? I can answer in one word: victory; victory at all costs, victory in spite of all terror, victory, however long and hard the road may be; for without victory, there is no survival. Let that be realized; no survival for the British Empire, no survival for all that the British Empire has stood for, no survival for the urge and impulse of the ages, that mankind will move forward towards its goal. But I take up my task with buoyancy and hope. I feel sure that our cause will not be suffered to fail among men. At this time I feel entitled to claim the aid of all, and I say, "Come then, let us go forward together with our united strength."
(“你們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麽?我會告訴你們:我們的政策就是發動戰爭——在海上、陸地和空中,傾盡我們全部的力量,以及上帝能賜予我們的所有力量;向那場人類罪行的黑暗而可悲的編年史中前所未有的可怕暴政宣戰。這就是我們的政策。你們問,我們的目標是什麽?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勝利。無論付出何等代價的勝利,無論麵對何等恐怖的勝利,無論道路多麽漫長和艱難的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沒有生存。請記住這一點——沒有勝利,大英帝國將不複存在,大英帝國所代表的一切將不複存在,人類推動自己向前邁進的衝動與激情也將不複存在。但我懷著樂觀與希望承擔起我的使命。我堅信,我們的事業不會在世人之間失敗。在這一刻,我有資格要求所有人的支持,我要說:“那麽,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前進!”)
丘吉爾緊接著在1940年6月4日在英國議會的下議院又發表了《We should fight on the beaches 》的演講。這是敦刻爾克(Dunkirk) 大撤退後的演講,雖然英國成功撤回了30多萬軍隊,但歐洲大陸幾乎全麵淪陷,英國正麵臨孤軍奮戰的局麵。
丘吉爾用極具震撼力的排比句,表達了不屈服、不投降的決心:“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我們絕不投降!”(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這些句子應該是英國中學們都熟悉的,正如世界學生熟背的林肯的Gettysburg Speech。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and even if, which I do not for a moment believe, this Island or a large part of it were subjugated and starving, then our Empire beyond the seas, armed and guarded by the British Fleet, would carry on the struggle, until, in God’s good time, the New World, with all its power and might, steps forth to the rescu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old.”
(“我們將堅持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上作戰,我們將在空中以日益增強的信心和力量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登陸場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道上作戰,我們將在山丘上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盡管我絲毫不相信——這座島嶼或其大部分淪陷並陷入饑荒,我們的海外帝國,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守護下,仍將繼續戰鬥,直到在上帝的眷顧下,新世界以其全部的力量和威嚴站出來,拯救和解放舊世界”)。
ChatGPT的評論:“你的解讀非常有感染力,把丘吉爾演講的曆史背景、語言藝術和現實意義都串聯了起來。這篇演講不僅僅是戰時動員的範本,更是一種堅定不屈精神的象征。對於烏克蘭而言,他們的處境在某些方麵確實與當時的英國類似:麵對強敵的入侵,依靠自身的頑強意誌抵抗,同時期待國際社會的進一步支持。澤連斯基也善於演講,他在對西方國家的演說中,多次借鑒曆史,例如引用《我是柏林人》、珍珠港、9/11等,來引起西方的共鳴。如果他用丘吉爾這篇演講的精神鼓舞烏克蘭人民,確實很有力量”。
“在丘吉爾發表《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的演講時,英國正處於極度危急的境地,與當今烏克蘭所麵臨的情況有許多相似之處。1940年的英國,就像今日的烏克蘭一樣,麵對著強大的侵略者,幾乎孤軍奮戰,但依然堅定不屈。當時,英國剛剛完成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撤離了約33萬名英法聯軍的殘部,但他們幾乎沒有帶回任何重型武器,英軍處於嚴重的裝備短缺狀態。而此時,美國仍然堅持孤立主義政策,拒絕直接參戰,英國在歐洲戰場上幾乎孤立無援,隻能依靠自己堅持下去。
“今天烏克蘭也麵臨著類似的情況:烏軍武器短缺,而俄羅斯有更強大的兵力和軍備;美國及西方盟友的支持雖然存在,但有時猶豫不決;烏克蘭像當年的英國一樣,靠著頑強意誌,獨自抵抗強敵。然而,正如英國最終在盟軍的支援下扭轉了戰局,烏克蘭如果堅持戰鬥,也有可能等到決定性的外部援助,最終獲得勝利。丘吉爾的精神,正是今天烏克蘭所需要的——無論麵對多麽強大的敵人,都要誓死捍衛自己的自由!”
這是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期間英國和德國軍力對比的簡要列表。希特勒曾經一度命令裝甲部隊停止進攻,這是無法理解的事情。盡管英國在整體軍力對比上遠遠落後,但是英國擁有海軍優勢、加上德國進攻猶豫,最終成功撤退大量士兵。英法以此保存了軍力,這也成為了二戰的重要轉折點之一。
在《This Was Their Finest Hour》(“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的演講中,丘吉爾提醒人們:“如果英國繼續存在千年,人們仍會說:‘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I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its Commonwealth last for a thousand years, men will still say: This was their finest hour.)
我今天的文章寫好後看見這個標題,耶魯校友小布什總統稱澤連斯基是我們時代的丘吉爾,這個評價相當高,我隻有默認。丘吉爾之才華是百年難遇,可遇不可求的。他還是個幸運的人,長年累月雪咖不離口,人也肥胖,幾乎違背了所有的醫囑,但是他仍然活了90歲。丘吉爾不僅是文學家,還是不錯的畫家,我在WashU看過他的畫展。丘吉爾同時兼任酒鬼,誰的人生有他這麽美好?
大家還記得加拿大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把二戰期間的烏克蘭納粹捧為英雄的事件吧。這個老納粹就是二戰後逃到了北美,類似的老納粹在北美有不少,烏克蘭獨立後又和家鄉取得了聯係,亞速營的背後也有他們的支持。所以澤連斯基去加拿大時這個老納粹被抬了出來。隻不過最後弄巧成拙暴露了納粹身份。
?正是猶太人二戰後始終追討納粹戰犯,所以美國才把亞速營指定為納粹組織。而拜登政權時期雖然一半閣僚都是猶太人,不過後來為了讓烏克蘭納粹們充當反俄打手,這些猶太閣僚們主動把亞速營這個納粹組織洗白了。筆者當時感覺這些猶太人閣僚們這種無原則的行為,實質是在玩火。因為別看利沃夫的烏族人現在跪拜在美國猶太人腳下,但有一天還是會繼續反猶的。也就是說扶植烏克蘭納粹就是養虎為患。
?不過現在看來拜登時期的猶太閣僚們一點都不傻,他們扶植烏克蘭納粹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借普京之手,消滅這些烏克蘭納粹,甚至消滅更多的烏族人。不是筆者聳人聽聞,因為去年底烏克蘭裔猶太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逼迫澤連斯基把征兵年齡放寬到18歲,並稱這些年青人應該上戰場,隻有他們上戰場才能取得勝利。
?明明知道烏克蘭不可能取勝,卻還執意讓烏克蘭年青人去送死,這背後的目的不言而喻。所以不得不讓人懷疑,烏克蘭納粹早就被美國猶太人盯上了。所以他們煽動烏克蘭納粹反俄,與俄羅斯開戰其目的其實就是借普京的手,消滅這些烏克蘭納粹。所以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都是一點一點的,以此控製戰爭節奏,讓雙方互相消耗,互相殺傷,無法速戰速決。直到烏克蘭納粹基本被消滅,俄羅斯也因此元氣大傷。
?現在這個目的基本上已經達成,所以特朗普最後還要趁火打劫,再大撈一筆。讓烏克蘭成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實質就是猶太資本的殖民地。而烏克蘭元氣大傷,烏克蘭納粹和極端民主主義者死的死,傷的傷,囂張的民粹主義和納粹氣焰也基本上消失了。
大概十年前有一個關於丘吉爾的研究公布,整體來講是貶多於褒,這是他的性格因素決定的。
丘吉爾是半個美國人,他母親在英國貴族圈的遭遇讓她在丘吉爾很小的時候就教育他一定要出人頭地,因此丘吉爾的性格是不正常的,屬於偏執狂那種,而且自認別人必須聽他的,這是他後來失敗的主要原因。
與他最接近的是希特勒,這兩個人完全是同一類人,把他與希特勒換位不會有什麽不同,這也是他不服希特勒的最根本原因,他也不服斯大林,把共產主義視作是最大威脅,這點與希特勒完全一樣。二戰後他建議美國利用有原子彈的優勢滅掉蘇聯,被杜魯門認定是個瘋子,他也因此記恨杜魯門,認為如果小羅斯福活著不會這樣。
這其實是他一廂情願,作為英國後裔的小羅斯福支持英國更多是為了國內政治,與德國裔的矛盾,而不是因為丘吉爾自認算是美國人。
小羅斯福屈服於斯大林放棄東歐是出於現實利益,為此丘吉爾不能原諒,波蘭是英國盟國,有軍事條約。是二戰的起點,被小羅斯福在雅爾塔會議給了斯大林,丘吉爾反對,但斯大林和小羅斯福不把他當幹部。
這種極端思維也讓他在戰後迅速被英國人拋棄,選擇了重視民生的工黨,否則英國會卷入對蘇聯的戰爭。
澤倫斯基不僅曆史不同,現實需求也不同,唯一相同的是與丘吉爾一樣都被美國利用,隻不過丘吉爾時代小羅斯福是針對美國最大的移民群體德國裔。小羅斯福是總統,但名氣沒有德國裔的林登伯格大,後者是美國英雄,全國到處宣講與納粹德國合作的好處,比如美國與歐洲第一大國德國的經濟合作。
而如今拜登政府對澤倫斯基的利用是海權國家戰略,是完全對外。
畢竟小羅斯福時代還是屬於門羅主義影響的時代,不願意幹涉歐洲。而拜登是是必須幹涉歐洲。
澤倫斯基沒有丘吉爾那樣強悍,也沒有大英帝國餘暉的自信。但他確實達到了丘吉爾沒能達到的高度,當過一年多地球球長。
至於川普等人,隻是無知罷了,就是為了錢,不惜犧牲美國戰略資產。放棄烏克蘭總比出賣美國領土資產強,而如今的美國其實距離賣出領土資產換取資金維持聯邦不遠了。關島賣給日本,阿拉斯加賣回給俄國不是不可能,因為美國實在是沒錢了。
這對川普並不是很難的選擇。
要知道英國人並不怎麽喜歡丘吉爾的,二戰一結束他就被趕下台的。
美國從2022年至今,一共援助了烏克蘭$183 billion。這不是每一年的援助 - 而是開戰以來援助的總數。
而美國政府一年的開支是$6.7 trillion (2024)。
也就是說:對烏克蘭的援助隻占了政府開支的2.7%。
如果換算成"每年",那對烏援助還不到政府開支的1%。
而且援助中,一大部份是花錢向美國軍火商買武器,順便對內增進美國經濟繁榮。
就這麽一點,就已經讓俄國打的夠嗆。
要去牢裏征人,要向朝鮮金家請兵了。
俄國很大,俄人素有戰鬥民族之稱。但,它打得下去嗎?
俄國2024年的GDP是$2.098 trillion,小於美國的德州($2.6 trillion, 2024)。
你沒有看錯:俄國整個國家的經濟,還沒有美國的一個州多。
甚至還沒有美國一個公司 Amazon的市值大($2.16 trillion)。Amazon還不是美國最大的公司。
跟歐盟比,相距也是巨大的:
歐盟2024年的GDP是$19.4 trillion,如果加上英國($3.26 trillion),總和為約$22.6 trillion。
是俄國的十倍都不止。
以經濟來說,俄國隻是美歐的小弟。
2024年,俄國通貨膨漲是9.5%。人民已經開始怨聲載道了。
2024年11月21日,俄國盧布跌破2022年3月的記錄。俄央行宣布停止在俄國內市場購買外匯。
開戰以來大量俄國人民逃離俄國。估計至少有一百萬人以上。
是誰打不下去?
美歐隻是拿出點錢意思一下,就已經讓俄國深陷戰爭的泥沼而動彈不得。
2024年不留神還被烏克蘭一記回馬槍,被搶了Kursk Oblast一部份的領土。
美國要是把對烏援助提高到政府開支的2%呢?
普京恐怕就要流亡朝鮮了。
在這種情況下,現任川普政權突然強迫烏克蘭接受俄國的要求,停止援助烏克蘭,單獨和俄國談判(然後不邀烏克蘭和歐盟的參與),稱烏總統是獨裁者,而且開始討論停止對俄國的經濟製裁,對聯合國譴責俄國的決議投反對票....等等。
然後對俄國的要求是:甚麽都沒有。
如此一邊倒的袒護俄國,一邊倒的給烏克蘭難堪與壓力。這就不隻是差勁的外交手段了。
看看川普敢痛斥澤連斯基;再看看川普對普京唯唯諾諾的樣子(赫爾辛基會議,被共和黨參議員罵是:“one of the most disgraceful performances by an American president in memory.”)。
有人稱川普是俄國的 asset,還可能有甚麽把柄落在普京手中,果然並非空穴來風。
而假如美國不參加二戰,希特勒占了歐洲,日本統治亞洲,英國撤退到加拿大,美國人還能有過去80幾年的好日子?
天上掉餡餅的奇跡這世界上好像還沒有發生過。
他是故意的。
一看就知道是川普授意他找個機會,對澤連斯基發難。讓川普有機會開炮。
德國(新)總理說的:反複看了幾次當時的影片,這場衝突並非“自發反應”,而是美國“故意升級”的結果。
說明白了:就是場鴻門宴,設了圈套讓澤連斯基跳。
說他甚麽"不知感激" "沒有道謝" 都是借口而已。
用這種莫須有的控訴讓當事人百口莫辯,隻能順著指控者的指控在話語上淪為被動。一步步成為小媳婦任人於取於求。
這是黑幫常用的手法。
目的不外乎逼他放棄抵抗,或是為拋棄烏克蘭找個借口。
萬斯說的那些(不知感激, 沒有道謝, 幫民主黨站台) 當然都是假的。
澤連斯基千裏迢迢來白宮,他是願意簽礦業協定的(事發過後,烏克蘭代表團還留了一個多小時,想要簽礦業協定)。
然並卵。
人家就是來搞你的。
現在歐盟要籌集八千億歐元,這些錢製造出武器,加上英國法國兩國的核武器,兩年內會勝利。
而川普這種有克格勃間諜陰影的人,那時候會被彈劾。
abcnews.go.com/Politics/trump-admin-approves-sale-anti-tank-weapons-ukraine/story?id=65989898
x.com/ZelenskyyUa/status/1896948147085049916
“I would like to reiterate Ukraine’s commitment to peace.
None of us wants an endless war. Ukraine is ready to come to the negotiating tabl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bring lasting peace closer. Nobody wants peace more than Ukrainians. My team and I stand ready to work under President Trump’s strong leadership to get a peace that lasts.
We are ready to work fast to end the war, and the first stages could be the release of prisoners and truce in the sky — ban on missiles, long-ranged drones, bombs on energy and other civilian infrastructure — and truce in the sea immediately, if Russia will do the same. Then we want to move very fast through all next stages and to work with the US to agree a strong final deal.
We do really value how much America has done to help Ukraine maintain its sovereignty and independence. And we remember the moment when things changed when President Trump provided Ukraine with Javelins. We are grateful for this.
Our meeting in Washington, at the White House on Friday, did not go the way it was supposed to be. It is regrettable that it happened this way. It is time to make things right. We would like futur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 be constructive.
Regarding the agreement on minerals and security, Ukraine is ready to sign it in any time and in any convenient format. We see this agreement as a step toward greater security and solid security guarantees, and I truly hope it will work effectively.”
回複 '選民' 的評論 : 烏克蘭有條件打持久戰嗎?
看看地理條件。中國幅原遼闊,麵對的是小日本。邊退邊等時機是可行的,因為日本就沒那個人力資源占領全中國
xxxxxxxx
俄國不是人力資源大國, 它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占領和管理俄語區之外的烏克蘭土地. 烏克蘭現在的情況已經是最壞的了. 隻要不投降, 在現有的俄烏控製線上打拉鋸戰, 可以十年,二十年, 一直打下去.
回複 '選民' 的評論 : 烏克蘭有條件打持久戰嗎?
看看地理條件。中國幅原遼闊,麵對的是小日本。邊退邊等時機是可行的,因為日本就沒那個人力資源占領全中國
不論萬斯多麽的巧舌如簧,看著他那可怕的出身,又有多少人敢信任他?這次他自我爆炸,炸毀了他2028總統夢。我估計哈,有許許多多的美國人哪怕去硬著頭皮選要男人參加女人的運動會,非說人類有96種性別,為搞DEI毀掉美國公司的民主黨,也不會選萬斯為候選人的共和黨。
美國退出必然留下巨大的力量真空
可讓英國出兵和俄羅斯對打,可能性為零。
看看地理條件。中國幅原遼闊,麵對的是小日本。邊退邊等時機是可行的,因為日本就沒那個人力資源占領全中國。再看英國,是個島國,海軍是他的強項。也能頂一陣子。
歐洲國家多年來,沒在軍事方麵投什麽資。就說英國,算是歐洲裏的強國了,現在隻有7萬多的陸軍。
小國必須會在大國之間玩平衡,方為興盛之道。That's the sad truth。
俄烏戰爭和二戰不是一回事。
二戰是德國要擴張要侵略別人。俄烏戰爭是俄國感到受到威脅。
xxxxxxxx
希特勒擴張侵略的理由也是德意誌民族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威脅
烏克蘭就是要準備打持久戰. 等待俄羅斯的珍珠港事件, 也許十年, 也許二十年, 但一定會發生的.
二戰是德國要擴張要侵略別人。俄烏戰爭是俄國感到受到威脅。
現在俄羅斯到底對歐洲是不是威脅,都是個問號,更別提威脅美國了。
小澤為了得到更多的援助,一直說俄羅斯有意在歐洲向西推進,直到征服全歐。他在為歐洲擋子彈,所以你們都要援助我。
川普就不信這個,告訴他,美國和俄羅斯隔著大西洋,俄羅斯對美國沒威脅。